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

更新时间:2021-04-06 浏览次数:2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综合题
  • 1.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将诗句中的词语与所表达的内容用线连一连。

      黄  沙      与外敌交战时战斗之艰苦、激烈

      百  战      边境地区环境之荒凉、条件之恶劣

      穿金甲      戍边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

      连线:
      ②下列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B.诗句表达情感低沉伤感,战士们抱怨连年征战,归家无期

      C.融情于景,含蓄丰富地展现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及战斗的残酷

    2. (2)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①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当时身在“”,刚刚听到“”的消息后“”的表现。

      ②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有这样的表现不是因为

      A.国家平定了叛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到战乱期间,黎民受苦,颠沛流离,因此感怀

      C.请人听说蓟北被叛军占领了,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3. (3)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①这两句诗包括四个距离遥远的地方,用下划线的词语串联起来,给我的感觉是

      ②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故用“”;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所以用“”;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

  • 2. 汉字小乐园。
    1. (1) 歇后语填空。

      梁山泊的军师---

      隔着门缝吹喇叭---

      写出你积累的一组歇后语:

    2. (2)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处。

      中秋时   清明时    过年时    喜悦时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 3. 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 (1)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的情景,诗句通过动词,刻画出了的孩童形象。
    2. (2) 请在括号里写出下列诗句中含有的游戏。

      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④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4. 根据课文《稚子弄冰》内容填空
    1. (1) 这首诗描写了色彩的词:,描写了声音:,描写了动作:, 描写了器物:
    2. (2)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天真稚气的小孩的场景,展现了儿童的盎然意趣。
    3. (3) 孩子们看到冰块儿碎了会是什么样子的?
  • 5.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 (1)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   )
      A . 顾炎武 B . 王懿荣 C . 欧阳询 D . 陈双新
    2. (2) 下列属于内形外声的字是(   )
      A . B . C . D .
    3. (3) “ ”这个象形字的简体字是(   )
      A . B . C . D .
    4. (4) 把下列书法字体的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古色古香    B.流畅    C.端庄    D.奔放

      ①楷书    ②草书

      ③小篆    ④行书

    5. (5) 下列字谜的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目不同心相连。(想) B . 一边是绿,一边是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秋) C .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D .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四)
  • 6. 品析句子。
    1. (1) 他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人物:      描写方法:描写

      性格特点:

    2. (2)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人物:      描写方法:描写

      性格特点:

    3. (3)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人物:      描写方法:描写

      性格特点:

  • 7. 读诗句,完成练习。
    1. (1)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这两句诗是抓住声音来写的,写出了弄冰发出的声音特别高亢、清脆。

      ②这两句诗写出了弄冰的声音变化,由高亢转为清脆。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儿童弄冰的动作不够熟练,导致整个冰块碎作一地。

      ④这两句诗从侧面写出了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2. (2)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从“”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季节是

      ②“衔”字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浸”字描写了的情景。

      ③这两句诗围绕“”二字,以繁茂的与澄净的,带出,中间以“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之情。

  • 8.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1) A.……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B.……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①这两句话都是对探春的语言描写,探春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

      A.B.

      ②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探春是一个(    )的人。

      A.小心谨慎、谁也不肯得罪    B.聪慧、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C.不顾别人的感受、直接批评别人

    2. (2)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丫头话中的袭姑娘指的是。通过丫头的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她为宝玉选了一个美人风筝。联系上下文,她这样做的用意是(    )。

      A.宝玉要的螃蟹风筝给了三爷,担心宝玉生气,特意选了一个宝玉喜欢的美人风筝送过来

      B.宝玉要的螃蟹风筝给了三爷,没有办法,只能选了其他的风筝送过来

      C.宝玉要的螃蟹风筝给了三爷,美人风筝是新送过来的,所以选了送过来

  • 9.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1)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①“大抵”的近义词是

      ②作者将与梅花进行,以此来突出梅花的精神。

    2. (2)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在这里,外祖父实际上是以梅花来赞扬有气节的中国人,这种写作手法是(    )。

      A . 借景抒情 B . 借物喻人 C . 以小见大 D . 借物喻理
  • 10. 课文综合回顾。

    作者在课文中追忆了这几件童年趣事,在写故乡的月亮的同时,还写了的月亮和的奇景。写这些月亮和奇景的用意是(    )。

    A.与故乡的小月亮进行对比,说明作者最爱故乡的小月亮,永远也忘不了它

    B.想表达漂泊天涯时看到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一样美丽,一样令人怀念

    C.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月亮和美景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 11. 有趣的“月文化”。(选做题)

