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时间 | 文件 |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 1949年 | 《北大西洋公约》 |
北约的主要任务是捍卫共同的价值观,不仅运用军事手段,还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法来构筑欧洲安全大厦。北约继续东扩,北约将有权对防区外的危机和冲突采取干涉行动 | 1999年 | 《联盟战略概念》 |
美国若干经济指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变化
对外出口 | 工业产值 | 黄金储备 | |||
1947年 | 1970年 | 1948年 | 1969年 | 1949年 | 1971年 |
32.4% | 13.7% | 53.4% | 40.8% | 75% | 9.7% |
材料一
秦朝道路示意图
罗马帝国道路示意图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及填充图册
材料二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时期 |
京航运河(北京一杭州)变迁 |
春秋战国 |
开凿邢沟、鸿沟,是京杭大运河中开凿最早的一段。 |
隋朝 |
将各段古运河加以疏浚、扩展,并相互沟通,形成以洛阳为中心,联系南北方的“大运河”。 |
元朝 |
会通河开通后,漕船往往有上千艘连接而行,年运粮量常达三、四百万石,沿河一些城镇码头兴起。通惠河竣工后,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在北京积水潭附近曾出现“舶舫蔽水”、盛况空前的繁荣景象。 |
明清时期 |
黄河改道,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 |
材料四
英国的运河与英国的工业革命密不可分,18世纪中后期,英国运河兴起,当铁路、公路运输还远没有那么发达时,英国的运河承担着运送钢铁、煤炭的重任,运河网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的英格兰中部,特别是伯明翰和曼彻斯特一带,而通过泰晤士河,运河也把伦敦和这些城市连在了一起。在威尔士的北部和南部,苏格兰低地也有一些人工开凿的运河。整个英国的运河网加起来达到3000公里长。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英国运河从繁荣到衰落的主要时期。……与铁路的规格统一相比,标准不一的运河竞争力处于下风,工业革命对英国运河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摘编自《18 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等
材料一
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发展到鸦片战争以前,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封建社会结构下的教育,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起支配作用的是科举取士制度。这种传统教育,在创造和传承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起过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0年冬,主持外交的恭亲王奕䜣奏请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请练外国语言文字的翻译人才,他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1862年8月14日,北京同文馆正式成立,启动关防;英文馆开学,延请包尔腾充任教习,教授英语等课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摘编自吴于度等主编《世界史》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摘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材料二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