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填空题好题2

更新时间:2021-06-04 浏览次数:11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填空题
  • 1.

     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 和[7] .

    2. (2) 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 、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 (3) 桃子由[3] 发育而来.

    4. (4) 采用 的方法,可以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

  • 2.  关于细菌和真菌,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菌没有成形的 .

    2. (2)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是靠 来进行生殖的,而真菌则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

  • 3.

     如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合称为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 (2) 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图甲中的 (填序号)提供营养物质.

    3. (3) ⑥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

    4. (4) ⑧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发育来的

    5. (5) 菜豆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 作用提供的.

  • 4.

     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

    1. (1) 酵母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

    2. (2) 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 

    3. (3) 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

  • 5.

    如图是两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填序号,在      填文字)

    1. (1) 字母A、B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2. (2) 这两种微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  ]、[  ]


    3. (3) 这两种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A只有[  ],而没有真正的

    4. (4) 从生殖方式上看,生物A的生殖方式是生殖,而生物B的生殖方式包括生殖和生殖。       

    5. (5) 绝大多数的这两种微生物都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

  • 6.

    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细菌的基因存在于图中所指的结构中。


    2. (2) 图中1是,它使细菌能够


    3. (3) 当图中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以抵抗不良环境。


    4. (4) 图中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 7.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8. (2016九下·镇海竞赛) 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1. (1) 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则圆盘的转速为转/s.
    2. (2) 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 9.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斑,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的 像。

  • 10. 光年是指  ,因此它 一个时间单位。1光年约等于  千米。

  • 11.

    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纸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 (用f表示).

    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 , 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 

  • 12.

     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4] 的曲度可以调节.

    2. (2) 刚从电影院出来,[3]瞳孔将会 .(填变大或者缩小)

    3. (3) 只有物像落在[8] 上时,才能看清物体.

    4. (4) [5] 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

    5. (5) 不同人种,[2] 的颜色不同.

  • 13.

     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跳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

    1. (1) 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4] 的折射,像成在[7] 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 (2) 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 的振动,刺激了[9]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 (3) 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 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 形成的.

  • 14.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当光电屏上的光斑由S1移到S2时,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

     

     

  • 15. 圆形鱼缸里养了条金鱼,从斜上方看和从侧面看大小、位置都不一样,它们都是鱼缸里的鱼反射的光折射形成的像,与实际的鱼相比,从斜上方看到的鱼是(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位置稍(填“高”或“低”),从侧面看到的鱼是(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 16. 透镜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 (1) 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

    2. (2)

      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

    3. (3) 同学们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办法点燃酒精棉。

      ① 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的光斑。

      ② 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且宽度为a,照射到一个凹透镜上,经过折射后在距透镜L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宽度为b的光斑,则此凹透镜的焦距为

     

  • 18.

    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19.

    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20.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已知甲的速度为1米/秒,则甲的s﹣t图线为图中的图线(选填“A”或“B”),10秒钟甲通过的路程为米;若8秒时甲乙相遇,则乙的s﹣t图线在图中的(选填“Ⅰ”、“Ⅱ”或“Ⅲ”)区域。

  • 21. 如图所示,两棒A、B相交成60°,棒A沿垂直自身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v1 , 棒B沿两棒所成钝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v2 . 两棒均平动不旋转。它们的交点位置在移动,则交点位置移动的速度v=(用v1 , v2表示)

  • 22. (2019九下·浙江保送考试) 如图所示,三个物块重均为100N,小球P重20N,与3连接的绳子水平,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N,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受个力作用,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N,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N。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N。

  • 23. 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 , 其中k为比例常数。又已知球的体积公式:V=4/3πr3(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落地前最终都做匀速运动。
    1. (1) 雨滴落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与受到阻力之间的关系
    2. (2) 下图中能正确反应雨滴下落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3. (3) 设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24. (2019七下·嘉兴月考)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挡板中夹着二块重分别为 G、2G 的同一种材料的砖块,在小晨同学用水平方向两个力 F1、F2 作用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请分析 F1F2(选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左边砖块对右边砖块的摩擦力大小是,方向是

  • 25. (2019七下·丽水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 A、B,横截面积均相同,A 的底面向上凸起,B 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 10N 的水,A 对桌面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对桌面的压强。若 A、B 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 , 则pA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6. (2019·杭州模拟) 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1、S2 , 对地面的压强为p1、P2 , 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h1、h2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 相等,则p1 p2 , 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1 F2(填>、“=”或“<”)。

  • 27. 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则据此图可知,小孩和蹦床接触的时间段为

  • 28. (2019七下·杭州期中) 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像(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由图可知:

    1. (1) 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填“向下”或“向上”),其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 (2) 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 29. 交通部门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前后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是s,该汽车的平均速度是m/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 30. 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时,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三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挂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

  • 31. 体重为500牛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竿对手的摩擦力为牛,方向;当他匀速下滑时,爬竿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牛,方向
  • 32. 如图所示,是拓展活动的一个项目:徒手爬杆,就是指手脚并用,沿着杆子从地面爬到顶端。

    1. (1) 甲乙两位同学重力相同,比赛爬杆时,若两者均匀速爬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1、v2 , 且v1>v2 , 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 , 则f1f2(填“>”、“=”或“<”)。
    2. (2) 若甲同学的重力为G,当甲同学匀速爬杆时,甲同学对杆的摩擦力fG(填“>”、“=”或“<”),请你利用力学知识证明你的结果:
  • 33. 某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目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琦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请你想出一种较好的方法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 34. 体重为500牛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杆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杆,这是靠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牛,方向,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牛,方向
  • 35. 某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目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琦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请你想出一种较好的方法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 36. (2018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p , F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7. (2018八上·宁波月考) 班级拔河比赛时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选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当 1801 班被 1802 班匀速拉过去时,1801 班对拔河绳的拉力1802 班对拔河绳的拉力(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8. (2018八上·宁波月考) 马拉着载有 1000kg 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橇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 2 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 , 此 时 雪 橇 在 水 平 方 向 受 到 的 阻 力 是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 6 秒时,拉力大小与第 1 秒时相比较是拉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9. (2018七下·绍兴期末)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 (1) 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
    2. (2) 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3. (3) 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40. (2017九下·宁波竞赛)                
    1. (1) 如图1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当水温度升高而膨胀(无水溢出)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度大小有关。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度匀速上升,则应减少气球吊篮中质量为的物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