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历史史实 | 历史解释 |
A | 大运河的开通 | 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B | 科举制的创立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C | 唐蕃和亲 |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D | 鉴真东渡 |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一: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
材料二: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乘208艘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由于操劳过度,从东非返航到印度古里时,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阅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时期 |
科举次数(次) |
录取进士总数(人) |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
宋太祖 |
15 |
188 |
13 |
宋太宗 |
8 |
1487 |
186 |
宋真宗 |
12 |
1760 |
147 |
宋仁宗 |
13 |
4561 |
351 |
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任务一【史实举例】
任务二【阅读探究】
材料一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意思是沿袭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不变更他们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任务三【学史感悟】
朝代 |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
方式 |
唐朝 |
唐太宗把①嫁给松赞干布。 |
和亲 |
元朝 |
在中央设置②,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
设置机构 |
③ |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
④ |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设置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