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8-28 浏览次数:2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任务一:“嘉兴”城市图标宣传(11分)
  • 1. 节目组为布置舞台选择了下图作为城市宣传标志,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诗画江南,人文嘉兴。此图标巧妙地勾勒出嘉兴的地方特色,与嘉兴的人文气韵配合得十分(tuǒ)  ①  帖。横平竖直是嘉兴“勇猛精进”精神的体现: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重重,就如诗人杨万里笔下所言“②                    ”,但嘉兴人民披荆斩棘,始终一往无前;(hú)  ③  形一弯似半轮明月静立水畔,营造出《竹里馆》“④              ”所描绘的清幽氛围,又似一道拱桥静卧于古老运河之上,彰显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魁力;“兴”字三点似桥栏笔直树立于桥上,象征了嘉兴人民洁净挺立的风骨,正可谓“香远益清,⑤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桥下,小小的船儿满载着初心和使命,行(shǐ)   ⑥   于碧波之上,令人遥想起一百年前的伟大壮举......

    嘉兴人以其美好的德行,建立了岁月的辉煌 , 积淀了人文内涵,正可谓:“⑦                  。”

    1. (1)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③ ⑥ 

    2. (2) 请根据文意将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④ ⑤ 

    3. (3) 画线句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4. (4) 根据上述文字宣传内容,末段⑦处应配上的一副最恰当的对联是(   )
      A .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B .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C . 水乡禾城秀色里,革命红船烟雨中。 D .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二、任务二:“名著阅读”成果分享(8分)
  • 2.        
    1. (1) 【情节把握】
      请将下面《骆驼祥子》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 (2) 【人物理解】

      阅读名著,要学会人物的勾连阅读,小说围绕样子刻画了众多人物,请从下面选项中任

      选一人述他(她)对祥子人生的影响。

      A老马孙      B曹先生      C小福子

    3. (3) 【主题探究】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什么祥子奋斗了多次却没获得幸福?请结合全书谈谈你的理解。

三、任务三:“自古英雄出少年”人物展览(14分)
  • 3. 节目组搜集了以下两个人物的事迹材料,请你按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荀灌(节选)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时人叹曰:“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诸古今史乘中,得未曾有。”

    (《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列女·荀灌》)

    【注释】①督厉:勉励。厉,通“励”。  ②获免:没有被敌人追上。 ③抚:人名,周访长子周抚。④史乘(chéng):指一般的史书。

    1.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关山若飞

      ②赏赐百千

      ③又为崧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

      十三龄之弱女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3. (3) 时人赞叹荀灌为“奇女子”,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荀灌“奇”在何处。
    4. (4) 两文塑造的都是女英雄形象,为何【乙】文具体详实地描写了荀灌突围救父的战斗经过,而【甲】文对木兰沙场征战的场面却一笔带过?请写出你的发现。
四、任务四:“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沙龙(2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鲁迅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注释】鲁迅在45岁那年写下了这篇国忆性散文。

    1. (1) 这篇散文有两个叙述视角 , 即写作时的“我”和童年时的“我”。请从下面选项中,选出叙述视角不同的一项(   )
      A .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B .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C .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D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2. (2) 请结合句中的加点词语,对第⑥段作赏析式批注。
    3. (3) 文章主要写阿长,选文第①段却用了较多笔墨来描述远房叔祖,有何用意?
    4. (4) 明明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为什么作者却视它为“最为心爱的宝书”?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孩子们喜欢“哈利·波特”的N个理由

    ①当我们年少之时,谁没有想过要摆脱繁杂腻人的功课?谁没有过“魔杖一挥”的幻想?谁没做过“飞天扫帚”的美梦?……“哈利·波特”尽量满足了这些愿塑。原本平淡的生活也因为围读而闪现耀眼的光辉。

    ②“哈利·波特”其实可以看作是“成长小说”,在奇幻而又现实的世界里,有孩子们成长的烦恼,也有叛逆和冒脸,友情与爱情。特别是写到哈利的初恋,那种青春懵懂的朦胧而又美好的感觉,着墨不多,也会给小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让他们心动。而这可能是国内儿童文学描写的“禁忌”。小读者会认为“哈利·波特”是独一无二的。这不外国人写得书毫不做作,反而很“懂”他们。

