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3 浏览次数:1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 “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 . 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 . 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 2.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 .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 .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3. 下列各项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4. 对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解: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所指的是想要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却没有被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B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理解: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理解:这一句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D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理解: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二、填空题
  • 5. 文学常识填空。
    1. (1) 《行路难》(其一),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字,号(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其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2.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洛阳人,有“”之称。
    3. (3) 苏轼,字,号(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为“”之一。
  • 6. 默写填空。
    1. (1)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两句,以姜尚、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2.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3. (3) 《水调歌头》中,集中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慰藉表明作者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7. 给划线的字注音。

三、诗歌鉴赏
  • 8. (2020·新华一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共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是乐府旧题,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 .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D .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2.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自古为人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是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诗,表现出诗人的

      A . ①唐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B . ①唐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C . ①宋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D . ①宋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2. (2)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3. (3) 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但李白的诗作却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

      【例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4. (4)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5. (5)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诗中的“酬”“翻似”是什么意思?
    2.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 11.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 .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 . “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 .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2. (2) 从诗题可知,这是刘禹锡写给(人名)的一首诗。
    3. (3) 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4. (4) 此诗中作者的情感复杂多变,从到悲痛怅惘,再到,情感真挚,沉郁中见豪放。
    5. (5)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 . 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 . 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 . 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 (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 12.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 .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 . 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 (2) 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 1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 (1) “丙辰中秋”交代了写词的,“大醉”“兼怀子由”交代了
    2. (2) “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