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202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148 类型:高考模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民族基因,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一直伴随着这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华夏民族,逐渐外化为中华儿女的奕奕面貌,内化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孔子的“华夏文化自信”是源头。众所周知,孔子提倡仁政,他主张以“仁”治理国家,又主张以“孝悌”滋养政治,并且把自己视为周文王事业的继承人,赋予自己文化传承的使命。此外,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大同”,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认可“和而不同”的人,前提条件是认可自身文化根基。这是一种大无畏的胆识,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种文化自信让华夏文化根基变得更加坚实而有生命力。除了孔子以外,孟子坚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坚守‘大丈夫’理想人格,其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捍卫,也是对孔子的文化自信的延续。

    文化认同对于构建文化自信来说是首要的。今年来,公众越来越有“文化自信”的概念。例如,香港事件虽闹得沸沸扬扬,国内年轻人却并没有像别有用心的国家期盼的那样“乱成一锅粥”,而是更加热爱“中国红”,这一点可以从海外留学生自发走上街头、高唱国歌看出来。可见,增强文化认同是构建文化自信最基本的途径。增强文化认同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同向发力。如《学习强国》的推出,让公众在掌间感受到“中国故事”的丰富性和可读性,这就是国家为树立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所作的努力;有一些学校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学生着华服、行华礼,足见学校对提升学生文化认同的用心良苦。

    光有认同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以实力支撑文化自信。现如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际较量必不可少的因素。可以说,文化实力强,代表综合国力强。反过来,只有综合国力强,文化实力才会强。从港珠澳大桥创下世界之最,“天河”完成超算记录,“北斗”完成超算组网,5G赋能百业千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无疑是鼓舞人心的,只有打好了经济和科技的“组合拳”,文化自强才能按下“快进键”。其次,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文化自强才有更多提升空间。李子柒的走红不是意外,她亲自种豆,制作酱油;种葡萄,酿制美酒……不仅如此,她还带火一批产品,例如螺蛳粉、藕粉……外网对李子柒高度的评价也着实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如今,“李子柒”已成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闪亮名片,李子柒的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印证了文化自强的突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不仅能赋能科技和经济,也能引领文化发展,从而提升本民族文化自信。近年来,“网红经济”“直播带货”风靡网络,国家更是出台正式文件,认证了“网络主播销售员”这一职业。新思维、新方式、新职业……这都是文化创新带来的红利。推动文化创新,既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人民奋斗。《哪吒之魔童降世》无疑是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解读,引起全社会广泛好评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文化自信。这是人民为传承、创新中华文化所作的努力。

    总而言之,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事业,是一份大家都应承担的事业。中国的年轻人应当满怀信心,既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自信的基因,又能开拓创新,助长文化自信的高度。

    (摘自《美育与文化》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来源,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B . 孔子赋予了自己文化传承的使命,以大无畏的胆识,将文化自信逐渐内化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C . 构建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是增强文化认同,掌间感受“中国故事”就是为树立这种认同做出努力。 D . 创新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因为创新不但能推动经济和科技发展,还能推动文化发展。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网红经济”“直播带货”“《哪吒之魔童降世》”举例论证了推动文化创新既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人民奋斗的观点。 B . 文章从文化认同,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文化自信的方式,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C . 对如何构建文化自信,作者认为文化认同是首要,而增强文化认同需要“三位一体”的积极努力。 D . 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了文化自信对于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条理清晰,事例新鲜,论证有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年来,公众越来越有“文化自信”的概念,说明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文化认同,构建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 B . 作者认为,要有文化自信的突破和提升,最重要的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的延伸能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 C . 孔子“仁政”“孝悌”思想,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既为我们文化根基注入了营养,又充分展现了其对华夏文化的自信,影响深远。 D . 文化实力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只要综合国力强,文化实力就会强。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视频行业的发展壮大,既是自身传播手段、交互方式的改进,也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视频+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时空局限,实现了教学方法的革新;“视频+医疗”促进了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求医问诊的快捷通道;“视频+电商”重塑了购物消费链条,带动线上消费异军突起;“视频+办公”解决了企业痛点,视频会议、远程办公广泛应用……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视频充分发挥高效、实时、多功能的特点,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其他媒介形式相比,视频具备更强的现实感和说服力,在信息传播、创新治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千万网友“围观”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凝聚了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科技博主、医护人员发布科普短视频,给受众个人防疫提供合理化建议;短视频平台联合各地领导干部、网络达人开展直播助农,打开土特产品销路……从宏观记录到微观叙事,从现场观感到深度解读,视频能够为观众提供充足的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弘扬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

