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六单元 /23*女娲造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 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4 浏览次数:1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wō)    寂(mò)    莽(máng) B . 澈(dèng)   掘起(jué)   和(cān) C . (kài)    光(yōu)   不(kān) D . 落(jiàn)   挥(sǎ)     泥(tán)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指示代词的一项是(    )
    A .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女娲。 B . 我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织得究竟怎样了。 C . 语文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儿 D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 , 令人很不舒服。 B . “我”家的小猫被路人捉走了,“我”怅然地、愤恨地诅骂着。 C . 月色迷蒙,她坐在船上,在莽莽榛榛的海上航行,感到非常孤独。 D .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 .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目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B .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 , 眉开眼笑。 C . 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D . 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 5.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力的帮手。 B . 看到满山的柚子树结满了柚子,丰收在望,果农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C .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 , 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D . 有一年紫藤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 6.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 . 通过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和“使”任删其一) C . 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调换位置) D . 我们一定要吸取这类事故的教训,避免校园踩踏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不”)
二、填空题
  • 7.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bì()上拉下一条枯téng(),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jiàn()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zhèn ()响在周围。

  • 8. 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①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 9.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下一条枯藤,入一个泥潭里,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课文《女娲造人》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1. (1) 选文划横线句中“人”加引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用 B . 表示讽刺或否定 C . 表示特定称谓 D . 表示着重指出
    2. (2) “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3. (3) 阅读下列链接材料,找出照应选文内容的语句,并分析选文运用想象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链接)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绠人也。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往上推。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日月山川、世间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大地照明。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天空,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矿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虫鱼。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万物。

    1. (1) 从内容上看,本文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 (2) 盘古身体的某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的某一事物,这两者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 (3) 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12.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⑪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⑫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巳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⑬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⑭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⑮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⑯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⑰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⑱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⑲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巳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⑳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㉑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1. (1) 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2. (2) 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⑲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
    5. (5) 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