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

更新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 1. (2021七下·河源月考)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A . 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 . 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 . 为普通士人提供了入仕机会 D . 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 2. (2021七下·河源月考) “(炀帝时)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可以说,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 隋末农民起义 B . 隋朝开凿大运河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 3. (2021七下·河源月考) 2020年“5.19中国旅游日”暨“乐游大运河畅爽副中心”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柳荫广场举行。想当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 4. (2024七下·盐城经济技术开发期末) 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A . 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 . 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C . 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 . 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 5. (2021七下·河源月考)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郭沫若则称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 她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 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6. (2022七下·泰州月考)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 . 农业发展 B . 政治清明 C . 经济繁荣 D . 商业活跃
  • 7. (2024七下·新沂期中)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 . 对边疆统治加强 B . 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 . 经济文化的繁荣 D . 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8. (2023七下·武穴期末)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
    A . B . C . D .
  • 9. (2021七下·河源月考)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 . 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 . 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 10. (2021七下·河源月考) 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正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说到唐朝外交,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词:开放。对于开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文化的输人,可是对唐代而言却是凭着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唐文化圈。下列与唐文化圈形成无关的是(    )
    A .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B . 玄奘西行 C . 遣唐使、鉴真东渡 D . 新罗留学生来到长安
  • 1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该歌剧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为《幻海》《愿海》《迷海》《觉海》《心海》和《慧海》,再现了盛唐这一人物千辛万苦外传中国文化的艰辛历程。这一歌剧讲述的人物是(    )
    A . 玄奘 B . 文成公主 C . 鉴真 D . 毕昇
  • 12. (2024九下·古浪模拟) 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等。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是源自佛教的《维摩诘经》。这说明(    )
    A .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B . 佛教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 C .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D . 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 13. (2021七下·河源月考) 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各地不断坐大的藩镇。于是唐德宗在无奈的情况下发布了《罪己诏》,首次明确地声明不再约束各地的藩镇,对其姑息迁就。这种举措的直接后果是(    )
    A . 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B . 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C . 造成了外族的入侵 D . 唐朝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各地藩镇不断发展壮大
  • 14. (2021七下·河源月考) 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权势增大,他们名义上服从中央管理,实际上各自为政。这反映了唐朝后期出现了(    )
    A . 皇权强化 B . 土地兼并 C . 藩镇割据 D . 政权分立
  • 15. (2021七下·河源月考)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 . 开凿运河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三国鼎立
  • 16. (2021七下·河源月考) 从下图中分析出与下列哪项事例无关(    )

    ​​​​​​​

    A .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 .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 . 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 17. (2021七下·新蔡期末)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直接原因是(    )
    A . 借鉴安史之乱的教训 B . 目睹了农民起义的强大 C . 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D . 采纳谋士的建议
  • 18. (2023七下·皇姑期末)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9. (2021七下·河源月考)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西周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明朝
  • 20. (2023七下·南宁期中) 宋神宗时期,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于是,该罪臣改为“刺配远恶处”,但又有官员反对说:“士可杀不可辱。”这个故事反映了(    )
    A .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普遍尊重 B . 宋代法律宽松,罪人容易得到宽恕 C . 宋代大臣权力很大,威胁到皇权 D . 宋代皇帝昏庸无能,经常受到臣子的摆布
  • 21. (2021七下·河源月考)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

    A . 宋夏议和 B . 宋辽议和 C . 宋金议和 D . 辽金议和
  • 22. (2021七下·河源月考) 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大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23. (2024七下·渭滨期中) 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北宋,在都城汴京(今开封),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市民听说书人讲岳飞郾城大捷的故事 B . 寇准在朝廷上力主抗辽 C . 商人交税以充“岁币” D . 中进士的读书人进入“士”阶层
  • 24. (2024七下·高州期末) 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 . 匈奴、契丹 B . 匈奴、女真 C . 吐蕃、女真 D . 吐蕃、契丹
  • 25. (2023七下·柳州期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从根本上(    )
    A . 反映了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 . 反映了西湖景色秀丽迷人 C . 讽刺了统治者的腐败,甘愿据守江南一隅的享乐面貌 D . 表达了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 26. (2021七下·新蔡期末)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你认为丘处机所说的“国耻”是指(    )
    A . 1125年金灭辽 B . 1127年金灭北宋 C . 1227年蒙古灭西夏 D . 1234年蒙古灭金
  • 27. (2022七下·和县期末)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 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 . 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 .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28. (2021七下·河源月考) 下图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此文物可以佐证以下观点的是(    )

    ①造船业很发达  ②纸币铜钱并行于市  ③海外贸易发达  ④南宋都城临安繁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29. (2021七下·河源月考) 一位学者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人们如此心仪宋朝的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统一、强大    ③文化生活丰富    ④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0. (2021七下·河源月考)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 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 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 . 乡村文化繁荣 B . 夜市已经出现 C . 海外贸易活跃 D . 交子开始使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31. (2021七下·河源月考) 读唐诗,品唐史。阅读下列唐诗,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忆昔》《春望》。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

    材料二:唐诗《送和蕃公主》。

    送和蕃公主

    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

    邑司犹属宗卿寺,册号还同虏帐人。

    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尽随身。

    毡城南望无回日,空见沙蓬水柳春。

    ——[唐]张籍

    1. (1) 请写出《忆昔》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春望》的创作背景,据此概括杜甫生活时代的特征。
    2. (2) 联系上述两首诗的特点,说说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3. (3) 例举两位“和蕃公主”,并依据这首唐诗阐述她们“和亲”的历史意义。
    4. (4) 上述唐诗体现出哪些“盛唐气象”?
  • 32. (2021七下·河源月考)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宋史》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总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二所示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图三表明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前提是什么?
    4. (4) 综上所述,谈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33. (2021七下·河源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 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唐都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唐朝在制度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材料一分析其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开放“大进”与“大出”的具体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所需要具备的因素。(写出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