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05 浏览次数:65 类型:单元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职(xùn)        狭(yì)        热(chén)        薄(bì) B . (cuì)      干(hé)      塌(tān)          劳(chóu) C . 热(zhuó)      滑(jì)          恍(hū)          抽(yē) D . (hé)      吟(shēn)      晕(xuàn)          突(wù)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麻木不仁  沾轻怕重  全神贯注  漠不关心 B . 泼泼洒洒  热情四溢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 . 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D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国歌响起后,升旗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到旗杆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 . 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决策人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C . 海信集团前任总裁刘洪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满足用户的细分化需求,我们必须要精益求精。” D . 市场上的童书质量参差不齐 , 如何正确选择成为困扰广大家长的难题。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 . 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会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 . “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 . 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是中外文化交融的见证。(在“风格迥异”后加上“的建筑”)
  • 5.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2) 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3)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
    5. (5)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6. (6)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写出了故人重逢时对个人身世的感叹及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
  • 6.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

    1. (1) 选段中“好厉害妇人”中的“妇人”指
    2. (2) “妇人”是怎么把“老孙”送到这里来的?她为什么把“老孙”送到这里来?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有文字记载,我国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茶树。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介绍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被作为重要的商品输送到多个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中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材料二:唐代制茶流程图

    1. (1) 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2. (2) 假如你是茶文化体验馆的志愿者,请你根据材料二,向游客们简述唐代制茶流程。
二、阅读探究(40分)
  • 8.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练习。

    【甲】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 (1) 下列选项中对这两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诗中,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江面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B . 【甲】诗中,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之情。 C . 【乙】诗前两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D . 【乙】诗后两句为想象希望之景,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2. (2) 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 9. 【荣德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子书

      ②非淡泊无以

      无识者也

    2.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3)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 (4)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静修身

      A . 非淡泊无明志 B . 东临碣石,观沧海 C . 为师矣 D . 不敢一得自足
    5. (5) 家书是亲人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是家书,读了【甲】文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乙】文中,作为兄长的曾国藩对弟弟们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 10.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泥土温润的光芒

    刘学刚

    土,能育生万物,古人称为“地母”。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繁衍生息,唤醒深藏于泥土之中的无尽能量。

    小时候,她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女孩;长大后,她成了许多泥人的“妈妈”。她的故事从和面烙油饼开始。

    那年,她从一家毛巾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她用一双灵巧的手揉面成团,擀为大饼,将饼搁到鏊(ào)子上,旋转、翻动、刷油,面饼由白转黄,开满金黄的烙花,香味丝丝缕缕地飘到街巷上。

    她从油饼的香气中嗅到了泥土的味道,她似乎置身于故乡的广阔田野,仿佛看见,有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加上在毛巾厂时,她已能够用线呈现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离了厂,这技艺却没有离身。于是,在空闲的时候,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制出一个个小小的泥人。

    她捏的那些泥人摆在店铺的窗台上。店铺不大,临街的一间平房,前面是柜台,往里,面板、鏊子分列左右,最里边放着面粉和花生油,小店的格局一目了然。不过,再仔细看,会发现面粉上面的窗台上,站了一群小泥人。有一天,店铺柜台外边排队买油饼的人群里,有一位在县城文化部门工作的干部,他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泥人,然后对她说:“专心捏泥人吧。”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

    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她接的第一件活儿,是为本地酒厂捏制一组泥塑,以此复原酒镇熙熙攘攘的旧日场景:坐着烧锅的人,悬着的酒旗,酒肆的店家吆五喝六,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彼时,她已在县城东郊的山上安家落户,终日与泥土厮守。

    山上,泥土强大的能量以植物春华秋实、绿叶红果的形式呈现。清晨,山风裹挟着泥土的馨香扑面而至。她抓起一团泥巴,捶打摔揉,要把宁静的时光和甜美的想法揉进泥团里。泥人们站在她的身边,她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她的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种幸福的涟漪。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骨架早早搭好了,一些木板钢筋铁钉会让泥人更加牢固。接着是上泥堆大形,先在骨架上喷一层水,然后,她把泥团一块一块地往骨架上堆,继而,手持木槌将泥团砸实,那捶打的声音,应和着她心跳的节拍。