    ——《发挥视频传播的社会价值》

    材料二

    2020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超过5.6亿,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超过3亿,短视频用户超8亿……

    无处不在的传播场景、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超乎想象的惊人流量,彰显着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但在“急速生长”的背后,难免存在着种种乱象: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挑战媒介伦理;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各种低俗信息、虛假信息等挑战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时有出现……凡此种种,给用户带来困扰,也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天,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如果疏于治理,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

    ——《短视频如何实现长发展》

    材料三

    内容始终是第一要义。“美食作家王刚”、“手工耿”等的走红,再次证明短视频内容要产生广泛持久影响力,创作不仅要有意思,还要有意味,更要有意义。

    不少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只追求“眼球经济”,求奇求险、低俗、花哨、空洞,秀段子的人多,讲好故事的人少,受众或是惊叫觉奇,或是哄笑一番,却意味索然,只是一“刷”而过。把有意思的内容展现出意味,关键要有想法有手艺。短视频虽然时长较短,但技术层面功夫不能丢。发挥视听艺术优势,不仅需要剪辑等技术,更需要叙事的技巧。用镜头“讲”好故事是门学问,方式路径并不唯一。叙事节奏无论舒缓还是紧凑,贴近生活、直抵人心的作品才有意味。通过有意思、有意味的内容带给人意义,是短视频讲好故事的更高标准。意思和意味吸引受众,意义引人进一步思考,让人内心有所触动甚至有所升华。在生活中发现世界、寻找感动、获得启迪,才能赋予短视频深刻内涵。

    ——《短视频,把好故事讲好》

    材料四

    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经历了“影视视频时代”“网络视频时代”之后,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会化时代”。2020年被定义为中国视频社会化元年。

    2020年抖音平台的视频内容元素识别分析发现,“人物”在视频内容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除了“宠物”和“二次元”这两个特殊题材之外,在其他所有视频中,人物的平均出场率均为最高。面向未来,“人物”将成为视频社会化的核心要素,是视频叙事中最主要的对象。

    未来将通过5G+AI+4K模式,构建万物互融、无缝连接的智能科技生活,形成万物互融、以人为本的视频社会化新生态,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智能生活体验。万物互融的视频社会化时代,万物皆可拍,万物皆可播。视频相关产业需要兼顾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才能在描画美好生活图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视频具有高效、实时、多功能的特点,因而比其他媒介形式更具现实感和说服力。 B . 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彰显着视频产业旺盛的生命力。 C . 视频有意思有意味更要有意义,才会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 D . “视频社会化时代”是在“影视视频时代”“网络视频时代”之后,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到来的。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视频作用巨大,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创新治理,服务美好生活。 B . 视频内容良莠不齐,视频平台存在种种乱象,影响视频行业健康发展。 C . 视频内容创作不能只追求“眼球经济”,要突出时代价值观,彰显人性闪光点。 D . 进入视频社会化时代,以人为本、万物互融成为视频社会化新生态。
    3. (3) 步入视频社会化时代,视频行业要持续健康发展,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树会记住许多事

    刘亮程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院墙角或房后面一棵树,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树会记住许多事。

    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我们走了又回来。担心墙会倒塌、房顶被风掀翻卷走、人和牲畜四散迷失,我们把家安在大树底下,房前屋后栽许多树让它快快长大。

    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走出了各种声音。在人的一辈子里,人能看见一场风刮到头,停住。像一辆奔跑的马车,甩掉轮子,车体散架,货物坠落一地,最后马扑倒在尘土里,伸脖子喘几口粗气,然后死去。谁也看不见马车夫在哪里。

