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47年3月,政治评论刊物《观察》的创始人和主编储安平教授总结了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现政权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员、知识分子、エ商界人士。现在这一批人,没有对南京政权有好感的。国民党的霸道行为作风使自由思想分子深恶痛绝……政府官员沉溺于贪污作弊,他们进行种种刁难,使工商界人士怨气冲天;因财政金融失策以及内战不停而造成的物价暴涨,使城市市民怨声载道。”
材料二:1947年,储安平教授在评论美国前外交官威廉・蒲立特要求美国增加对中国国民党政府援助的报告时说:“……蒲立特先生可没有想到:共产党究竟是在怎样一个情形之下才提高到了今天所占有的地位的?本文作者个人的看法,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是造成共产党发展到今天这样庞大势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假如20年来的统治,不是如此腐败无能,何致使许多人觉得前途茫茫……转而寄托其希望于共产党?”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引申和发展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亚非会议也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开端。
——摘编自人教版九下《世界历史》和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亚非会议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独立国家。……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共同发起,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菜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古》、《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会议宣布全力支持正在争取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要求取消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消除一切殖民主义,宣言指出,只有根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会议主张用和平共处的原则来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会议还建议立即设立联合国基本发展基金,用以消除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经济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一
时期 |
外交转型特点 |
内容 |
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
从屈辱外交到立国外交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 |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 |
从立国外交到富国外交 |
确立了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论亲疏的外交路线:坚定奉行“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政策 |
中共十八大之后 |
从富国外交到大国外交 |
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据王存刚《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中实现外交转型 ―观察和理解新中国外交的一个视角》整理
材料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进行考察,七十年的新中国外交都经历了“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如外交使命的层层推进,外交战略的因时制宜、外交话语的不断加强。“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时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对普遍价值的始终捍卫,如对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等原则始终如一的传承。
——白卫东、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