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5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7·梁溪模拟)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树根“变”根雕 B . 牛奶“变”酸奶 C . 玉石“变”印章 D . 机器人“变”形
  • 2. (2017·梁溪模拟) 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 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 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 3. (2017·梁溪模拟) “法老之蛇”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化学兴趣实验,其实验原理如下:4Hg(SCN)2═4HgS+2CS2+3(CN)2↑+N2↑,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置换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4. (2017·梁溪模拟) 某净水丸分内外两层,对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水中,外层的优氯净(C3O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会将水中的余氯(HClO等)除去。下列关于该净水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优氯净由5种元素组成              B .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经过净水丸处理过的水为纯净物 D . 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是:Na2SO3 + HClO=Na2SO4 + HCl,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 5. (2017·梁溪模拟)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 . 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C . 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D . 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 6. (2017·梁溪模拟)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B .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铜与稀硫酸反应也生成氢气 C . 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D . 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 7. (2017·梁溪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7·梁溪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B .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C . 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 点的溶液 D . 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 9. (2017·梁溪模拟) 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碳单质 B . 具有可燃性 C . 具有导电性 D . 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 10. (2017·梁溪模拟) 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 . 隔绝氧气 B . 移走可燃物 C .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 . 无法判断
  • 11. (2017·梁溪模拟) 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

    ① H2    ② O2     ③ CO2     ④ SO2     ⑤ CH4     ⑥ NH3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⑥ D . ①⑤⑥
  • 12. (2017·梁溪模拟) 科学家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m(CO2):m(H2O)=44:18 B . v(C5H4) :v(CO2)=1:5 C . m(CO2):m(H2O)=55:18 D . v(C5H4) :v(CO2)=1:2
  • 13. (2023九下·绵竹模拟)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 , 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今取10.6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克CO2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 . 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 , 可能有KCl C . 样品中有NaHCO3 , 也有Ba(NO32   D . 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
  • 14. (2017·梁溪模拟)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垃圾分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垃圾

    废旧塑料瓶

    废易拉罐

    废旧电池

    枯枝落叶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可堆肥垃圾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17·梁溪模拟)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常见物质的鉴别


    B. 环境保护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纯碱和食盐——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白色污染——指白色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温室效应——对生存环境无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内蛋白质有影响


    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

    蛋白质与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相同

    构成物质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陶瓷、玻璃、塑料三类物质——都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H2、C、CO2——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2017·梁溪模拟)  根据问题填空:
    1. (1)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语言工具。现有H、C、O、N、Na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④炉具清洁剂中的碱

    2. (2) 如图是某品牌电饭煲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填一种即可);

      ②电饭煲的外盖是塑料做的,制作时该用塑料(填 “热塑性”或“热固性”)。

      ③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④把煮好米饭的盖子打开,从内盖上淌下来的的水是(填“硬水”或“软水”)。

  • 17. (2017·梁溪模拟) 如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 (1) 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利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b”或“c”),用C装置代替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其主要优点是
    4. (4) 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因为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因为,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过程分析

      用排水法收集CO2 , 集满现象是: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CO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与排空气法相比,排水法的优点是:

    5. (5) 查阅资料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无色硝酸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 + 4HNO3(浓)=Cu(NO32 + 2NO2↑+2H2O。

      反应生成的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浓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硝酸与铜片接触,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是:

      ③上述实验完成后,须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

  • 18. (2017·梁溪模拟) 某研究人员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燃煤烟气的脱硫研究”。实验中,SO2和O2混合气体连续通入,水和铁在起始时一次性加入,反应液多次循环。

    1. (1) 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2H2O+O2=2H2SO4 , 吸收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2. (2)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确保反应液的循环吸收效果,反应池中的反应需控制在40℃左右进行,在此条件下欲加快该反应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3. (3) 随着反应液流入吸收池中,吸收液中H2SO4的生成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4. (4) 经过多次循环后,反应液可以用来制备FeSO4·7H2O,它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       (选填字母)。
      A . 甲状腺肿大 B . 佝偻病 C . 龋齿 D . 贫血症
三、探究题
  • 19. (2017·梁溪模拟)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将镁放入NH4Cl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询问老师后得知镁与NH4Cl溶液反应能生成气体和一种盐。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探究一:

    【查阅资料】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NH3+HCl=NH4Cl , 2NH3+H2SO4=(NH42SO4

    ③2NH3+3CuO 3Cu+N2+3H2O

    【提出猜想】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探究实验】

    1. (1) 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色,则该气体中无HCl气体。
    2. (2) 为了探究其它气体是否存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气体(填化学式);浓硫酸的作用是;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说明有氢气。

    3. (3) 【实验结论】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 , 还生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
    4. (4)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理由是:
    5. (5) 探究二: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实验时小组同学拿出的镁条却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1)Mg(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水;
                          (2)MgCO3: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
                          (3)MgCO3的热稳定性比Mg(OH)2的热稳定性更强。

      【提出猜想】

      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Mg(OH)2或MgCO3 , 他们的理由是。小组同学由铜生锈会产生Cu2(OH)2CO3联想到灰黑色的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6. (6) 【实验分析】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灰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白色。

      若灰黑色固体是Mg2(OH)2CO3 , 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7. (7) 【组成测定】

      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4MgCO3•Mg(OH)2•z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t4~t5段固体为(写化学式)。

    8. (8) 根据图中数据推算4MgCO3•Mg(OH)2•zH2O中z的数值是?(请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