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 反应热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更新时间:2021-08-06 浏览次数:2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下·塔县期末)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 酸碱中和反应 B .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 .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 . 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 2. (2021高二下·奉化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 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热值为10.1kJ/g B .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 C . C2H5OH的燃烧热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kJ/mol D . N2+2O2=2NO2 △H=67.8kJ/mol
  • 3. (2021高一下·滨海期末)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时的热量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H2O(g)分解为H2(g)与O2(g)时吸收热量 B . 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乙最高 C . 1 mol H2(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释放能量为245 kJ D . 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
  • 4. (2021高一下·滨海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 . 能量变化必然伴随发生化学反应 C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D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
  • 5. (2021·包头模拟) 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 X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C . Y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e-=3I- D . 当电池工作从开始到结束时,电解质溶液中I- 的浓度分别会发生很大变化
  • 6. (2021·包头模拟) 某种含二价铜微粒[CuII(OH)(NH3)]+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含的能量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总反应焓变∆H<0 B . 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中有O-H键的形成 C . 反应过程中只发生了两次氧化还原反应 D . 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4NO+O2=6H2O+4N2
  • 7. (2021高二上·遂宁期末) 叔丁基溴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叔丁醇的反应分三步进行,反应中每一步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叔丁基溴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生成叔丁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为反应活性中间体 C . 决定叔丁基溴水解生成叔丁醇反应的速率的是第二步反应 D . 第三步反应为
  • 8. (2021·鹰潭模拟) 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 ,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不能降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B . 过程Ⅰ、过程Ⅱ均为吸热过程 C . 该催化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D . 图示显示:起始时的2个 在反应过程中并未都参与了反应
  • 9. (2021·宜春模拟) 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极区 的浓度会影响 分解效率 B . 能量转化方式主要为“光能→化学能→电能” C . 该装置的总反应为 D .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应选用质子交换膜
  • 10. (2021·厦门模拟) CrOx催化丙烷脱氢的反应路径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相对能量、箭头上的数值表示能垒,单位为eV。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活化丙烷分子中甲基上的C-H键 B . “M2→M3”过程仅形成极性共价键 C . 该催化循环中Cr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D . 该催化循环中丙烷上氢原子转移是决速步
  • 11. (2021高一下·焦作期中) 将28g铁粉和16g硫粉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用烧红的玻璃棒的一端接触混合物引发反应Fe(s)+S(s) FeS(s),移开玻璃棒后,反应保持红热状态剧烈进行至反应物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若完成该反应需要1min,则该反应用S表示的反应速率v(S)=0.5mol⋅L﹣1⋅min﹣1   C . 该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反应   D . 增加Fe的量,不能显著增大该反应的速率
  • 12. (2021高一下·焦作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 将Mg、Al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原电池,Al为负极,Mg为正极   C . 由甲烷、空气和稀硫酸构成的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O2+4e+2H2O═4OH D .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 13. (2020高三上·聊城期中) 氯胺是由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l、NHCl2和NCl3)。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表和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化学键

    N—H

    N—Cl

    H—Cl

    键能(kJ/mol)

