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177 类型:高考模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成都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朝统一后,疆域北自辽东,南到象郡、数千里滨海。秦朝以后,大部分王朝都保持着漫长的海岸线。如何认识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对于历代王朝和民众而言自然成为重要问题。

    在官方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作为“天下”的地理构成,陆地与海洋是关联的整体。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秩序,即“中国四夷”与“九州一四海”的对应。在“天下”秩序的解说下,海洋处于陆地的次属地位。这也体现了立足内陆的王朝是从陆地视角认识海陆关系的。苏轼从惠州贬到海南,被视为加重处罚。苏轼看到琼人姜唐佐好学,便以“沧海何尝断地脉”的诗句称赞之,亦可见他所具有的陆地本位思想。

    先秦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王朝从海洋活动中获得的主要是盐利,而盐户和盐业的管理不过是农业和农业管理制度的延伸。民众长期被附着于陆地,严禁出海。唐朝虽然被视为十分开放的时代,但唐代不向本国人开放海洋,所以鉴真东渡不得不一再偷渡。唐代从海路来华的外国商人规模不小,统治者可以从他们手中采买海外珍宝。但并没有制度将贸易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在“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下。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获得的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而禁止本国民众出海兼有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臣民进入海洋,即被视为脱逸出赋役和户籍体制,不再为王朝提供支撑。对提供赋役的人、地实行封闭管理,将海洋拒斥于陆地之外。成为大部分王朝的政策取向。

    海洋被拒斥的局面,在宋元时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宋元时鼓励民众出海贸易,建立了抽解和博买制度,实现了与海商的共利分利。在统治者眼中,海洋与陆地一样可以为国生财,可以成为王朝的统治基础。这是汉唐所未曾有过的观念和认识。在王朝政策中,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体。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在政策上重新开通了海陆的联系,尽管其开放度不及宋元时期。

    民间的海洋经济一直潜滋暗长。一方面,海外来华贸易、通使,联通着陆地与海洋;另一方面,政府禁令并不能杜绝数千里海岸线上的私自出海。中国沿海乃至内陆的丝绸、陶瓷等物品,以及海外物品在海陆间流动。在中国滨海地区人群的认识里,海洋与陆地同样是其生计空间,并无水陆限隔。他们的三种生计方式——渔业、海盐和航行,都存在结构性的短缺,必须依靠海陆融通实现生存。宋代以后,海陆融通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近海市场和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内陆市场、近海市场、海外市场,三个市场逐步融为一体。近海市场联通了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不只滨海民众,深处内陆的人们也日益深入地卷入海陆融通的潮流。在海陆关系上,官民差异逐渐消失,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

    (摘编自黄纯艳《互斥与融通:传统中国海陆关系认识演变》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天下”秩序中,“天下”是由大陆和海洋构成的,海洋处于大陆的次属地位。 B . 唐代无法从对外贸易中获利,而宋元建立了抽解和博买制度,与海商共利分利。 C . 海洋是滨海地区民众重要的生计来源,民众私自出海行为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 D .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虽然大部分王朝拒斥海洋,但海陆融通却是大势所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王朝和民众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对海陆关系认识的演变情况,思路清晰。 B . 文章列举苏轼被贬海南岛的史实。并引用其诗句,具体印证了古人的陆地本位思想。 C . 文章指出唐代在海陆关系上对待本国民众和外国商人做法不同。并剖析了其中原因。 D . 文章以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为论据,证明了官民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朝和民众对海洋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二者的差别在于统治者只考虑政治意义,而民众则关心经济利益。 B .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这是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不允许民众自由出海的主要原因。 C . 滨海地区产业存在结构性短缺,为了满足民众需求。宋元采取与汉唐不同的政策,海陆关系进人新的阶段。 D . 近海市场可以联通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近海市场,有利于三个市场融合,让更多民众从中受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 (2023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嘉宾:张连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嘉宾:郭为(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主持人:冯华(《人民日报》主任记者)

    主持人:今年以来,我国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快。请教一下两位老师,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张连起:三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原来是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现在数据已成为了一个重要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可能所有的行业都需要重构、重置。尤其今年的疫情防控,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治理、数字要素嵌入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郭为:如何通过数据的优化,来重构我们的实体经济,这就是数字经济要发挥的作用。制造强国很重要的一点是技术,就是用大数据、“云”使得整个制造环节和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件,都实现成本、质量和时间的有效组合,实现一个系统性的有效配置。比如,一辆汽车有两万个零部件,一架飞机有两百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和系统的组装过程,如何通过数字化的仿真来指导现实的优化,这就是数字资产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作为支撑的,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郭为: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认知。为什么我们要做颠覆性的技术呢?如果我们有一些全新的技术,这样在全球就存在着错位竞争,而不是大家都在一条线上去竞争。

    张连起:我们在数据治理方面,有天然的超大规模市场,有新的消费升级,还有四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些方面都催生了大量的需求,如用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等植入进去,可能就会形成我们的长板。

    主持人:还有哪些融合创新领域有待我们去突破?

