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理解训...

更新时间:2021-10-19 浏览次数:281 类型:单元试卷
一、课内阅读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石拱桥(节选)

    茅以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劳动智慧和力量。 B . 桥大拱的两肩上有两个小拱,能减轻桥身重量和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C . 第⑤段画线句里的“在当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准确的特点。 D . 选文先介绍石拱桥特征,再介绍赵州桥,用了一般到个体的逻辑顺序。
    2. (2) 第④⑤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特征,请简要概括。
    3. (3) 第⑤段中,画线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 (1) 阅读①②两段,概括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特点。
    2. (2) 指出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各自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①第③段说明方法:   作用:

      ②第⑤段说明方法:   作用:

    3. (3) 选文第④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去掉“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 (4) 选文第⑤段说明中穿插了哪些表达方式?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法布尔

    蝉的地穴

    我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多的地方。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与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气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考察气候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 (1) 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①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②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2. (2) 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能否去掉。请说明原因。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3. (3)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进行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B . 本文在介绍蝉时,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读来亲切有趣。 C . 第一部分介绍了蝉的地穴和它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从幼虫到产卵的过程。 D . 本文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在字里行间里表达了对蝉的赞美、同情,极具感染力。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梦回繁华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1. (1) 下列有关选段的结构内容概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总写《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的特点及内容。 B . 第②段分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画面内容,突出其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C . 第①段与第②段结构上是递进关系,第②段描绘《清明上河图》更进一层。 D .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时期的经济写照。
    2. (2) 下列有关选段说明性文本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 . 第②段主要采用了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 . 从第②段的关键词看,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而不是逻辑顺序。 D . 选段的说明语言大多采用了生动说明,使说明对象形象有韵味。
    3. (3) 选段第①段和《中国石拱桥》第一段相比,你一定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请你简要概括出三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中国石拱桥》

二、课外阅读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前途无量的量子科技

    ①量子科技是目前最前沿的科技之一,它正走出实验室,在各个领域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甚至有人预言,就像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一样,量子技术将成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标志。

    ②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曾经形象地说:“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同电子计算机相比,等同于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同算盘相比。”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是以比特0和1两个状态作为信息处理单元,一次只能处理一个非0即1的单一状态比特;而量子计算处理单元是量子比特,由于叠加效应,可同时处理0和1,就像是孙悟空可分身成几十个来打妖怪一样。如果利用量子技术制造一台光量子计算机,那么经典计算机几十万年的运算时间将缩短为几秒钟。

    ③这么强大的算力我们该怎么使用?

    ④首先,过去很难或无法解决的大规模、高维度计算难题,这下可以快速解决了。比如典型的搜索问题、组合优化问题,诸如最优路线选择、密码破译、网络威胁预测、城市交通规划,等等。其次,可利用人造量子系统来模拟自然量子系统,从而探索分子的动力学性质。比如高温超导现象,一旦我们把高温超导的机制模拟分析出来,就能设计出一些超导新材料。这将为药物设计、新材料探索、天气预测、太空探索、化工等领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特别值得期待的是,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将相生相伴、同时进化。在一个可预测的期间,量子计算将逐步从解决最优化问题、量子加密通信、分子结构研究,过渡到融入人工智能,渗透进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与智能零售、智慧金融等各行业。而云服务将是量子计算可提供的服务新形态。

    ⑤这是量子世界最奇妙的现象:相互独立的粒子可以完全“纠缠”在一起,就算这两个粒子分别处于宇宙的两端,双方都能“感应”到对方的状态;只要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也会瞬间发生状态改变。同时,量子处于多种可能的叠加状态,在对其观测前,无法确定其真实状态。我们可通过构造有着量子纠缠态的粒子,实现具有颠覆意义的绝对安全通信。

    ⑥借助量子的神奇特性,科学家们已寻找到无法被破译的密码、人类目前唯一无条件安全的加密方式、量子通信中最关键的一环——量子密钥分发。

    ⑦量子密钥采用单光子作为载体,窃密者一旦行动,就会触发第一层“防火墙”——量子态的粒子发生改变。窃听行为马上会被传递信息的用户发觉,收发双方即刻不再使用该密钥对信息内容加密。作为“窃密者”,既然量子态的粒子不能被复制,截取后直接测量不就可以了吗?对不起,这么做会触发第二层“防火墙”——测不准原理。就算是被窃听者截住,也没有办法得到正确信息。量子卫星是实现超远距离量子通信最有希望的途径。2016年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中国发射成功。

    ⑧量子通信技术和量子资源,催生了新型功能网络——量子互联网。它将带来网络安全、计算以及科学上的飞跃,应用前景广阔:除了可实现无条件安全通信外,还可连接多个量子计算机,构建分布式量子计算系统,形成单个量子计算机无法实现的规模计算能力;形成传感器网络,将全球定位系统等导航网络的精度从米级提高到毫米级;连接相距数千公里的光学望远镜,可获得相当于一个同等直径单筒望远镜的分辨率,等等。

    (选自《解放军报》2020年11月13日,有删改)

