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20 |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
23 | 黄埔军校 |
30 | 重庆谈判 |
34 | 开国大典 |
40 |
①西藏的发展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结果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西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③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农民不堪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エ业产值只及战前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列宁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及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摘自龚勋《世界通史》
材料二:1927年在国际上掀起了反苏、反共浪潮,斯大林明白,没有重型机槭制业是不能打赢战争的。1927年12月,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五年计划的指示,要求大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刚决定跃进就遇到了巨大障碍。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9万吨,即少收购了1/3以上。国家面临缺粮的威胁,更无法高速发展工业。同时国内农民和工人也大规模抵制经济政策。于是斯大林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行收购粮食,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展现了其高效性,这也是其获得民众拥护的重要因素之
——摘编自《俄国(苏联)是怎样两起两伏的》
材料:
阶段 |
概况 |
筹备(1861-1885) |
清政府购买洋舰,仿制洋船,改造旧水师;创办福州船政局,自造与外购并举 |
创建(1874-1888) |
清政府成立近代海军,成立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
衰败(1889-1895) |
甲午战争北洋覆灭,海军元气大伤 |
重建(1896-1911) |
面对海港被列强瓜分,清政府成立巡洋和长江两大舰队,并成立海军部统一指挥。 |
第二次重建和衰败 (1929-1937) |
南京国民政府扩建海军,新旧军舰合计66艘,最大吨位3000吨。大部分军舰性能先进,新增舰艇类型包括巡洋舰、炮舰炮艇,摩托化鱼雷艇等,武器装备更为先进,装备了“方位盘火控系统”,反潜艇武器,机械式弹道计算器,无线电通信装置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损失殆尽。 |
材料:长期的封建统治使新中国成立时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极不合理。占农村户数5%左右的地主占有耕地40%-50%以上;占农村户数3%-5%的富农占有耕地15%-20%;而占农村户数90%的贫农、雇农、中农等总共仅占有耕地的20%-40%。占农村人口绝大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剥削。地主和富农收取的实物地租一般占农作物收获量的50%,高的甚至达到70%-80%。同时,还受到高利贷和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生活处于严重贫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