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综合说理题加练1

更新时间:2021-05-16 浏览次数:182 类型:复习试卷
一、综合说理题
  • 1. (2021·鹿城模拟) 在极寒地区的冬夜,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偶尔会出现绚烂的“寒夜光柱”现象,人们可以看到大气中出现一根根竖直向上拉长的光柱,如图甲所示;但在上述地区干燥的冬夜或者夏季,往往难以看到该现象。图乙为“寒夜光柱”的形成示意图,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寒夜光柱”现象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

     

  • 2. (2024·鹿城模拟) 压力锅是一个常见的烹饪工具,压力锅顶部有一限压阀,如下图甲,限压阀的结构简图如图乙。压力锅在加热时,里面的水能维持一个比较稳定且较高的温度(如117~118℃),请你解释压力锅在加热时,里面的水能维持一个比较稳定且较高温度的原因 。

  • 3. (2020九上·诸暨期末) 很多同学在课间玩扭转矿泉水瓶的游戏,如图所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请分析整个过程中瓶内气体温度变化及其产生白雾的科学原理解释?

  • 4. (2020八上·温州期末)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中,一同学发现: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颗粒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该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记录了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绘制成图。请结合图像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固体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 5. (2021七下·台州开学考) 图甲是小明妈妈洗碗时不小心把一个菜碟卡在了碗里。为了把菜碟取出来,小明把碗放入水中,让碗和菜碟底部进入足量的水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碗放入冰箱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小明发现菜碟被挤出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将碗放入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后菜碟就会被挤出来。

  • 6. (2023七上·龙港期末) 小柯在家煮面条时发现:开着燃气灶煮面条的时候, 水沸腾后,锅上方几乎看不到“白气”(如图甲);把燃气灶的火熄灭后,短时间内水还在沸腾,此时锅 的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如图乙)。请用科学原理解释熄火前后两个不同现象产生的原因。

  • 7. (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 小蝉同学喜欢吃营养又味美的水煮蛋,她发现把刚煮熟湿漉漉的鸡蛋从锅里捞出,直接用手去拿,虽然感觉较烫,但还可以忍受可是过一会 儿,却感觉到鸡蛋比刚捞出来时更烫了……爱探究的她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鸡蛋捞出后不同时间的温度,并描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你解释该曲线所表示的现象。

  • 8. (2020·金华·丽水) 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

  • 9. 英国物理学家斯特林于1816年发明了“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气缸内工作介质易汽化、易液化,该介质经过吸热膨胀、冷却压缩的循环过程输出动力,因此又被称为热气机。某工程师按照“斯特林发动机”原理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机,工作过程中飞轮持续旋转如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飞轮能持续转动的工作原理。

     

  • 10. (2020·柯桥模拟) 某科技类节目中将一装有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如图1示),将它分别倒扣到液氮(图2)和常温水(图3)中,结果发现倒扣入液氮时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入水中时,铁桶迅速变扁,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 11. (2020·温州模拟) 在一次steam课上,同学们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和浮力等知识制作出了试管彩虹,他们把水溶性色素溶解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用滴管把不同颜色蔗糖溶液依次缓慢加到试管中,制成色彩分明的试管“彩虹”。请你结合资料分析选择蔗糖的原因,以及要使绿色在试管最下面一层的具体操作。

    资料一

    物质种类

    蔗糖

    食盐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20℃溶解度/g

    203.9

    36

    0.165

    111

    资料二

    蔗糖浓度/%

    0

    15

    30

    45

    60

    75

    90

    溶液密度/g/cm3

    1.00

    1.06

    1.13

    1.20

    1.30

    1.38

    1.48

    食盐浓度/%

    0

    10

    15

    20

    23

       

    溶液密度/g/cm3

    1.00

    1.07

    1.11

    1.15

    1.18

       

  • 12. (2020九上·黄岩期末) 酸碱盐溶液都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阴、阳离子,它们能够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因此电解质溶液能导电。小黄同学取两烧杯氢氧化钡溶液,分别滴加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他发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虽然两次实验中溶液都出现白色浑浊现象,可是滴加硫酸钠溶液时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不变,而滴加硫酸溶液时,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到达一定量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请解释其原因。

