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运动和力》中考真题演练1

更新时间:2021-04-17 浏览次数:1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 . 12米 B . 72米 C . 720米 D . 1200米
  • 2. 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珠峰测量队8名队员全部登顶成功。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若队员在珠峰顶做图示实验,测得的结果会比在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小,原因是( )

    A . 重物质量变小 B . 气压变小 C . 地球的吸引作用变小 D . 温度变低
  • 3. 健身者在没有其它辅助的情况下,下列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 B . C . D .
  • 4. 自行车既是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很好的健身器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B . 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前进 C . 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 .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5. 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 . 房子的窗户 B . 路边的灯杆 C . 行驶的卡车 D . 轿车的司机
  • 6. 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 . 用单手提单绳 B . 用单手提双绳 C . 用双手提单绳 D . 用双手提双绳
  • 7. 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 三个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水平桌面时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 . va>vb>vc B . vb>vc>va C . va>vc>vb D . va=vb=vc
  • 8.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 .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 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 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 9. (2020八上·海曙期末) 窗玻璃中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 . 竖直向上 B . 竖直向下 C . 水平向左 D . 水平向右
  • 10. 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 . 1250帕 B . 2500帕 C . 5000帕 D . 12500帕
  • 11. 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 . 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 . 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 .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 . 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 12. 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

    A .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 . 方向相反 C .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 大小相等
  • 13. (2021七下·杭州期末) 如图,重为500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500N,方向竖直向下 B . f2=500N,方向竖直向下 C . f3<500N,方向竖直向上 D . f1=f2=f3 , 方向都竖直向上
  • 14. 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B .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15. (2019·杭州) 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面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 .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 .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 .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 16. 将两张同样的纸分别剪出两个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张纸中间部分下端夹一个夹子,如图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张纸上沿的两端,拿起后都让纸面竖直且保持静止,此时,夹子受到纸对它的摩擦力大小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们用力迅速向两边拉,图甲中纸断成两截,图乙中纸断成三截,多次实验结果均相同。图乙中纸断成三截是因为中间部分夹上夹子后,导致惯性增大。

  • 17. (2020·台州)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 (1) 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
    2. (2) 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
    3. (3) 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选填“碰撞”或“张裂”)。
  • 18. (2020·舟山)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前,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值日同学将地面上的积水扫开,目的是通过使蒸发加快。
  • 19. (2022·永康模拟)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前,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
  • 20. (2020·杭州) 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是。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21. (2020八上·海曙期末) 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 (1) 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 (2) 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 22. (2019·嘉兴) 非洲的尼奥斯湖是火山口湖,湖底溶有大量含二氧化碳的火山气体。1986年8月21日,大量的降水使上层湖水变凉而下沉,下层湖水上涌,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并沿着山谷向下扩散,导致山脚的大量居民窒息死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 (1) 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
    2. (2) 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扩散,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 23. 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 (1) 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 (2) 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
  • 24. (2019·衢州) 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 (1) 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 到观察者眼中。

    2. (2) 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
  • 25. (2018·宁波) 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 (1) 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 (2) 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 (3) 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 , 则P1P2。(填“>”、“=”或“<”)
三、解答题
  • 26. 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 27. 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 (1) 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 。
    2. (2) 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①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

      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

      ③量程为100克的天平。

      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3. (3) 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因为 。
  • 28. (2019·嘉兴) 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雾炮车的部分参数

    空载时质量

    最大装水量

    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6000千克

    10000千克

    0.4米2

    1. (1) 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
    2. (2) 雾炮车的降温效果更好,原因是喷出的极细水珠增加了,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
    3. (3) 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
  • 29. (2018·宁波) 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 (1) 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mm2
    2. (2) 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 , 医生至少需要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 (3) 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时,压强增大。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20·金华·丽水) 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 . 转换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类比法
    2. (2) 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3. (3) 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 (4) 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 ,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 31. (2019·杭州) 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 (1) 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将注人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 32. (2018·宁波) 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专业研究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2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硬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 (1) 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反映出来。
    2. (2)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有关。
    3. (3) 实验后,小科对高空落下的雨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感到好奇。他通过在阅资料知道: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后,雨滴匀速落向地面。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对于下落的雨滴不伤人的现象,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 33. (2017·台州)

    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铁块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5.00

    2.10

    2

    5.00

    2.11

    3

    5.00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2. (2) 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

    3. (3)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 (4) 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为什么?

  • 34. (2017·金华)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


    已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

    该小组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 , 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关闭K1打开K和K2 , 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一表:

    液体种类

    液体1

    液体种类

    液体2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次数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液柱高度(h1/cm)

    10

    20

    30

    液柱高度(h2/cm)

    10

    20

    50

    左管内气体压强(P1/千帕)

    99

    97

    95

    左管内气体压强(P2/千帕)

    100

    99

    98

    1. (1) 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       

      A .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 .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C .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D . 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2. (2) 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

    3. (3) 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 35. (2017·丽水)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二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表一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牛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的重

    倒放

    1.0

    3

    木块的重

    竖放

    1.0

    表二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牛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和一个砝码的总量

    平放

    1.5

    3

    木块和二个砝码的总量

    平放

    2.0

    1. (1) 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牛;

    2. (2) 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3. (3) 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