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以透镜为参照物)。
①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无现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③取第②步红色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某双子叶植物种子800粒,平均分成8组(A~H)。
②将这8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让其萌发生长。
③将其中的7组幼苗在萌发生长的不同时间去除子叶。(见下表)
④萌发生长两周后,同时收集各组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处理方法 |
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 |
A |
不去除子叶 |
4.4 |
B |
培养到第3天时去除子叶 |
0.2 |
C |
培养到第4天时去除子叶 |
0.7 |
D |
培养到第6天时去除子叶 |
1.3 |
E |
培养到第8天时去除子叶 |
2.0 |
F |
培养到第10天时去除子叶 |
4.1 |
G |
培养到第12天时去除子叶 |
4.3 |
H |
培养到第14天时去除子叶 |
4.4 |
分析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5 |
1.3 |
2.1 |
2.5 |
2.9 |
电流I/A |
0.16 |
0.22 |
0.26 |
0.28 |
0.30 |
发光情况 |
不发光 |
较暗 |
较亮 |
正常发光 |
强烈发光 |
[猜想假设]猜想Ⅰ: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M呈中性。猜想Ⅱ:。
[实验探究]
⑴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科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显紫色 |
猜想Ⅰ正确 |
⑵小思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Ⅱ正确 |
[分析评价]同学们对小思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如果猜想Ⅰ正确,按照方案二的实验操作,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再次探究]
如果要验证猜想Ⅱ正确,可以设计实验方案三: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进行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填序号)。
①锌粒;②铜丝;③二氧化碳;④氧化铁;⑤氢氧化钾;⑥硫酸铜:⑦碳酸钙;⑧硝酸铵
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是:。
①余姚昼短夜长:②余姚正午时 刻树影越来越长: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④南极地区
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1次 |
2次 |
3次 |
4次 |
5次 |
6次 |
|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
164.5 |
204.5 |
239.6 |
269.8 |
300 |
340 |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
0 |
0 |
m |
n |
9.8 |
0 |
压敏电阻受到的气压(×105Pa)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压敏电阻对应的电阻值(Ω) |
50 |
40 |
30 |
22 |
15 |
12 |
10 |
8 |
6 |
5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