    ③“哈利·波特”虽然是奇幻小说,读来却也能让人感动,哈利从小受尽苦雄,却并没有被苦难压倒,而是有志气做—名本事高强的巫师。他的善良、上进、毅力与勇气,都是非常可贵的,他要“惩恶扬善”,斗跨伏地魔,报杀父之仇,除奸佞恶霸,也让人振奋与崇敬。“巫师”这个词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是怪异的,多少带贬义,但读了“哈利·波特”,我们在小巫师哈利身上看到的是正义与勇敢的亮色。不过,作者并没有把哈利塑造成高大上的神一般的英雄,这个孩子也有缺点,比如不太喜欢学习,有时会偷懒,有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这种“不完满”却能赢得小读者的认可,他们在哈利身上看到了自己。

    ④最值得一提的是,“哈利·波特”让读者在这个过分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哈利·波特”的主题是多叉的,写到了生、死、爱、恨、贫穷、财富、命运、奋斗、正义、阴谋、邪恶,等等,也写到了人性的阴暗。阅读七本书,读者跟着哈利一块儿长大,会从最初倾心于奇幻,到逐渐体会人生的复杂,最后和哈利一起面时成人世界。对于这样丰富复杂的内容,如果用话文课惯常的那种刻板的思路方法,是难于理解和归纳的。毫无疑问,“哈利·波特”有教化的意义,甚至有些哲理,不同层次的阅读都会各有收获。但和许多儿童文学不同,“哈利·波特”它一点也不说教,这当然会让小读者喜欢。

    ⑤“哈利。波特”的可读性很强,还在于它独创的文学性。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面西方文学经典的元素,从罗马史诗、希腊神话,到狄更斯小说,某些精彩的故事原型和描写素材,都创造性地“转化”为这部小说的组合件。作者显然还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某些技巧,包括《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等电影,更让这部小说形成雅俗交融的当代艺术特质。有人认为作者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系列故事,意在塑造一个邻家少年与史诗英雄的结合体,哈利·波特就像年轻的亚瑟王、蜘蛛人与《星球大战》中的主角天行者路克。的确是这样的,“哈利·波特”是流行读物,但有高超的艺术品格。难怪读者会爱不释卷。

    ⑥孩子们喜欢“哈利·波特”可能还有N个理由吧。但不要忘了,这个理由也很重要,就是“自由阅读”。绝大多数孩子喜欢这部“大书”,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完全出于好奇。这套奇幻小说一般不会进入老师和家长指定的书单。孩子们读这部书的“姿态”,和读其他指定的书是不一样的。他们用不着边读边想着要完成什么“任务”,读的过程也没有烦人的提问,读完了不用写什么心得体会,完全是“无负担”的“自由阅读”。现如今孩子们“自由阅读”太稀罕了。想想看,如果阅读功利性太强,一边读一边想着作业和考试,多么煞风景呀,阅读的兴味肯定会大减。若要让孩子们喜欢读书,不能太功利了。这也是“哈利·波特”阅读现象给我们的启示吧。

    (节选自《哈利·波特》序言)

    1. (1) 【信息筛选】

      作者在序言中谈到孩子们喜欢《哈利·波特》有N个理由,请简要概括。

    2. (2) 【阅读阐释】

      提及《哈利·波特》这本书时,一般都用书名号,作者却在序言中全部写成了“哈利·波特”,请探究其用意。

    3. (3) 【分析推断】

      你认为这篇序言是写给谁看的?为什么?

    4. (4) 【评价反思】

      作者在文末说,“若要让孩子喜欢读书,不能太功利了”,你是否赞同她的观点?结合读名著的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五、任务五:“少年成长”故事交流(40分)
  • 6.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衣服款式琳琅满目,用途也各不相同。是否有一件衣服让你视若珍宝,因为你曾穿着它参加某个重要的节日或活动?或者有一件衣服,让你心生厌恶,因为勾起了那段不愉快的记忆?又或者,你心里藏着一件未穿过却很想拥有的衣服?这件衣服背后一定有难忘的人,动人的故事,浓浓的情思…

    请以“这件衣服让我(难忘、留恋、讨厌、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中心选择典型的材料,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3、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情感,升华主旨。

    4、努力做到文从字顺,不可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