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川教版 /九年级上册 /世界近代史(上) /第三学习主题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

更新时间:2016-12-16 浏览次数:950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
  • 1.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

    A . 获得美国的援助 B . 对外侵略扩张   C . 重视发展教育 D . 强化中央集权
  • 2.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 大力整顿银行 B . 对工业进行调整  C . 以工代赋,兴办公共工程 D . 调整农业生产
  • 3. 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人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   )

    A . 实行“废藩置县” B . 允许土地买卖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对外侵略扩张[来
  • 4. 如果把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归纳为一个主题。这一主题的名称应确定为( )

    A .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C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D .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5.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②③①
  • 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 大力发展教育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 7. 了解“目的”是分析历史事实本质的重要步骤,下列事件的“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B .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C . 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解放黑人奴隶 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殖民统治
  • 8.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

    A . 发展近代工业 B . 文明开化 C . 学习西方 D . 政治平等
  • 9. “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大化改新 B . 推翻幕府统治 C . 日本侵略朝鲜 D . 明治维新
  • 10. 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B .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C . 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 D . 战后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 11. 1858年6月,林肯在其演讲《裂开的房子》中说:“我相信我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通过下列哪一事件林肯解决了“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美国南北战争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2.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下列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 . 农民需要高价赎买“份地” C . 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D . 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 13.

    下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克里木战争 C .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 明治维新
  • 14. “6月6日凌晨,英吉利海峡突然万炮齐鸣,盟军向德军发动猛烈攻击。”此场景描述的是(   )

    A . 莫斯科战役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诺曼底登陆 D . 柏林战役
  • 15.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


    A . 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 . 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 . 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 .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6. 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

    A . 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B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 C . 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 D . 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 17. 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 丕平献土 B . 查理帝国诞生 C . 查理曼帝国分裂 D . 城市的兴起
  • 18.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的霸主是(    )

    A . 雅典 B . 斯巴达 C . 波斯 D . 罗马
  • 19. 民主政治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推动社会发展。以下对相关史实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扬起了近代化的船帆 B . 俄国解放农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 美国独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D . 英国的《权利法案》加强了王权
  • 20. 下面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该报告研究的主题是(   )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事件: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

    方式:技术变革、革命、改革等

    A .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 . 科技革命的开展  C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 .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二、<b >列举题</b>
三、<b >综合题</b>
  • 22. 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历史,改革与革命交相辉映,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车轮。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改革或革命。

    1. (1) 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2. (2) 使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3. (3)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4. (4) 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5. (5) 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 23. 19世纪60——9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1868年开始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和文化教育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2) 美国内战是一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它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 24. 以下人物:但丁、达·芬奇、麦哲伦、华盛顿、拿破仑、林肯、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等是本学期学到的历史名人,你最喜欢或敬佩谁?说说值得你学习和敬佩的精神。

  • 25.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改革能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请根据日本历史相关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2. (2) 改革能够削弱由现有制度的缺陷带来的危害。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美国历史上哪位领导人实施“新政”,这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3. (3) (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苏维埃政权从诞生开始就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

    4. (4) 综上所述,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借鉴哪些成功的经验?

四、<b >材料分析题</b>
  • 26. 阅读下列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请回答:

    1. (1) 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指俄国的哪次改革?

    2. (2) 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3. (3) 亚历山大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二  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1. (1) 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 (2) 以上两个重大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3. (3) 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它的颁布有何作用?

    4. (4) 以上两个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28.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阻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亨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 (1) 材料一中“这种制度”、“社会改革”分别指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 29.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4) 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

    5. (5) 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 3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

    材料二 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一事件中,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该事件为进一步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要素?

    2. (2) 这位沙皇是谁?他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前提是什么?从改革内容看哪一条措施最能体现该前提?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措施是什么?

    4. (4) 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