  • 13. (2020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坐动车到西藏旅游,当经过青藏铁路一个路段时,看到路基两旁插了一排的管子,如图甲所示。小明很好奇,查阅资料知道了这些管子称为“热管”。原来,青藏铁路的建造要穿越很多“多年冻土”区,冻土稳定才能确保路基稳定。插入这些热管就是保证“冻土”区冰块不会因温度过高熔化而导致路基松软不牢固。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其示意图如图乙。热管下端5米插入冻土中,上端2米露在空气中。当冻土的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热管就开始工作,以保持冻土低温。请结合所学知识,对热管能帮助散热,保持冻土低温的原理做出合理解释。

  • 14. (2019七上·柯桥月考) 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B.用水浴加热。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B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其原因。
  • 15. (2019九上·诸暨月考) 某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你能预测澄清石灰水将会发生的现象,并作出解释吗?

  • 16. (2019·金华) 小丽在商场里买到一个有趣的玩具“喝水鸟”(如图甲):只要往头部滴一次水,且鸟身前面放一杯水,就能实现“低头喝’水——抬头——又低头‘喝’水——又抬头……”反复运动(如图乙)。仔细观察发现,“喝水鸟”由玻璃制成,鸟身由一支点承托,头部、玻璃管和底部连通并充满乙醚(易挥发,易液化),且整体密封。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喝水鸟”能反复运动的原因。

  • 17. (2019八下·慈溪期末) 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解释。(提示: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难。)

  • 18. (2019·台州模拟) 如图甲,将装有一半水的敞口玻璃瓶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至沸腾,关掉微波炉,取出玻璃瓶,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金属盖盖紧玻璃瓶,然后在金属盖上放一大块冰,会发现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如图乙。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水重新沸腾的现象作出解释。

  • 19. (2019七上·吴兴期末) “水雾”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在夏天开着空调的教室和寒冷冬天的教室,窗玻璃上都会出现水雾(水珠)。请判别两种情况下水雾分别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并解释夏天窗玻璃出现水雾的原因。
  • 20. (2018八上·温岭期中) 如图所示,烧瓶内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什么现象?请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

  • 21. (2021八上·瑞安期中) 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如下图,向瓶底浇冷水,水又沸腾,试用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去解释这一现象 。

  • 22. (2018八上·兰溪月考) 一木块漂浮于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请描述可能发生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 23. (2023八下·义乌月考) 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 24. (2021八上·温州期中)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夏季的湖面上,许多鱼会在水面上“吹气泡”甚至跃出水面,而冬季几乎没有。在夏季出现雷阵雨前,会有更多鱼会在水面处“吹气泡”,而在夏季的晴朗天,则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 25. 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泡冒出.你喝汽水,过一段时间后会打嗝.利用气体溶解度解释原因.
  • 26. 实验室配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时,若水的用量偏多或食盐的用量偏少均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结果偏小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 27. 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放置几天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28. 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  

  • 29. 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30. 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实验,观察得到的数据如表:


    水温t/℃

    声音强度/dB

      现象

        21

        37.5

      无气泡

        40

        38.0

      无气泡

        60

        40.5

        有小气泡产生

        70

        43.4

        少量气泡上升

        80

        46.8

        上升气泡增多

        85

        52.9

        大量气泡上升

        90

        54.4

        水面有气泡形成

        95

        55.2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100

        52.8

       沸腾

    通过表中的数据,说明“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原因。
  • 31.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 32. 同学们洗手后,在没有毛巾之类的东西擦手时,为了尽快除去手上的水,总是习惯把手反复甩一甩,这样就使手不再湿淋淋的,甚至不一会就干了。请你分析手上的水变干的原因,写出两方面原因。


  • 33.

    60℃时,某同学在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烧杯中,漂浮一个木块(如图),然后将溶液冷却到室温(20℃).请你说出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并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