    五(1)班将要开展以“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资料搜集任务。

    1. (1) 借月抒情的诗句有很多,例如:《》中的“”;《》中的“”。
    2. (2) 月亮在我国还有许多有趣的美称,例如:
    3. (3) 古代还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例如:
    4. (4) 关于月亮的对联也有很多,例如:
    5. (5) 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 12.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 (1) 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小月亮”指的是
    2. (2) 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 . 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 . 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 13.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1) 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相应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反问

      ①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

      ②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

      ③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2. (2)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①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②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      C.充满活力     D.年龄大

  • 14. 词语积累与运用。
    1. (1) 将下面搭配恰当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嗡嗡地    刮着    马马虎虎地    看书

      哗哗地    飞着    安安静静地    承认

      呼呼地    下着    高高兴兴地    写字

      淙淙地    流着    端端正正地    游玩

    2. (2) 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ABB式词语。(不要重复)

      春天的颜色真是丰富多彩,天空(蓝悠悠)的,太阳的,小草的。花儿也竞相开放,有的迎春花,有的桃花,还有的紫丁香……春天是一切色彩的总汇。

  • 15. 欣赏书法作品,完成下面的练习。

    1. (1) 上面的三幅作品的字体分别是:
    2. (2)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幅作品字形略长而整齐,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 B . 第二幅作品笔势豪放,只有线条的表现力,书写技巧最难 C . 第三幅作品字形丰厚饱满,阔大端正,规矩整齐,一直沿用至今
  • 16.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并完成练习。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 (1)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2. (2)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3. (3)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4. (4) 从“冷冷地问”可以看出当时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从“目光柔和下来”能感受到沃克医生心里对刘伯承的,从“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可以感受到沃克医生的心理已经变化到对刘伯承感到了。

      《军神》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更多地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变化,这是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它的作用是

  • 17. 读句子,选择对应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填空。
    1. (1) 选出下面句子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①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

      ②“岸英!岸英!”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

      ③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2. (2) 作者通过以上细节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毛主席丧子后的心情和对儿子毛岸英的之情。
  • 18.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 (1)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掉在地上的声音比作。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很常见,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两句写下来:

      ②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a.这两句诗选自《稚子弄冰》,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b.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孩子们)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林而过,忽然听到了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c.诗句中的“玻璃”指的是我们现代的玻璃。

      d.这两句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味。

    2. (2)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根据诗句的意思完成填空。

      诗句描写的是一个牧童,用笛子吹出的曲子的场景。

      ②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a.这两句诗用词贴切,用“横牛背”和“信口吹”表现出牧童自在悠闲的乐趣。

      b.这两句诗写了牧童傍晚时分独自一人回家,衬托出乡村晚景的萧瑟。

  • 19.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1) 本文选自,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 (2) 周瑜要杀孔明的原因是,使用了计谋。
    3. (3) 分析下列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①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②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③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4. (4) 你能说说下列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吗?

      ①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②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③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 20. 背诵《稚子弄冰》,完成下列问题。
    稚子弄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在诗中横线上填上缺少的诗句。

      ,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

    2. (2) 若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出本诗的题目,下列输入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 ZHIZINONGBING→找字→取字 B . ZHUIZHILONGBING→找字→取字 C . ZHIZILONGBING→找字→取字 D . ZHUIZHINONGBING→找字→取字
    3. (3) 题目中的四个字,在《新华字典》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稚 子 弄 冰 B . 冰 弄 稚 子 C . 弄 冰 子 稚 D . 冰 弄 子 稚
    4. (4) 请写出对这首诗后两句的理解。
    5. (5) 当稚子“敲成玉磬穿林响”的时候,他们会是怎样的神态与表情?第四句描述的情景发生后,他们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请写出你的想象。
  •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 (1) 诸葛亮选在“大雾天去取箭”是因为。“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是为了
    2. (2) “一字摆开”是为了
    3. (3) “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是为了
    4. (4) 诸葛亮笑着回答鲁肃的疑问,这说明诸葛亮掌握了曹操性格,也说明他对事情的已经结果
  •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___,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___,___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___。武松一___,又___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___。武松一___,又___在一边。

    1. (1) 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动词。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武松一,又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武松一,又在一边。

    2. (2) 本段主要写的场面。
    3. (3) 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这样的好处是
    4. (4) 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 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座山正当山顶,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中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 (1) 找出描写石头的形状的句子。
    2. (2) 找出描写石头所处位置的句子。
    3. (3) 石头变猴的原因是什么?
    4. (4) 选文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24. 根据课文《景阳冈》内容回答问题。
    1. (1)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
    2. (2) 学完本课,你认为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 (3) 写出《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

