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 |
A |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 |
B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C | 鉴别盐酸和硫酸 |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
D |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
有一质量m=0.1kg,容积V=1×10﹣3m3 , 横截面积S=2.5×10﹣3m2的圆筒形薄壁容器B(壁厚忽略不计),现注入体积为 V的某种液体A后,将其封闭放入水中,且保持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8×103Pa,(容器B内空气质量不计)则:
某型号电饭煲有加热和保温功能,如图甲所示为其内部电路原理理,当开关S 接触点1时,该电饭煲处于(填“保温”或“加热”)状态,如图乙是该电饭煲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其大小为。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丙酸盐,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①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固体表面无气泡;③试管内溶液无色。
【初步分析】⑴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
【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继续探究】⑵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
⑶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
①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再闭合开关S1 ,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伏;
②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断开开关S1 , 再闭合开关S2 ,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0;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用U额、U0、R0表示)。
【实验器材和药品】
如图装置若干、种类及长势相同植株、二氧化碳缓冲液、功率不同(30瓦、60瓦、100瓦等) 的LED灯、刻度尺、烧杯、秒表。
【老师对实验的提示和建议】
①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取用100毫升即可。
②温度会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环境空气颗粒物种类 |
颗粒物直径/微米 |
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可到达的部位 |
TSP |
≤100 |
当颗粒物直径大于10微米时,可被鼻毛阻挡;当颗粒物直径处于2.5微米到10微米之间时,可到达呼吸道;当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时,可到达肺部。 |
PM10 |
≤10 |
|
PM2.5 |
≤2.5 |
金属块的体积/厘米3 | 弹簧秤的示数/牛 | OB的长度 | OA的长度 | |
物体处于空气中(如图甲) | 150 | 1.8 | 30 | 10 |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 | 150 | 1.2 | 30 | 10 |
【小资料】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优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Fe+2FeCl3=3FeCl2; ②Cu+2FeCl3=2FeCl2+CuCl2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