    1. (1) 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 (2)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量子计算机超强的运算能力可以怎么使用?
    4. (4) 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科学家们已寻找到无法被破译的密码、人类目前唯一无条件安全的加密方式、量子通信中最关键的一环——量子密钥分发。

    5. (5) 为什么说量子科技可以“实现具有颠覆意义的绝对安全通信”?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破解油画修复难题

    ①近来,许多平时从未展出过的油画作品渐渐出现在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中,这是充分活化文化资源的好事。但不无遗憾的是,一些展出作品虽已经过初步修复,却仍可见颜料脱落、画面破损等问题,反映出当前国内馆藏油画作品的保存、修复依然面临挑战。

    ②同生命一样,每件艺术品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走向衰老,空气中的杂质、库房里的虫害等都会对画作保存产生影响。因此,油画修复工作应运而生。在西方,许多油画名作都曾经历过修复,专业油画修复体系已基本成型,修复理念、技术、设备和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③在我国,油画事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已诞生大批经典作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接力创作,铸就了20世纪中国油画的不朽丰碑。其中一些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作品距今虽不过百年,但由于绘画材料、保存方式等未受到高度重视,画作遭受了不同程度损伤。例如,徐悲鸿所作《愚公移山》被误以正面向内卷致颜料脱落;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因长期未经修复出现画面开裂等病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那些厚重的色彩,还有时代的见证。

    ④推进油画修复工作,树立正确修复理念、加强预防性保护意识不可或缺。国际文物修复领域,“可逆性、可识别性、最小干预性”是三大公认修复原则,但在国内实际操作中,一些画家自己充当修复师,盲目选用材料,对画作产生了不可逆影响;一些商业修复工作过度清洗、修补作品,就像给作品整了一次容。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公众对油画修复的态度、方法还需改进。油画“修复”不是简单的“修理”“修剪”,而需要完善的专业学科体系作支撑,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对症下药。更重要的是将“修复”贯穿于艺术品保护全过程,从保存、维护、包装、运输到展览,都将艺术品安全置于首位,让预防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同时还应认识到,没有一劳永逸的修复工作,随着岁月流逝,艺术品处于变化的状态,需要一代代人在传承中守护。

    ⑤油画艺术作品数量多与专业修复人员少的矛盾是我国油画修复行业面临的严峻考验。法国2002年颁布的《博物馆法》要求,修复师必须接受5年培训并获得毕业文凭和专业证书。故而,推进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建立一批油画修复工作室,加强人员交流,形成权威行业标准,通过法律法规治理行业乱象,才能让更多对油画修复感兴趣的人踏进来、走下去。此外,推动油画修复行业进步也并非是要在短时间内培养起一大批水平参差的从业者,也不必每个博物馆、美术馆都要设立修复人员职位,而应注重人才质量。

    ⑥油画修复不仅是还作品以昨日风姿,更是铺就文化传承的明日之路。在油画修复工作中对作品的再认识,有助于不断深入、修正、补充艺术史。另外,公开修复过程、展出修复作品也是向公众揭开修复工作面纱、吸引人们走近艺术的捷径。据悉,今年7月荷兰国立博物馆将修复伦勃朗的《夜巡》并通过网络直播修复全程,相信这一举措将为油画修复界“圈粉”不少,也将廓清许多公众的认知误区。对于博物馆、美术馆来说,重视修复工作还意味着获得更多捐赠藏品的可能。只有当公众充分信任博物馆的保存、修复、研究能力时,才会愿意将珍贵的作品捐献给馆方,实现更广泛的文化共享。

    1. (1)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2) 简析选文第⑥段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3. (3) 油画的修复有何意义?结合选文,答出两点。
    4. (4) 简述选文的说明思路。
  •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 , 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1. (1) 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 (2) “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
    3. (3) 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 , 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4. (4) 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④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有删改)

    【乙】①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堆叠,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玄墓山下有一景,叫作“真假山”,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皱襞,宛如用湖石堆成的一般。胶粘的痕迹自然没有,走近去看还可以鉴赏山石的“皴法”。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一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的“真假山”,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皱襞俯拾即是,可是浑然一气。又有几十丈高的幛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真当得上“雄奇”二字。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②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少的简直只有一株。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个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面,山又未免小得可笑了。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不相称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④据说假山在花园中起障蔽的作用。如果全园的景物一目了然,东边望得到西边,南边望得到北边,那就太不曲折,太没有深致了。有假山障蔽着,峰回路转,又是一番景象,这才引人入胜。这个话当然可以承认,而且有一些具体的例子证明这个作用的价值。顾家的怡园,靠西一带假山把全园的景物遮掩了,你走到假山的西边去,回廊和旱船显得异常幽静,假山下的一弯水好像是从远处的泉源通过来的(其实就是荷花池中的水),引起你的遐想。

    (选自叶圣陶《假山》,有删改)

    1. (1)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穷的景致。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2. (2) 【乙】文第①段中写到太湖洞庭西山的石公山,有什么作用?
    3. (3) 叶圣陶在《苏州园林》提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在《假山》一文中他对园林中的假山持什么态度?请结合【乙】文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