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开学摸底试卷(二)

更新时间:2021-07-13 浏览次数:101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4七上·古冶期末)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 .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 .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 2. (2021·广东一模) 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仲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这说明分封制的推行(   )
    A . 有利于安抚宗亲贵族功臣 B . 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C . 确保了周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3. (2021·颍州三模) 西周的这一制度,不但没右形成一个松散的政治联明和城邦民主制,反而支持和巩固了王权专制,向着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迈进了一大步,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制度”是(    )
    A . 行省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三省六部制
  • 4. (2021·铁山一模)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下列反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儒家名言是(    )
    A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 温故而知新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5. (2021·云梦模拟) 2020年8月,习近平主席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也有一位人士,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他是(    )
    A .   墨子 B . 孟子 C . 庄子 D . 韩非子
  • 6. (2021·云梦模拟)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它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 . 奖励军功 B . 统一度量衡 C . 奖励耕织 D . 确立县制
  • 7. (2021·新化模拟) "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传递的永恒纪念"中国人民在端午节纪念的这位诗人是(    )
    A . 屈原 B . 杜甫 C . 贾谊 D . 周敦颐
  • 8. (2021·黄冈二模) 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百姓)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主张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    )
    A . 民心所向 B . 祖宗庇佑 C . 兵强马壮 D . 官僚机构
  • 9. (2021·织金一模) 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   )

    ①夏商周的更替    ②班超出使西域    ③文景之治    ④三国鼎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2021·青岛一模)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说“人竭力想规划和控制事件的发展,第一次想恢复或创立一些称心的条件,思想家在盘算人们怎样才能够最好地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以管理和统治,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这一“革新的时代”就是被中外思想家、史学家盛赞的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最能佐证卡尔•雅斯贝尔斯这一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
    A .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B . 百家争鸣 C . 争霸战争 D . 焚书坑儒
  • 11. (2021·青岛一模)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
    A . 鼓励耕织 B . 奖励军功 C . 承认土地私有 D . 建立县制
  • 12. (2023七上·东安期中)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哪几类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3. (2021·东昌府一模) 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
    A . 三公制开始确立 B . 郡县制全面推行 C . 度量衡实现统一 D . 驰道连接了各地
  • 14. (2021·定陶二模)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    )
    A .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 有利于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 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 D . 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 15. (2021·定陶二模) 王国维说:“要想知道西周为何能够稳定天下,首先要从其制度进行了解……分封王室子弟的制度。”下列关于材料中“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受封者只有周朝王室子弟 B . 确保了西周王室永久的安全 C . 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D . 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 16. (2021·云县一模)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下列各学派与其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儒家——以德治国 B . 墨家——“兼爱”“非攻” C . 道家——无为而治 D . 法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17. (2021九上·江都月考) 《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
    A . 禅让制的确立 B . 县制的确立 C . 华夏族的形成 D .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18. (2021九下·清远开学考) 《盐铁论》-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 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 . 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 . 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 . 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
  • 19.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    )
    A . 文景之治 B . 楚汉战争 C . 西汉建立 D . 秦统一中国
  • 20. (2021九下·高州月考) 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
    A . “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二、问答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3. (2021·芜湖二模)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1) 图中A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大秦是指古代哪国?
    2. (2) 根据图3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开辟和保障图3的路线,西汉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条路的特点?
    3. (3)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长期发展,大放光彩,而大秦帝国的存在却是昙花一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24. (2021·重庆二模)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1. (1) 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3. (3) 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什么?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 25. (2021九下·茌平月考)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 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 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指出从图一到图二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法”的内容,并简要说明该“新法”的历史意义。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位恩想家,并以他的思想学说为例说明“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