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社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目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3 浏览次数:5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由时的壮举.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激动难舍的心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 )
    A . 战略防御 B . 战略相持 C . 战略进攻 D . 战略决战
  • 2.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4.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接江淮,北扼齐鲁”,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徐州地区的著名战役是( )
    A . 渡江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辽沈战役 D . 台儿庄战役
  • 5. (2021九上·期中) 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军事行动有( )

    ①挺进大别山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这些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们( )
    A . 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迅速崩溃 B .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7. 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
    A . 抗日战争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8. 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原则是( )
    A .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 . 全面退缩,积蓄力量 C . 主动出击,正面迎敌 D . 建立敌后根据地
  • 9. 实现中央突破,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主要部队是( )
    A . 中原解放军 B . 东北解放军 C . 西北解放军 D .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 10. 如图是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照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国统区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 B . 国统区社会治安良好 C . 国统区市场繁荣,商品丰富 D . 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
  • 11.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③《取十协定》的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2020九上·萧山期中) 以下表格所示现象推动(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担架(副)

    小车(辆)

    大车(辆)

    牲畜(头)

    粮食(万斤)

    107700

    430900

    389820

    1036300

    95000

    A . 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 B . 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C . 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D .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问答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至1948年底,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请说出1947年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多万人

    120多万人

    武器装备

    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以步枪为主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交通线

    小城镇农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材料三: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

    1. (1) 从材料一看,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力量对比情况如何?国民党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2. (2) 材料二中解放区军民采取了什么样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式“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3. (3) 材料三中提到“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
    4. (4)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野战军采用的什么战术与敌周旋,从而“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 15. (2020九上·仙居期末)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首来时路,波澜壮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湖有幸载红船。举锤镰、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冈山、大别山、万里长征、胜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忆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党员数量及成分构成变化

     

    总人数

    工人

    知识分子

    农民

    其他

    1927年

    1万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万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 (1) 指出诗歌中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 (2) 你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并简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