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4 | 10 | 1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4 | 25 | 20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在科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黑色的是( )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请你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①甲同学认为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他的猜想合理吗?(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
②请你再提出一条造成实验数据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的原因 。
方案一: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选填“增大”或“减小”)量。
方案二:称量吸收二氧化碳前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容器质量的(选填“增大”或“减小”)量。
方案三:选用图中(填“甲”或“乙”)装置可测量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再根据此时二氧化碳的,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图中水面上油层所起到的作用是。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 | 20 | 20 | 20 |
温度/摄氏度 | 20 | 80 | 20 |
相同时间集气瓶内气体体积 | 较多 | 最多 | 最少 |
实验次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石灰石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g |
106.7 |
113.4 |
m |
129 |
请计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C1-35.5;Mn-55;K-39)
实验序号 |
温度(℃) |
大理石颗粒 |
盐酸质量分数(%) |
实验目的 |
1 |
20 |
粗 |
5 |
探究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速度与石灰石颗粒大小的关系 |
2 |
20 |
细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