    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

    哥,你到地下去找,我向天上找。

    树的根和干朝相反方向走了,它们分手的地方坐着我们一家人。父亲背靠树干,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地上或木头上。刚吃过饭。还要喝一碗水。水喝完还要再坐一阵。也不知树根在地下找到什么。我们天天往树上看,似乎看见那些忙碌的枝枝叶叶没找见什么。

    找到了它或许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

    爹,你到土里去找,我们在地上找。

    我们家要是一棵树,先父下葬时我就可以说这句话了。我们也会像一棵树一样,伸出所有的枝枝叶叶去找,伸到空中一把一把抓那些多得没人要的阳光和雨,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还有鸟叫和虫鸣,抓回来再一把一把扔掉。不是我要找的,不是的。

    我们找到天空就喊你,父亲。找到一滴水一束阳光就叫你,父亲。我们要找什么。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

    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

    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些事情想不清楚呢。

    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

    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苞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苞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空空地呆坐着。

    大哥仰着头,说了一句话。

    我们全仰起头,这才看见夹在树杈上的一捆麦子和挂在树枝上的那个筐。

    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

    “回来吧,别找了,啥都没有。”树根在地下喊那些枝和叶子。它们听见了,就往回走。先是叶子,一年一年地往回赶,叶子全走光了,枝杈便枯站在那里。枝杈也站不了多久。人不会让一棵死树长时间站在那里。它早站累了,把它放倒。我们怕它滚动,一头垫半截土块,中间也用土块堰住。等过段时间,消闲了再把树根挖出来,和躯干放在一起。一根木头随便往哪一扔就是几十年光景。这期间我们会看见木头张开许多口子,离近了能听见木头开口的声音。木头开一次口,说一句话。等到全身开满口子,木头就基本没话可说了。我们过去踢一脚,敲两下,声音空空的。根也好,干也罢,里面都没啥东西了。即便无话可说,也得面对面呆着。一个榆木疙瘩,一截歪扭树干,除非修整院子时会动一动。也许还会绕过去。谁会管它呢。在它身下是厚厚的这个秋天、很多个秋天的叶子。在它旁边是我们一家人、牲畜。或许已经是另一户人。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节)

    1. (1) 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具特色,下列语言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朴素明快。自然娴熟地运用地方口语和俗语,灵活使用长短句,文风朴素,节奏明快。 B . 清新明丽。遣词造句新颖独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寻常事物和抽象情感鲜活可感。 C . 含蓄蕴藉。凝炼简洁的话语蕴含着对现实生活、对自然生命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理解,富有哲理。 D . 幽默诙谐。“树从不胡乱走动”等语句,妙趣横生,充满幽默感。用轻松的笔调、风趣的语言表现日常生活,读来饶有兴味。
    2. (2) 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说“树会记住许多事”?
    3. (3) 结合全文和时代变化,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李元昊反,会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进仲淹龙图阁直学士以副之。延州诸砦(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年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城十二砦,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戒三日而去。

    (《宋史•范仲淹传》节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B . 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C . 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D . 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经”指孔子整理传授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先秦古籍。 B . 参知政事,宋代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事。 C . 朋党,原指朝廷中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结成的非政治关系,后来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D . 斋戒,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腥,戒除游乐活动,表示诚心致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仲淹少有志向,勤奋苦读。学习昼夜不停,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无食可吃,就以稀粥充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他却不以为意。 B . 范仲淹善守边疆,维护和平。他自荐抚边,明号令,爱士卒,对来归附的少数民族,真诚相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边境安宁,叛者请服。 C . 范仲淹勇于改革,励精图治。依仗皇帝支持,大刀阔斧地整治官场,引发吕夷简党羽不满,被按察使弹劾。 D . 范仲淹广施恩德,受民爱戴。设置义庄,济助士人,执政忠厚,生前被治下百姓建立祠堂祭祀,死后受到羌人哭悼。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城十二砦,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②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唐•史俊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京兆尹严武被贬,任巴州刺史时作《题巴州光福寺楠木》诗。史俊官至监察御史,后被贬巴州刺史,追和本首,又名为《寄严侍御楠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第二句的“亭亭”跟周敦颐《爱莲说》“亭亭净植”中的“亭亭”意思相同。 B . 诗歌第五、六句视听结合写楠木生长环境的深幽黯淡凄清。 C . 诗歌第七、八句用鲜明的色彩词写楠木叶如盖花满枝的秀美。 D . 本诗题写楠木,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托物寄意,借物抒怀。
    2.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2022高三上·高台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习总书记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讲到,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屈原《离骚》中“”的豪情。
    2. (2) 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演奏箫乐非常悲哀,他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难以解决,希望像明月一样永恒,但事实是“”,因此只好“”。
    3. (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从视觉上点明了琅琊山草木茂盛之美,“”则从听觉上引出酿酒之泉。
七、选择题组
  • 7.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美好生活,可以是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化的美学经验。建设艺术小镇,既要丰富其外在美,也要传承其内在美。

