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全国卷2018-2021年真题分类汇编——遗传得基本...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31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全国甲) 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 . 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 . 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 . 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 2. (2021·全国乙卷) 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B . 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C . 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 . 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 3. (2020·全国Ⅰ) 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 . 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 . 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 . 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 . 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 4. (2019·全国Ⅲ卷)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 . 250、500、0 B . 250、500、250 C . 500、250、0 D . 750、250、0
  • 5. (2019·全国Ⅱ卷)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 . ①或② B . ①或④ C . ②或③ D . ③或④
  • 6. (2019·全国Ⅰ卷)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 .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二、实验探究题
  • 7. (2021·全国甲)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2. (2) 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3. (3) 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4. (4) 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 8. (2021·全国乙卷) 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 (2) 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 , F1相互交配得F2 , 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 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
  • 9. (2019·全国Ⅰ卷)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
    2. (2) 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跟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3. (3) 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 , 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 10. (2018·全国Ⅲ卷)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上,依据是;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
    2. (2) 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的比例。
三、综合题
  • 11. (2020·全国Ⅲ) 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
    2. (2) 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答出1点即可)。
    3. (3) 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2. (2020·全国Ⅱ) 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 (2) 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3. (3) 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
    4. (4) 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
  • 13. (2019·全国Ⅲ卷)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2. (2) 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 14. (2018·全国Ⅱ卷)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问答下列问题:

    1. (1) 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2. (2) 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3. (3) 假设M/m基因位于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为,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 15. (2018·全国Ⅰ卷) 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有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1/2无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
    2. (2) 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 (3) 若控制有影/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 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填”显性”或”隐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