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阳新期中)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 . 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 . 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 .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 .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 2. (2020八上·绥中期末)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 3. (2020八上·绥中期末) 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康熙年间 D . 乾隆年间
  • 4. (2020八上·绥中期末)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    )
    A .  广东番禹 B . 广西桂平金田村 C . 湖北武昌 D . 江苏南京
  • 5. (2020八上·绥中期末) “这一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包括(    )
    A . 议会制度和民主思想 B . 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 C . 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 D . 议会制度和机器生产
  • 6. (2020八上·绥中期末)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7. (2020八上·绥中期末)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 . 挽救民族危亡 B . 实现富国强兵 C . 引领思想启蒙 D . 建立民主政治
  • 8. (2023八上·东莞期末) 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义和团运动
  • 9. (2020八上·绥中期末)

    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 .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 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10. (2020八上·绥中期末)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自强、求富 C . 民主与科学 D . 三民主义
  • 11. (2020八上·绥中期末)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12. (2020八上·绥中期末)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想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 《新民丛报》 B . 《民报》 C . 《新青年》 D . 《新华日报》
  • 13. (2020八上·绥中期末)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 . 胡适和鲁迅 B . 民主和自由 C . 民主和科学 D . 科学和自由
  • 14. (2020八上·绥中期末)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思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 井冈山会师
  • 15.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 .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 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 . 发动辛亥革命 D . 建立了中华民国
  • 16. (2020八上·绥中期末)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 . 共产党内部不团结 D . 没有建立革命武装
  • 17. (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 如下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吴起镇会师
  • 18. (2020八上·绥中期末)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9. (2020八上·绥中期末) 之所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
    A .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 .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粉碎了国民党的五次“围剿” D . 取得了抗战爆发后的首次大捷
  • 20.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三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 21. (2022八上·抚顺期末)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 , 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 重庆大轰炸惨案
  • 2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A . 中共“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 23. (2020八上·绥中期末) 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里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三大战役 D . 渡江战役
  • 24. (2024九下·鄄城模拟)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

    A .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 . 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 . 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 .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 25. (2020八上·绥中期末) 下表显示:到1913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数、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说明(    )

    项目

    1895年

    1913年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2937

    93335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171679

    570163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200万

    700万

    A . 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 B .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D . 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二、综合题
  • 26. (2020八上·绥中期末) 阅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1. (1) 上述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场运动?这一运动发生在哪一年?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运动中都提出了哪些口号(举出两条)?这些口号最能反映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2. (2) 依据上述图片信息,这一运动的中心和主力都是什么?
    3. (3) 这一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它有什么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 27. (2020八上·绥中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锁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四: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材料五:抗日战争时期百年饱受分离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出来,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关系?
    2. (2) 材料二中“卢沟桥被绑架”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请举出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2例。
    4. (4) 中国抗日战争何时取得最后胜利?结合材料四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 (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 28. (2020八上·绥中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文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 (2) 面对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是怎样做的?从材料二看,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 (3) 毛泽东“此次来渝”与蒋介石会面的结果如何?有什么重要意义?
    4. (4) 材料三中说“蒋介石是靠不住的”,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
三、简答题
  • 29. (2020八上·绥中期末)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走向。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正在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现在请你也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吧:
    1. (1) 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哪一年实现的?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2. (2) 两党第一次合作以后,为培养革命骨干,进行了什么重大活动?有什么意义?
    3. (3) 1926年—1927年,国共两党又联手进行了什么重大军事活动?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 (4)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在哪一历史时期?哪一事件揭开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序幕?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什么?
    5. (5)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后果?
    6. (6) 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