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原子的种类、②原子的数目、③分子的种类、④分子的数目、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种类、⑦物质的总质量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O2的质量(g) |
3 |
4 |
6 |
SO2的质量(g) |
6 |
8 |
8 |
②氢气很容易逃逸,若氢气存储效率为10%,储存1kg氢气,至少需要Mg的质量为kg.
项目 |
平均油耗/L |
co排放量/g |
乙醇汽油 |
11.8 |
1.358 |
普通汽油 |
11.8 |
2.108 |
加入稀盐酸次数 | 0 | 1 | 2 | 3 | 4 |
烧杯和所称物质总质量/克 | 150 | 198.9 | 247.8 | 297.8 | m |
A.水会蒸发 B.盐酸会挥发 C.钙片没有充分研磨
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②m1:m2=,曲线oac表示的是(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通过计算说明:①若“过碳酸钠”分解产生氧气12g,则同时产生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②若将上述产生的碳酸钠全部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质量的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x的数值为多少?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为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什么,该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试管A内装有铁粉,烧瓶B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不相等; 猜想2:可能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
乙组 |
|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猜想2正确 |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2)(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3)。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
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利用图Ⅰ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⑴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⑵小敏:①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2Z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反应前 |
氧化铜完全反应后 |
|
I组 |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85g |
洗气瓶和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87g |
II组 |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 9g |
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为56. 1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