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6.2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练...

更新时间:2016-12-16 浏览次数:773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 )

    A . 羽毛球 B . 乒乓球 C . 排球 D . 篮球.
  • 2. 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 . 863计划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3. 在下列哪一年入学的儿童开始受到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保护?(   )

    A . 1983年 B . 1984年 C . 1985年 D . 1986年
  • 4. 下列关于“863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有关863项科技发明的计划 B . 由四位老科学家首先提出 C . 是一项跟踪世界水平、发展高技术的计划 D . “863”命名与1986年3月有关
  • 5. 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确立了体育大国的地位。该号召的发出者是 ( )

    A . 邓小平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彭德怀
  • 6. 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数占全国县数的99.5%。这一成就取决于哪部法律的颁布 (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 . 九年义务教育 B . 小学教育 C . 中等教育 D . 高等教育
  • 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关键时刻的重大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将以下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正确排序(     )

    ①“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③设置深圳经济特区        ④恢复高考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①②③
  •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下列哪位人物提出的(    )

    A . 邓小平 B . 毛泽东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 10.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    )

    A . 北京 B . 雅典 C . 洛杉矶 D . 悉尼
  • 11.

    右图为吴老师购买的某品牌橱柜,该橱柜采用了“863计划”提供的新材料等技术, 1996年该计划新增的第八个领域是( )

    A . 海洋高技术 B . 生物技术 C . 激光技术 D . 自动化技术
  • 12. 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在那如歌的岁月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被外国同行亲切而又敬佩地称为“中国土专家” (    )  就是其中的一位。

    A . 钱学森 B . 于敏 C . 邓稼先 D . 钱三强
  • 13. “新中国成立至今六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 . 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 . 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 14. 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

    A . 星球大战计划 B . 尤里卡计划 C . 《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D . 863计划
  • 15.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因文革而停顿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是哪一年得以恢复的(    )

    A . 1978年 B . 1976年 C . 1977年 D . 1986年
  • 16.

    十多年前,正是下图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 . 希望工程 B . 春蕾计划   C . 五个一工程 D . 光彩工程
  • 17. 建国以来我国发展基础教育的一个措施是(    )

    A . 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 B . 科举制度的废除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 . 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18.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 B . 江泽民 C . 邓小平 D . 胡锦涛
  • 19. 31年前,我国运动员许海峰取得金牌,实现了中国人奥运会上零的突破,他夺金项目是(    )

    A . 体操 B . 游泳 C . 射击 D . 乒乓球
  •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

    A .  教育 B . 高新科技 C . 高等教育 D . 电子产业
二、<b >综合题</b>
  • 2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 (1) 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开办;

      同年,创办安庆的,开创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2. (2) 1986年,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 2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

    2. (2) 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3. (3) 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 23. 文学艺术和体育运动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快乐、文明和幸福。

    1. (1) 请回答出下面的作品。

      老舍

      矛盾文学奖

      郭沫若

      首部彩色戏剧片

    2. (2)

      阅读以下材料

      据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正走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表现。

    3. (3) 分析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 24. 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1) 我国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 (2) 中国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边外交活动

    3. (3)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4. (4) “杂交水稻之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