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1769 | 1793 | 1803 | 1811 |
数额 | 150 | 240 | 900 | 2000 |
材料一
16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最初是由科学家自发组织而成的,随后由英王授予皇家证书,是迄今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科学学会。其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发展,强调“自己去思考真理”,从科学和真理出发,追求科学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享有诸多特权的组织,虽然它经历过国家认证,但这并非必要条件,其在组织管理和发展上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皇家学会具有双重职责,一是作为国家科学院,肩负引领本国科学发展的重任。二是作为科学组织为机构和科学家提供服务。英国皇家学会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研究的进程,学会的发展史代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史,学会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
——冉奥博等《英国皇家学会早期历史及其传统形成》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局动荡,随着诸多救国运动的兴起,“科学救国”思潮影响扩大。1915年,由赵元任等留美学生创建,宗旨为“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的中国科学社,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学术团体,下设《科学》月刊,分设农林、生物、化学等股,后又创立了科学生物研究所,研制出首台国产无线电话机,打破了外国资本垄断中国通讯技术的局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科学社通过《申报》等媒介宣扬科学抗战报国,并联合多个专门学会召开联合年会,为抗战救国献计献策。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科学社调整自身策略从事应用研究,将科学主义统摄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之下,为“建国”出力。
——摘编自张剑《科学救国的践行者:中国科学社发展历程回顾》
材料
“新清史”作为一种学术思潮,是西方“内陆亚洲(简称内亚)”研究理论运用到清代历史叙事的一个结果。“内陆亚洲”在19世纪被俄国、德国学者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使用,用于亚洲区域的划分。后随着这一地区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内陆亚洲”成为一个文化概念。“新清史”学者们对“内陆亚洲”概念和理论的借鉴极具启发意义,他们重视和挖掘非汉族历史文化,可以给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观念很多启发,但他们将满洲特性泛化为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内亚特性,有违以往内亚史学者之本义。他们偏向强调清朝与内亚政权的延续性,将“内陆亚洲”从一个文化概念演绎为一种与“中国”对立的政治概念,逻辑上存在偏差,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合法性形成否定。
——摘编自刘文鹏《内陆亚洲视野下的“新清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内陆亚洲”史学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材料
唐朝中期,文体改革的浪潮开始涌进骈文的阵地,但制诰公文,仍未能摆脱骈文家的积习。元和十五年(820年)五月,元稹由膳部员外郎擢任祠部郎中、知制诰,自此迈开了他改革公文的步伐。长庆元年(821年)二月,元稹又迁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内、外之制同出一人之手。元稹改革公文得到了宰相段文昌和穆宗皇帝的支持。元稹改革公文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等各个方面。内容上,务必明确具体,实事求是,一扫含糊模棱之辞,对升贬者必明示其原因;形式上,则打破骈四俪六的对偶句式,引进单句散行的古文语法;语言上,删繁留简,力求明白晓畅,古朴简洁。继元稹之后,白居易亦写了大量的古文散体制诰,明显含有继元稹将公文改革进行到底的意思。公文改革的成功使古文运动取得了最后的、完全的彻底胜利。至此,古文才算是占领了文体的一席阵地。
——摘编自王勋成《唐代公文改革刍议》
材料
从1939年4月到8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英法虽然参加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想用英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英法还企图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以阻止苏联加入德国阵营。有鉴于此,苏联转而与德国接触。1939年8月23日,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得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当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的领土发生变动时,苏德两国以立陶宛的北部疆界、波兰的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划分势力范围。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
徐悲鸿(1895—1953),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家。年少家贫,自幼涉猎《诗》《书》《礼》《易》等中国典籍。1919年,徐悲鸿得到友人的帮助,赴英考察之后到巴黎求学。徐悲鸿极力推崇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绘画,主张用西方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曾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时期,他收藏了1200幅历代绘画作品,并将这些艺术珍品无偿捐赠给国家。他积极去国外筹办画展,将卖画所得收入用作抗日烈士的抚恤金。1951年,徐悲鸿常给志愿军战士写慰问信和诗歌,并画宣传画寄往朝鲜前线,鼓励志愿军英勇抗击美帝国主义。
——摘编自石晶《艺术家的自我实现与时代担当——谈徐悲鸿艺术创作中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