      柴进——

      吴用——

      李逵——

      鲁智深——

  • 25. 请你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门前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
      A . 用竹竿等东西支起来 B . 用扁担担着 C . 往上拨
    2. (2) 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谋我钱财,害我性命,却大虫吓唬我?(    )
      A . B . C . 用手扶着
    3. (3) 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
      A . 表示转折 B . 只要 C . 只;仅
  • 26. 读《草船借箭》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选一选。

    1. (1)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    )

      A . 军情紧急,急需用箭 B . 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 C . 他相信三天可以造出十万支箭
    2. (2)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    )

      A . 他一心为公,忠心报国 B . 他怕周瑜惩罚 C . 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
    3. (3) “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 . 诸葛亮答应造箭 B . 马上就有攻打曹军的武器,又可以打胜仗了 C . 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 (1)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比作,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
    2. (2) 找出文中的夸张句。这句话将大虫的表现得活灵活现。
    3. (3) 比喻和夸张的句子你也会写。任意选择一种,写上一句吧!
    4. (4) 大虫主要用三个动作来抓人。而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三次的动作,表现了武松
  • 28. 阅读冲浪。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 (1) “悄然”就是
    2. (2)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写出了拢住蝴蝶这件事情的不可思议:
  • 2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片段(一)

        程昱(yù)观望良久,对曹操道:“来船可疑,不可让其近(zhài)_______。”曹操问:“有何可疑?”程昱道:“粮在船中,船身必定稳重,来船却又轻又浮。今夜东南风紧,不可不防。”

        曹操(xǐng  shěng)悟,急忙命人去阻拦,却还哪里拦得住!只见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点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势,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军船只全数着火。船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只听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只见江面上火光冲天,一片通红。

    片段(二)

        那妖精第二次脱了身,一边好生佩服悟空的眼力,一边又摇身变做白发苍苍的老公公,一路走一路念着佛。唐僧见了,十分高兴,赞叹道:“真是西方圣地,老公公连路都走不稳,还不断念佛呢!”八戒(yā  yà)低声音说:“(huò)______事了,老公公找女儿和老伴来了。”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迎上去对着“老公公”冷笑道:“你个妖精,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俺老孙。”那妖精吓得哑口无言。好大圣,一边念动咒语,叫来土地山神在云端照应,防止妖精逃跑,一边从背后抽棒便打,一下子结果了妖精的性命。

        唐僧吓得脸色发白,气咻咻地又要开口念咒。悟空急忙赶到马前,叫道:“师父别念,你先看看那妖精(mó  mú)样。”唐僧上前一看,却是一堆白骨,脊(liang)______上还写着“白骨夫人”。八戒又在旁边挑拨:“师父,猴哥又使障眼法骗人了。”唐僧一听,不由得心头发热,念起紧箍咒来。悟空痛得刺骨钻心,跪在地上直叫:“师父别念了,有话好好说!”唐僧说:“没什么好说的,你这根性顽(liè  lüè)、屡教不改的家伙,我怎能再认你为徒?”说完便写了一纸贬书,也不管沙僧、八戒的劝告,要将苦苦哀求的悟空逐出师门。

    1. (1) 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汉字。

      zhài

      huò

      liang

    2. (2)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ǐng  shěng)悟           (yā  yà)低

      (mó  mú)样                顽(liè  lüè)

    3. (3) 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劝告

      省悟

      反义词:稳重

      哑口无言

    4. (4) 第一个故事选自,故事的题目是

      第二个故事选自,故事的题目是

    5. (5) 故事中的人物分别给你还留下了什么印象?

      曹操:

      悟空:

      唐僧:

      八戒:

  • 3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我进去,我进去!”忽地树丛中跳出一只石猴,(yīng  yìng)声叫道。

        好猴子!你看他闭上眼睛,蹲下身子,(zòng  zhòng)身一跃,倏地一下就跳进瀑布中,惊得其他猴子大叫。石猴睁眼一看,里面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是一座桥梁。他定神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的水从石孔中冲贯而出,倒挂着流下去,遮蔽了桥门。石猴走上桥头,只见一座石房子赫然显现在眼前。房子周围种着修竹梅花,里面石锅石碗、石凳石床应有尽有,像有人家住着(sì  shì)的,却杳无人迹。他回头又见桥边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十个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得眉开眼笑,急忙抽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叫道:“大造化,大造化!”猴子们见他出来,团团把他围住,七嘴八舌地抢着问。石猴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喜得猴子们抓耳挠腮,大呼小叫,急着要进去。

    1. (1)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īng  yìng)声      (zòng  zhòng)身    (sì  shì)的

    2. (2)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杳无人迹”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我写的一句话:

    3. (3) 根据意思写词语。

      喜得眉开眼笑。

      抓耳朵搔腮帮子,形容高兴或焦急。

      应该有的全都有,形容一切齐备。

    4. (4) 你能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吗?试一试吧!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