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再塑生命的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3 浏览次数:10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zhì)。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 B .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kuì),也不悔恨 , 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C .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jī)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了。 D . 我学会了不少词,(b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雾霾天气很多人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呼吸系统,戴上防尘口罩。 B . 当派出所民警表示该街道并无此人时,男子才恍然大悟 , 声称自己上当受骗了。 C . 近日,位于福州北峰山区的千年古刹林阳寺梅花相继绽放,在云雾缭绕之下美不胜收 D . 我们对精读课文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求甚解
  • 4. (题文)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 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 . 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 C . 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D . 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
  • 5. 下列对本文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 B . 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C . 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 D . 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 6.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 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D . 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二、填空题
  • 7.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 (1)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率,把它率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错字:改正:

    2. (2)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侵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错字:改正:

  • 8. 文学常识填空。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代表作有《》《我的生活》等。

三、语言表达
  • 9. 七年一班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2. (2) 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 10. 课文中,叙述海伦·凯勒初次与莎莉文老师见面时的独特感受运用了细节描写。请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下自己升入初中第一次见到语文老师的情景。15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 11. 课内精段阅读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做“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1) ,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2)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 (1) 在下边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A.跳动   B.激荡   C.回旋    D.徘徊

      ②A.启示   B.启事   C.启蒙    D  . 启发

    2. (2) “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
    3. (3) “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句中提到的这种眼光是指什么眼光?
    4. (4) “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5. (5) 在这一天里,“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请你具体说说有什么变化?

      转变前转变后

    6. (6)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操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那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 (1)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

    2. (2) 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 (3) 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 (4) 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 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 (5) 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 13. (拓展阅读)

    教数学的“语文老师”

    吴睿

        老陈是我见过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

        初识老陈,颇有些渊源。刚开始的时候,我与他是空间内的两条“异面直线”,看似毫无交集,实则必有维度。

        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数学老师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一个有着天生幽默与理性思维的老男孩,一个爱“附庸风雅”与“故作深沉”的老爷子,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

        我还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

        介绍完自己之后,老陈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毫无疑问,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

        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识……”

        我们终于在数学课堂上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

        快下课时,老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古华山一条道,当今书海多窍门”,以表示劝勉。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陈经常在黑板上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开始若有所思。

        …………

        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

        既然碰到了一位语文知识这么好的数学老师,我们文科班的同学当然要用我们的方式“验证”一下他。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傲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

        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

        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能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兑他的短处。

        “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

        “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踱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言。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一星期、一个月的“金玉良言”。

        高考完后,老陈问我们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及格。全班同学都笑着对他说:“估计刚好吧。”

        现在,我肯定我们很多人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

    1. (1) 本文标题具有怎样的特点?(温馨提示:本文标题很有意思,既然教数学,又怎么会是“语文老师”呢?从这点来看,标题的悬念意味已经形成,于是,带着好奇心,读者便会迫不及待地往下阅读)
    2. (2) 在数学老师老陈出现之前,作者为什么要用“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数学老师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形容之前的数学老师?(温馨提示:可围绕“衬托”这种写作手法作答)
    3. (3) 文中数学老师老陈的教学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概括。(温馨提示:词语既要高度概括,又要恰如其分)
    4. (4)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吗?如果有,他(她)留给你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什么?(温馨提示:除了语言简洁之外,还要概括出老师的教学方法、特点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