    一些设计师通过提取小镇文化元素,并辅以创意设计,不仅从当地传统审美文化中“偷来梨蕊三分白”,还要“               ”,融合现代乡村建设理念,展现小镇生活的感性之美。比如,四川达州毕城村的“花田艺绘计划”,邀请艺术家参与在地创作。艺术家通过采用主题墙绘、卷帘门彩绘、微景观营造等手段,造就了有艺韵的人居环境。美好的乡村生活是都市文明的重要补充,是广大城市追梦者心灵的“               ”,可以暂时安放他们疲惫的身躯,洗净沾染风尘的灵魂。还有一些设计师,将艺术设计融入手工造物,使乡村文创产品富有温度和体验性,(            ),成为一种“有效用的艺术品”和“极具审美价值的收藏品”,合而为美,更能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创意源于协同参与。在甘肃天水石节子村,书画流韵,氛围浓厚,绘画雕塑栩栩如生,书法作品 , 整个村庄就是一座艺术馆。村民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我,与艺术家共同创作充满个性的作品。特色小镇,艺术添彩。推动艺术小镇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产业带动作用,还要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               , 这样的艺术小镇才具有文化底色、艺术亮色和发展特色。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借得梅花一缕魂    栖息地     龙飞凤舞    薪火相传 B . 借得东风一夜开    栖息地     天马行空    一脉相承 C . 借得梅花一缕魂    归宿地     龙飞凤舞    薪火相传 D . 借得东风一夜开    归宿地     天马行空    一脉相承
    2. (2) 下列填入文章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呈现出兼具人文性与审美性的艺术之美 B . 呈现出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复合之美 C . 呈现出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艺术之美 D . 呈现出兼具艺术性和功能性的融合之美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艺术家通过主题墙绘、卷帘门彩绘、微景观营造等手段,造就了有艺韵的人居环境。 B . 艺术家通过采用主题墙绘、卷帘门彩绘、微景观营造等手段,打造了有艺韵的人居环境。 C . 艺术家通过主题墙绘、卷帘门彩绘、微景观营造等手段,有艺韵的人居环境得以形成。 D . 艺术家采用主题墙绘、卷帘门彩绘、微景观营造等手段,打造了有艺韵的人居环境。
八、语言表达
  • 8. (2021·巴中一模) 请对下面的新闻评论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归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实现“量子霸权”;高分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坐底万米海沟……这段时间,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令国人倍感振奋。“硬核”“国之骄傲”“创新不止,梦想不息”,大家纷纷在网络上表达内心的自豪之情。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正如高铁女总工梁建英所言“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从港珠澳大桥到京张高铁,从“北斗”闪耀到嫦娥五号探月、“九章”问世,一个个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标注着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扬着“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的民族志气。每一项科技创新的背后,都凝结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以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立足本职,将勇攀高峰的精气神融入日常,焕发亿万人民的奋斗激情,中国的未来将更精彩。

  • 9. (2021·巴中一模)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1年8月18日至29日在成都举行,办赛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共享。下面的会徽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注)左图主体色块分别为明黄、大红、湖蓝、翠绿,顶部黑色;右图主体色块分别为湖蓝、翠绿、明黄、大红。

九、材料作文
  • 10. (2021·巴中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收看了“智能生活”和“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后,小华有了困惑: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智能。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工作更轻松,甚至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工作。但站在新时代面对新愿景,我们又大力提倡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不是矛盾吗?

    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请你针对小华的困惑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800字。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