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1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的是(   )
    A . 硫酸、熟石灰、苛性钠、乙醇 B . 硝酸、烧碱、碳酸钙、氯化钠 C . 醋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 D . 硫酸、纯碱、明矾、二氧化硫
  • 2. 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识是(   )

    A

    B

    C

    D

    有毒气体

    腐蚀品

    易燃液体

    爆炸品

    A . A   B . B   C . C   D . D
  • 3.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3O2=2O3 B . Cl2+2NaOH=NaCl+NaClO+H2O C . 2Na2O2+2H2O=4NaOH+O2 D . CO+CuO CO2+Cu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40.0g 溶解在2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 从1L 溶液中取出0.5L,取出的溶液浓度为 C . 配制 溶液,需用5.85g 固体 D . 常温常压下,将3.65g 气体溶于水制得100mL溶液,其浓度为
  •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氯水、液氯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 B .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存在,也有游离态存在 C . 可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D .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 6.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此常用其对自来水的消毒 B . 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 . 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 . 胶态磁流体治癌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
  • 7.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 和O2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质量比为11:8 B . 密度比为11:8 C . 物质的量比为8:11 D . 分子个数比为1:1
  • 8. 同位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如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15N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测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13C的中子数和15N的质子数相等 B . 13C与14C为同一种核素 C . 14C与14N互为同位素 D . 15N的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多1
  • 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 数目为NA B .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C . 标准状况下,11.2 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 . 含有NA个氧原子的氧气体积为22.4 L
  • 10. 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元素原子K层和M 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下列回答错误的是(   )
    A . X2Z常温下为液态 B . Y的一种单质可导电 C . W的一种氧化物可形成酸雨 D . YZ2为碱性氧化物
  • 11. 常温下,与100 mL 0.10 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 . 200 mL 0.20 mol·L-1 KCl溶液 B . 100 mL 0.20 mol·L-1 NaClO溶液 C . 50 mL 0.20 mol·L-1 FeCl2溶液 D . 50 mL 0.05 mol·L-1 AlCl3溶液
  • 12. 工业上通过反应:Al2O3+3C+3Cl2 2AlCl3+3CO 制取无水氯化铝,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l2O3是氧化剂 B . CO是还原产物 C . 每生成1 mol AlCl3 , 转移3 mol电子 D . Cl2发生氧化反应
  • 13. 对下列物质所含离子的检验中,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一定有Na , 可能有K B . 某溶液与浓NaOH溶液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
  •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O B .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C . Cl-的结构示意图: D . 1H22H23H2互为同位素
  • 15.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B . 分离食用油和水的混合液,选④ C .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l2 , 选⑤ D . 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溴,选③
  • 16. 某溶液中仅含有H+、Mg2+、Cl- 四种离子,其中H+ 的浓度为0.5 mol·L-1 , Cl-的浓度为0.2 mol·L-1 , Mg2+的浓度为0.1 mol·L-1 , 则 的浓度是(   )
    A . 0.25 mol·L-1 B . 0.2 mol·L-1 C . 0.15 mol·L-1 D . 0.4 mol·L-1
  • 17. 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不褪色,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

    A . 浓KOH溶液 B . 浓硫酸 C . 饱和NaCl溶液 D . 浓NaOH溶液
二、填空题
  • 18. 下列物质中:①铜丝  ②CH3COOH溶液  ③干冰 ④熔融Na2SO4 ⑤乙醇  ⑥NaOH  ⑦稀硫酸:
    1. (1) (填序号)属电解质的是;属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
    2. (2) 写出⑦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 19.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蒸馏   C.结晶   D.分液   E.萃取

    1. (1) 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溴单质。
    2. (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 (3) 分离花生油和水的混合液。
    4. (4) 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
三、计算题
  • 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0.5 mol的CH4气体中:①质量为g,②约含个氢原子,③mol电子;
    2. (2) 含2.3 g Na+的Na3PO4溶液100 mL,取出10 mL,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3. (3) 已知AR3-电子数为18,则R的中子数为
四、综合题
  • 21. 实验室用碳酸钠粉末配制1.00 mol/L的Na2CO3溶液96 mL,回答问题:
    1. (1) 所需主要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
    2. (2) 本实验须称量碳酸钠粉末(Na2CO3摩尔质量为:106 g/mol)g。
    3. (3) 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Na2CO3 , 将其转移至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碳酸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

    4. (4) 若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置的溶液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至刻度以下,再加水至溶液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 22. 已知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所示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与Al粉加热制备无水AlCl3。请回答:

    1. (1) 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 (2) 装置B盛放的试剂是;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装置F盛放的试剂是
    3. (3) 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生成0.1 molCl2时,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mol。
    4. (4) 装置G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氯气在G中是否吸收完全的实验方法是:
    5. (5) 已知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白雾为盐酸酸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6) 已知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制备Cl2 , 比较KMnO4和MnO2的氧化性强弱:KMnO4 MnO2(填“<”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