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更新时间:2021-09-27 浏览次数:6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长沙开学考) 2020年4月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老字号转型“潮”起来》的文章。文章指出,越来越多老字号品牌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充分挖掘传承自身背后蕴含的浓厚文化气息,顺应时代趋势,利用“互联网十”的环境,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示范。这佐证了(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法的本质是“扬弃”

    ③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事物的发展:

    ④人们要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探索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2021高三上·靖远开学考) 山不却垒土之功,故能成其高;海不避滑滑细流,故能成其大。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一步登天的神话,有的只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只要方向足够明确,信念足够坚定,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启示我们( )

    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②要善于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

    ③量变比质变更加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要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发生创造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1高三上·广东月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②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③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1高三上·合肥月考)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时间中藏着怎样的答案、酝酿怎样的奇迹,只有奋进者最清楚。最勤奋的人拥有最多的时间,是因为他们懂得把有限的可控时间聚焦于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学会做时间的主人,精密地掌控时间,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成规陈说

    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将时间聚焦在关键问题的解决上

    ③用综合的思维分析问题,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所用的时间

    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成长壮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5. (2021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下图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

    ①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③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1高三上·南京开学考) 社区养老符合我国国情,是一举多得的养老模式,既考虑到老人不愿离家太远的实际情况,又能让老人就近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 联系是客观的,任何联系都是无法改变的 B . 联系是主观的,人们可以任意建立新的联系 C . 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D . 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7. (2021高三上·长沙开学考)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哲学角度来看,下列对新发展格局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以国内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促进矛盾斗争性变为同一性

    ②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并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要坚持两点论

    ③关键是提高国内供给质量,挖掘消费潜力——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最根本的是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1高三上·长沙开学考)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纳人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要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坚持了( )

    ①系统与要素的统一,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诠释了“知是行之始”的科学实践观

    ③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表明了新的量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

    ④内因和外因的统一,说明内因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1高三上·信阳开学考) 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视、手机等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是以两片玻璃为基板材料,很难弯曲折叠;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的柔性屏(OLED),将基板材料换成一片塑料薄膜,就变成可弯曲可折叠的柔性屏,未来的屏幕可随意变化。这表明(   )

    ①显示屏不同制作材料的特性是根据实践发展需要确定的 ②科研人员的想法和研究水平制约着显示屏技术的研究结果 ③创造改变条件可以推动显示屏技术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④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成果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0. (2021高三上·贵阳月考) 乡村就该有乡村的样子。乡村建设可以借鉴城市的文明元素,却不能用大城市的标准来评价、审视和规划,振兴乡村的目的,是使其成为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而不是看似美丽现代却丢了乡土之魂。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②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1高三上·光明月考) 下列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②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④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21·全国甲) 坚持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经验。我国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化扶持扶贫对象,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这套组合拳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

    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实现整体最优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1·湖南) 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

    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谈判结果

    ④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与实在是一致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1·全国乙卷) 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

    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

    ①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③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1·全国乙卷)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

    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

    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性确定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1·成都模拟) 2021年4月,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决定引发了全球关注。国际社会呼吁,“排污入海”显然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更是影响全球海洋生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自私、轻率之举。国际社会的这一态度是基于(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建立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自在联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理性认识该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③联系具有能动性,要根据人的意愿改造事物固有联系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1高三上·青铜峡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2018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农副产品400多万公斤,产值超过2300万元,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

  • 18. (2021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据《中国防疫史》数据,从秦汉至清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上规模的大疫达348次。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针对新冠肺炎,中医医疗团队积极开展分类救治工作。方舱医院里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有效地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对于重症患者,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也取得了很好疗效,促进重症转为轻症,降低病死率。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我国中医医疗团队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是如何辨证施治的。

  • 19. (2021高三上·秦皇岛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是制定规划目标的主要依据。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同时我国又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国内产业门类齐全,具备完整的生产产业链。我们要坚持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国既存在继续发展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实现新的伟大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新的伟大目标。

  • 20. (2021高三上·长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翻开某些报纸,随处可见字母缩略词的踪影。如《央行上调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P2P网贷成交量连续两月下滑》。前者在行文中交代了MLF指的是“中期借贷便利”,后者则通篇都没能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作出必要解释,这让对财经领域不熟的读者有些摸不着头脑。

    除了纸媒,电视也不例外。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CBA(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KPI(关键绩效指标)等不绝于耳。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阮桂君认为,主流媒体使用外语词而不加注释,是不合乎规范的。与此相比,一些情况下夹杂外文则显得“情有可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工作或研究时,如果用“脱氧核糖核酸'代替'DNA’,或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代替“PCR”,既不好说,也不好写,反而会带来一些困扰。”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外语词,既要敢于交流、不断吸纳,又要将其本土化,而不是盲目堆砌、无条件吸收。要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积极引导和规范。

    有人认为,主流媒体使用外语词并不可怕。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 21. (2021·广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茧房”一般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横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这个矛盾,究竟是谁造成的?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推荐算法应该成为“背锅”者。推荐算法最大的卖点,就是在获取用户数据样本后,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与偏好,在短时间内解析数据并实现精准推送,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流。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这种“量身定做”会让用户看到的内容越来越极端而单一,与用户的既有认知相异的信息可能会直接遭到算法的屏蔽,导致个人的视野不断窄化、判断能力逐渐弱化等弊端。

    也有人认为,真正的“背锅”者应该是人自己。“信息茧房”在最初被提出的时候,推荐算法尚未出现,其意只在于提醒公众:不要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信息。因为久而久之,这种看似“舒适”的选择,会让人在单一信息源的喂养下成为“信息偏食者”。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算法的影响,而忽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对问题本质的误读,也是对个体责任的逃避。

    1. (1) 请你选取其中一种看法,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2. (2) 以你选取的看法为出发点,就如何打破“信息茧房”提一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