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土地政策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打土豪,分土地 |
全民族抗战时期 | 地主减租减息 |
解放战争时期 |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86年 《民法通则颁布》 2007年 《物权法》颁布 2013年 《民事诉讼法》颁布 2020年 《民法典》颁布 |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②斯大林在俄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时间 | 事件 |
18世纪末19世纪初 | 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运动 |
20世纪20-30年代 | 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990年 | 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 |
1997年 | 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主权 |
1999年 | 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 |
1999年 | 中国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主权 |
材料一:近代西方的伟大革命,如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均对中国产生了深运的影响。而且,意大利与德意志在1870年民族统一的成功,也为前瞻的中国人提供了光辉的榜样,推动他们采取相类似的行动。此时……孙中山设想了一场由全体中国人推进的毕三次革命之功于一役的辛亥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回忆说: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各种实业团体如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以及西北等地方实业协会纷纷成立,“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许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乃至公开斥责大总统;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1921年大中小学生总数超过1911年的一倍,其中女学生增加得更多。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顺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具备了创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排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有效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在中国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从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1866年俄国的工厂还不到3000个,但到1903年已近9000个。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由于苏联没有从制度上解决国家认同问题,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州把民族意识置于国家意识之上。……备战型的发展模式,使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化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某些领导人的个人独裁专制,严重影响了人民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挫伤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热情。
——汪权《关于苏联模式的反思》
材料四:中国特色之“特”,……在于守正创新。在坚持发展道路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国情世情。
——习近平《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材料一: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1921年至1922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最后签订三个条约。
——据九年级《世界历史》整理
材料三: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目前的多极化趋势……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