    郭为:我们公司在金融领域探索的比较多,比如,一个种苹果的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土地,能不能有一个数字化的手段帮助他找到土地。然后这个土地又能拿到银行去做抵押贷款,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向农业、实体经济提供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又可以和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结合在一起,既是技术上的突破,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是一种融合创新。全中国有那么多中小微企业贷款很困难,怎么样通过各方面的经济数据来为他们画像,帮助他们建立信用体系,让银行愿意给他们发放贷款。

    张连起:我们国家对“三农”确实投入很大,国家对脱贫攻坚力度空前。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缺少数据的、科技的赋能短板,补上这个短板就是给“三农”发展安上“科技的翅膀”。

    主持人:最后,请问两位老师,在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字经济和现代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郭为: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又非常重视教育。有着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那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张连起:我们有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完全可以锻长板、补短板,百折不挠推进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摘编自《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 B . 我国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期间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数字经济仍存在短板,有待补齐。 C . 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制造环节和流程的智能化,通过数字化仿真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各领域的融合创新。 D . 我国许多中小微企业贷款较困难,叮利用相关经济数据帮助企业建立信用体系,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结合现实与未来发展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 B . 对主持人的每个问题。两位受访者都结合自己的身份和现实例子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C . 此次访淡,不仅关注到了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也展现出一定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 D .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能否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是访谈各方都关心的问题。
    3. (3) 面对主持人前三个提问,张、郭两位受访者回答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成都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归来

    张抗抗

    那一刻女儿在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句话。这声音直捣他的耳膜,心猛地颤了颤,紧接着身上一阵燥热,低头就看见自己手上的青筋都鼓暴起来。

    咱们走吧。女儿扭扭身子甩开他的手。自从他们在公园湖边发现了那些小野鸭子,整整半点钟,女儿守着草滩一动不动。

    他扳住女儿的肩膀,晃了晃,想催她走。女儿转过脸来,冲着他又一遍大声地重复了那句要命的话:爸爸,你是不是说过,你吃过天鹅肉,是真正会飞的天鹅,这是真的,对吧?

    你胡说些什么呀!他吼起来。一把将女儿拎出了人群。他觉得自己从脖颈到脚跟都在发烧,怕是连脚趾都红透了。

    他半蹲在女儿面前,严肃地说:记住,以后再不要对别人讲爸爸吃过天鹅肉的事了,好吗?对那些曾经很骄傲的知青往事,突然连他自己也怀疑起它的价值。

    故事中的他和“战友”们,都是英勇无敌的“好汉”,单调的业余生活中唯一的刺激就是打猎。一次,他和老四悄没声息地潜入苇荡深处,守到傍晚时分,两只雪白的大鸟,如同玉盘似的满月以及月的倒影蓦然降临,两道银色的亮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

    他听见枪响,听见有东西重重地坠在地上的声音。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它们就倒在他的脚边。

    那天晚上宿舍里萦绕着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所有人都喝醉了。第二天中午,他昏昏沉沉地醒来,眼前闪过那白色的大鸟临死前忧伤的眼神,一片银灰色的细绒毛如幽灵般飞近他的嘴唇,他突然觉得有些恶心。后来的许多年里,他老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卡住喉咙的感觉。这种感觉最初曾使他骄傲,在骄傲和炫耀的状态里,他给妻子女儿讲那个射落月亮的故事。然而更多的时候,他开始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爸爸为什么不要对人说你吃过天鹅……

    快走快走!他突然粗暴地一把拉起女儿就走。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坏透了。

    酒醒之后,有人说,苇滩里可能还有天鹅蛋。几天后果然有人兜回来几只晶莹洁白的天鹅蛋。它的外形比鹅蛋更大,像一朵刚刚钻出水面的白莲花苞,婷婷玉立,纤尘不染。有人从卫生所借出注射针管,把壳中的蛋液吸净,用玻璃粘成个小方盒子,底座垫上大红绒布,最后把那冷艳照人的空蛋壳摆放上去,一片红光衬托着白玉,流溢出一种奇异而悲壮的美。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种天才的创作迷住了。

    他的那只天鹅蛋盒如今就放在家里的写字台上。

    一天他下班回家,女儿惊慌地告诉他桌子上的天鹅蛋标本突然不见了。

    他定了定神,嗯嗯地敷衍着。他说那也许是小天鹅从蛋壳里钻了出来,飞走了。

    女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问他,难道它是带着那只玻璃盒一块儿飞的么?

