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滤渣B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滤渣B可能是:①银、铜和锌;②银和铜;③。
【实验探究】⑴取少量滤渣B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无气体产生,则滤渣B不可能是猜想(选填①、②或③)。
⑵该小组继续实验,使用不同种方法确定滤渣B是银和铜,请写出该小组使用的一种方法。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 +2H2O=2Na0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钠块大小 |
硫酸铜溶液 |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
① |
绿豆大小 |
稀溶液10mL |
产生蓝绿色沉淀 |
② |
绿豆大小 |
浓溶液10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③ |
豌豆大小 |
稀溶液10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④ |
豌豆大小 |
浓溶液10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⑵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⑵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实验器材及药品】厚度相同的铝片和铬片(表面打磨过)、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剪刀、秒表、注射器若干、具支试管若干、橡胶塞若干、相同气球若干。
( ( 温馨提示:在金属活动性强弱差别不大时,产生气泡的快慢 难以区分) )。
建议:①每组实验中取用稀盐酸 10mL;②每组实验取用金属片 2 片;。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观察对象 | 现象 |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 没有明显变化 |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 较多红褐色锈斑 |
③潮湿的纯铁丝 | 没有明显变化 |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 U 形管内充满 O2 后,在导管 b 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 20mLO2后在导管a 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 U 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者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实验探究:取包口香糖的“锡纸”,将有金属的一面打磨后,朝上放在点滴板上;并向其表面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实验分析:
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判断“锡纸”是(“锡”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③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实验的是(选填字母).
A.硝酸银 B.稀盐酸 C.硫酸亚铁 D.氯化镁
A. Fe、Ag、CuSO4溶液 B. 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C. 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 Cu、Ag、Fe、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