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B |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C | 司马迁著《史记》 |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编写体例 |
D |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 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有利于对地方的管理 |
|
|
|
|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
朝代 |
措施 |
评价 |
|
明朝 |
明太祖时期 |
如明太祖废①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②,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
加强君主专制 |
明成祖时期 |
设立③ |
||
清朝 |
④时期设立军机处 |
①;②;③;④。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南方日报》
材料一: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图。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建设情况
历史时期 | 确立及演变 |
秦朝 | 设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 |
汉朝 | 设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 |
元朝 |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
明清时期 | 设都察院和监察御史,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
——摘编自历史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