    391.3

    x

    431.8

    A . 表中的x=191.2 B . 反应过程中的△H2=1405.6kJ·mol-1 C .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过程中的H值 D . NH3(g)+2Cl2(g)=NHCl2(g)+2HCl(g)△H= -22.6kJ·mol-1
  • 14. (2021·浙江模拟) 分子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S-F键需吸收330kJ能量。 ,则断裂1moLF-F键需要的能量为(   )
    A . B . C . D .
  • 15. (2021·义乌模拟) 如图为某反应分别在有和没有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 b 有催化剂参与 B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 ΔH C . 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E2 D . 反应过程 a 需要外界供给能量才能持续进行
  • 16. (2021·大庆模拟) 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能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 . 该催化剂降低了过程Ⅰ和过程Ⅱ反应的△H C . 过程I中H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程Ⅱ中H2O是还原产物 D . 过程I中生成物H2O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17. (2021·安徽模拟) HNO2与羟基自由基(·OH)的气相氧化反应与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重大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水分子可作为该气相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图中表示水分子催化的一种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气相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2+·OH NO2+H2O B . 反应历程中还可能形成HONO···H2O C . 该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01.1kJ·mol-1 D . 是反应过渡态
  • 18. (2020高二上·广州月考) 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H=-92.60 kJ/mol。图1表示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H2的物质的量对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适当催化剂后,该反应的△H<-92.60 kJ/mol B . 11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N2物质的量变化曲线为c C . 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45 mol/(L·min) D . 在A,B,C三点所表示的平衡中,B点表示的N2的转化率最高
  • 19. (2020高三上·厦门月考) 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B .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 C . 该催化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D . 图示显示:起始时的2个H2O在反应过程中并未都参与了反应
  • 20. (2020·海淀模拟) 丙烷的一溴代反应产物有两种: ,部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表示活化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丙烷中有 共价键 B . 的反应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C . D . 比较 推测生成速率:
二、多选题
  • 21. (2021高一下·任城期中) 如图是 1mol CO(g)和 2mol H2(g)发生反应 CO(g)+2H2(g)→CH3OH(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 a 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b 表示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后该反应从放热反应变成了吸热反应 B . 使用和不使用催化剂相比反应的能量变化相同 C . 1mol CO(g)和2mol H2(g)中的化学键完全被破坏需要释放 419kJ能量 D . 1mol CO(g)和2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1mol CH3OH(g)会释放出91kJ能量
  • 22. (2021高一下·无棣期中) 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 分别表示N2、H2、NH3 , 其中a、b分别代表该反应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时,合成氨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 . 在该过程中,b线代表有催化剂时的反应历程 C . 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 . 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 23. (2021高二下·张家口开学考)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 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B .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 则氢气的摩尔燃烧焓为241.8 kJ·mol-1 C . 已知①2C(s)+2O2(g)=2CO2(g) ΔH=a kJ·mol-1 , ②2C(s)+O2(g)=2CO(g) ΔH=b kJ·mol-1 则a>b D . 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 24. (2020高二上·张家口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H2(g)+I2(g) 2HI(g)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该反应的△H=Ea'-Ea C . 该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改变焓变 D . 温度升高,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逆向移动
  • 25. (2020高二上·公主岭期中)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B .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 890.3 kJ/mol,则CH4(g) +2O2(g) =CO2(g)+2H2O(g) △H<-890.3 kJ/mol C . 500℃、30 MPa下,N2(g)+3H2(g) 2NH3(g) △H = -92.4kJ/mo1, 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D .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的△H=+566.0 kJ/mol
  • 26. (2020高一下·潍坊期末) 俗语说“雷雨发庄稼”与N2和O2反应生成NO有关。反应过程中不使用催化剂(曲线I)和使用催化剂(曲线II)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E2表示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上述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 . 途径I的反应焓变比途径II大 C . 过程I的反应速率比过程II慢 D . N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ΔH=(E1-E2)kJ•mol‑1
三、填空题
  • 27. (2020高一下·沙雅期末) 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
  • 28. (2021高二下·钦州月考)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下列△H 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填字母编号)。
    A. 2H2(g)+O2(g)═2H2O(l)△H1
    B. C(s)+ O2(g)═CO(g)△H2
    C. 2H2(g)+O2(g)═2H2O(l)△H1
    D. C(s)+ O2(g)═CO(g)△H2
    E. C6H12O6(s)+6O2(g)═6CO2(g)+6H2O(l)△H5
    F. NaOH(aq)+HCl(aq)═NaCl(aq)+H2O(l)△H6
    G. CH3COO(aq)+NaOH(aq)═CH3COONa(aq)+H2O(l)△H7
  • 29. (2021高二下·钦州月考) 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大、小烧杯外还有。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的作用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改在中进行效果会更好。
  • 30. (2020高二上·惠民月考)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 , 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探究题
  • 31. (2021高一下·大庆月考) 某实验小组用 溶液和 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 (1) 配制 溶液

      ①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 溶液,至少需要称量 固体g。

      ②从下表中选择,称量 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2. (2) 取 溶液和 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为;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假设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为了计算中和热(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②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③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 液态 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上述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溶液的温度

  • 32. (2020高二上·遵化期中)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不正确是,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2. (2) 若改用60mL0.25mol·L--1H2SO4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3. (3) 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通过以上数据计算中和热ΔH=(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 (4)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 33. (2020高二上·秦皇岛期末) 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2. (2) 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3. (3) 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相等、不相等”);
    4. (4)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五、综合题
  • 34. (2021高一下·新余期末)         
    1. (1) Ⅰ.如图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在锌与稀盐酸的反应中, (填“>”或“<”或“=”)

    2. (2) 工业上利用 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已知反应中有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436

      343

      1076

      465

      413

      生成 放出 热量。

    3. (3)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步骤如下。

      a.用量筒量取 盐酸倒入如图装置的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b.用另一量筒量取 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c.将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①实验中,倒入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一次性快速倒入   B.分3次倒入   C.边搅拌边慢慢倒入

      ②若将各含 溶质的 稀溶液、 稀溶液、稀氨水,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则 的关系为

    4. (4) Ⅱ.甲烷燃料电池。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当消耗甲烷11.2L(标准状况下时),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35. (2021·鹰潭模拟) 碘及碘的化合物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知反应H2(g)+I2(g) 2HI(g)ΔH=-14.9kJ·mol1
    1. (1) 根据下图判断1molH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kJ。

    2. (2) 氢气和碘蒸气能直接反应生成碘化氢,T℃时,向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H2(g)和0.2mol I2(g),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H2(g)、I2(g)和HI(g)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5min内,用H2(g)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H2)=。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

    3. (3) 反应H2(g)+I2(g) 2HI(g)的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I2 2I(快速平衡);

      第二步:I+H2 H2I(快速平衡);

      第三步:H2I+I→2HI(慢反应)。

      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步决定。

    4. (4) 将等物质的量的I2和H2置于预先抽真空的特制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0K,起始总压强为416kPa;体系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456kPa。若体系中只考虑如下反应关系:

      ①I2(g) 2I(g)Kpl=200ΔH1

      ②I2(g)+H2(g) 2HI(g)Kp2ΔH2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1500K时,平衡体系中I(g)的分压为kPa,Kp2=(写表达式)。

    5. (5) 某实验兴趣小组将氧化还原反应2Cu2+5I 2CuI↓++ 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带孔的封蜡鸡蛋壳为半透膜,鸡蛋壳内的电极为(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