    他不知道该怎么对女儿说。曾经,他眉飞色舞地讲述那只天鹅蛋的来历,是由于他的部分脑子被针管抽空。但当那部分脑子又重新长出来后,他发现这只盒子有时竟然使他感到毛骨悚然。

    你什么时候再带我去看小鸭子呢?女儿又问。

    其实,自从那次发现野鸭栖息的草滩后,他几乎天天都去看望它们。一天他看见几个孩子拿着长长的树枝,追赶着那些小鸭子。他忍不住大声吼叫,走过去一把夺下了孩子手中的树枝,狠狠地撅成几段踩在脚下。

    撅断的树枝在他脚边变成了一根长长的套马杆,猛然抽在他的肩头……

    那年春天,青黄不接,大家饿得脸色铁青。老四不知从哪牵来几匹马,外加几根套马杆。老四说,草甸子里的小鸭子,如今都已长得半大,那肉又嫩又鲜,只要敢干,今晚就开荤。

    没有人反对,也绝不会有人反对。当晚他们就偷袭了草滩上栖息的野鸭,受惊的野鸭子纷纷飞起来,但那些半大的野鸭羽毛未丰,飞不高也飞不快,大伙挥舞起手中的套马杆,噼里啪拉一阵乱打,草滩上便落满了受伤的小鸭子。他,和他们,把一只只击昏过去的小野鸭子随手捡起。归途上一路唱着意气风发的歌,在歌声的间隙中,他听见从马背上鼓鼓囊囊的口袋里,传来小鸭子唧唧的呻吟……

    他不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负于这个世界。

    星期天他带女儿去看小鸭子。那一天风很柔和,他们沿着湖岸走了很久,但也没发现小鸭子的影子。女儿揪住他的衣角要他回答,那些小鸭子到底是到哪里去了。

    他蹲下来,望着女儿的眼睛说,小野鸭子已经长大了,跟着鸭妈妈飞到一个更美丽的地方去了。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再来。

    你骗人!女儿垂下头。我知道,它们是让人吃掉了!他们说,野鸭子肉很好吃。

    他打了一个寒噤。似乎就在这一刻,他明白应该把那只锁入箱底的玻璃盒拿出来,依然放回它的老地方,他必须面对自己。

    他说我们回去吧,野鸭子真的是飞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么别的地方的天鹅会不会飞到这儿来呢?女儿突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他转身回望湖面。轻风荡起丝丝灰白色的涟漪,如同一只大鸟丰满滑润的羽毛。近处漂浮着几片硕大的荷叶,像是大鸟忧郁而期待的眼睛。他说,当然。在以后,不仅会有野鸭,还会有天鹅。当天鹅飞来落脚的时候,就像一弯银色的上弦月,从黑暗的夜空升起。有月亮的夜晚,人就不再孤独。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把美好纯洁的天鹅比喻为月亮,射落月亮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期盼月亮归来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变化。 B . 小说对天鹅蛋标本的制作进行了细致描绘,表现了主人公对晶莹洁白的天鹅蛋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这天才创作的赞叹。 C . 小说中的画线句,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冉现了主人公思想情感前后的巨大变化,有助于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 D . 小说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通过想象巧妙地将湖面与大鸟联系起来,营造出宁静而忧郁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的心理。
    2. (2) 文中女儿就吃天鹅肉、天鹅蛋标本消失、天鹅是否飞来等提出疑问,请简要概括主人公面对这些质疑时的心理状态。
    3. (3) 小说情节内容在现实与过去之间不断转换,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成都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太祖尝与语奇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车驾征李筠命普与吕馀庆留京师从平上党迁兵部侍郎乾德五年春,加右仆射。开宝二年冬,普尝病,车驾幸中书。三年春,又幸其第抚问之,赐赉加等。六年,帝又幸其第。普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以广其居,又营邸店规利。卢多逊因召对屡攻其短,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普恩益替,始诏参知政事与普更知印,以分其权。未几,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会诏下亲耕籍田 , 普表求入觀,辞甚恳切。籍田礼毕,太宗欲相吕蒙正,以其新进,藉普旧德为之表率,册拜太保兼侍中。旧制,宰相以未时归第,是岁大热,特许普夏中至午时归私第。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中使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令养疾,七月卒,年七十一。二女皆 , 普妻和氏言愿为尼,太宗再三谕之,不能夺。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祖吉守郡为奸利,事觉下狱。郊礼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曰:“郊赦可特勿货祖吉。”普奏曰:“败官抵罪,宜正刑辟。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太宗善其言,乃止。真宗咸平初,追封韩王。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祖尝与语/奇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车驾征/李筠命普与吕馀庆留京师/从平上党/迁兵部侍郎/ B . 太祖尝与语/奇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车驾征李筠/命普与吕馀庆留京师/从平上党/迁兵部侍郎/ C . 太祖尝与语/奇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车驾征/李筠命普与吕馀庆留京师/从平上党/迁兵部侍郎/ D . 太祖尝与语/奇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车驾征李筠/命普与吕馀庆留京师/从平上党/迁兵部侍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度,即节度使,三国时东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为领兵之官。 B . 籍田,帝王亲自耕作的小块农田,帝王亲耕是古代吉礼,寓意为重视农耕。 C . 午时,天干计时的十二时辰之一,又称为日中、日正,亦泛指中午前后。 D . 笄,指女子十五岁。古时候女子年满十五岁须束发插簪,是女子成年之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普颇得重用。后周时,他已被推荐到朝廷任职;北宋建立后,他分别在太祖、太宗时期担任过重要职位,一度官至宰相。 B . 赵普深受恩遇。他生病时,皇帝曾亲自看望,也曾派人专门安抚慰问;皇帝还曾为他打破惯例,允许他提前退朝避暑热。 C . 赵普曾遭疏远。他私扩住宅,经营客店谋利,又被人多次批评,皇帝对其恩宠渐淡,后来下诏分其权,不久将其调出京师。 D . 赵普刚毅善言。宋初宰相大多沉默寡言。他却敢于发声,坚持己见,太祖不愿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员,他仍一再执著推荐。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卢多逊因召对屡攻其短,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

      ②郊礼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曰:“郊赦可特勿贷祖吉。”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成都二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一)

    皮日休

    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

    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

    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

    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

    (注)①轮钩:一种在钓竿上装有小轮用以收卷钓丝的钓具。②撚:同“捻”,揉搓。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从轮钩联想到友人鲁望垂钓的情形,表现其“高致”,抒发诗人的欣赏之情。 B . 首联直接写钓具细腻轻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 C . 颔联视听结合,“蟾蜍魄”指轮钩映出的月光,“络纬声”指丝线抛出时发出的声音。 D . 颈联上下旬一动一静,喧响的波涛和静谧的溪月互相衬托,描绘出友人夜钓时的画面。
    2. (2) 本诗后两联是怎样表现友人“高致”的?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2021·成都二模)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劝学》中“”两句,说明依托高地更能开阔眼界。
    2. (2)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两句表达了他愿为天下寒士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
    3. (3)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两句,蕴含着困境中往往也有转机的哲理。
七、选择题组
  • 7. (2021·成都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摆脱贫困一直是中国人民       的梦想。历经多年奋斗,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动人歌谣,这是一个       的人间奇迹!奇迹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的煌煌伟业,伴随着多少奉献和牺牲。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有着扶贫工作者质朴的笑脸、忙碌的身影。他们怀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助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       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让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 , 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许多学者表示:脱贫是由于依靠制度优势所创造的奇迹,不仅鼓舞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信心,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出了新的借鉴。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孜孜以求   青史流芳   铸造   焕然一新 B . 孜孜不倦   彪炳史册   铸造   耳目一新 C . 孜孜以求   彪炳史册   锻造   焕然一新 D . 孜孜不倦   青史流芳   锻造   耳目一新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精神上的硕果远胜过物质上的丰收 B . 精神上的硕果促成了物质上的丰收 C . 物质上的丰收催生了精神上的硕果 D . 物质上的丰收远不及精神上的硕果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脱贫是依靠制度优势创造的奇迹,不仅鼓舞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信心,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新的借鉴。 B . 脱贫是由于依靠制度优势创造的奇迹,不仅鼓舞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信心,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出了新的借鉴。 C . 脱贫是依靠制度优势所创造的奇迹,不仅鼓舞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信心,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出了新的借鉴。 D . 脱贫是由于依靠制度优势所创造的奇迹。不仅鼓舞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信心,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新的借鉴。
八、语言表达
  • 8. (2021·成都二模)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物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胃液注入其他体腔,发现这些体腔很快就会产生严重的炎症并坏死。这和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关,①。 盐酸是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胃蛋白酶对各种组织和细胞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胃液的消化力那么强,②? 原来胃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种称为“细胞保护因子”的物质,正是这些特殊物质的作用,胃才不会消化掉自己。③,它对胃肠道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除了前列腺素外,后来发现胃肠道能分泌许多肽类激素,这些物质除了调节胃肠道各器官的分泌、运动、吸收等功能外,也有细胞保护作用。

  • 9. (2021·成都二模) 下面是某高考考点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考生发热应急处置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换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句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九、材料作文
  • 10. (2021·成都二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解放军报》首次披露解放军官兵在2020年6月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中牺牲和负伤全过程: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5位英雄的家属、师友和战友告诉记者,边防军人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他们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复兴中学高三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在学校升旗仪式上,面对全校师生作“学英雄做先锋”的国旗下演讲。

    ②给戍边英雄的家人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