    山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树叶的簌簌声、飞鸟的啾啾声……这些天籁都为她设定泥人的艺术细节带来了灵感。她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泥人更加坚固。她选用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黄河土渠河泥,加入适量棉絮,让泥土们紧紧抱成团。她又心怀敬慕,远赴陶都宜兴,求教紫砂艺人,变泥人为陶人。最终,她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

    她在城里捏泥人。仔细听,那些质朴的泥人,似乎在讲述着熟悉、鲜活的人生故事。定睛看,那是一幕幕蓬勃、喧闹的生活场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主人公的经历,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从毛巾厂下岗→→空闲时捏制小泥人→→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

    2. (2) “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她的脸因何“发烫”?
    3. (3) “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这个句子。
    4. (4) 【立德树人·精益求精】本文主人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5. (5) 请简要分析文题《泥土温润的光芒》的妙处。
    6. (6) 本文主人公由爱玩泥巴的小女孩成为“泥人妈妈”,最终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她的成长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
  • 11.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陋巷里的春天

    ①我刚刚搬到老城深处居住的时候,每天都能听到隔壁那对父子的谈话。

    ②“爸爸,大多数的花只有春天才有,是因为它们对季节挑剔吗?”

    ③“孩子,不是,是春天偏巧适合很多花开放。”

    ④“爸爸,那是季节对花有偏爱吗?”

    ⑤“孩子,季节从不偏爱某一种花,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金菊,冬有蜡梅。”孩子笑了,父亲也笑了。

    ⑥应该说,这是一对心态阳光的父子,我决心看一看他们是怎样的人。那一日,我在门前掇了条凳子,拿本书,边看边等候。不多时,隔壁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父亲走了出来,然后回过头似乎在搬动什么,用尽全力,一次没有成功。我走过去,才发现,是一个轮椅,他的儿子,就坐在轮椅上,满脸春风。

    ⑦我愣了一秒钟,赶紧过去帮忙,我们合力把孩子抬了出来。

    ⑧“叔叔谢谢您。”孩子笑容可掬。

    ⑨“不用谢,你真棒!”我和孩子握了握手。

    ⑩胡同悠长,那一对父子,迅速地消失在巷子尽头。不知怎的,我始终觉得他们推起轮椅并不像别人那样沉重。我也为拥有这样两位心里常驻阳光的邻居而自豪。

    ⑪三个月后,我去一所中学讲授写作课。老师事先把几篇写得比较有文采的作文交给我,便于我在公开课上点评。

    ⑫我从十篇作文中发现了一篇名为《陋巷里的春天》的作文。那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⑬“我身居一条窄窄的巷子里,巷子就是河流,父亲每天推着我,从河流里经过,我的轮椅就是我的船,父亲就是那位船工。两岸是高高的墙或人家的垂花门,时而有红梅、蔷薇、牵牛花从院子伸出来,那些就是汹涌的浪花了。”

    ⑭我瞬间想起自己的邻居,那位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着这段美得近乎诗意恣肆的文字,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定是那个孩子写的。后面还有一段话——

    ⑮“陋巷之陋并非贫瘠和简陋,而是一处洼地,洼地才能承载流水,才能映照万物。陋巷里,也照样有春天,而且,和开阔的公园相比,这里的春天别有洞天。”

    ⑯我对写这篇作文的孩子特别期待,打算把这篇作文在公开课上作为范文朗读。

    ⑰很快就到了公开课的时间。我边讲课边用目光搜索那个孩子。然而,并没有我那位邻居出现,我有些近乎失落的感觉。转念一想,这样也好,这反倒证明更多身患疾病的孩子,内心都阳光普照,这多好!

    ⑱我近乎诵读式地朗诵了那篇《陋巷里的春天》,然后,我示意这篇文章的作者举起手来,让大家都认识一下。然而,并没有人举手。我再次强调了一遍,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手,她的作文全部是用嘴巴叼着笔来完成的。

    ⑲我瞬间出了一身汗,感觉愧对这个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我走到了那个孩子身边。是个女孩,脸上并没有尴尬,洋溢着我邻居少年一样的笑容。她说:“老师,虽然我无法举手,也没有应答,但这不代表我在伤心,我一直在笑,在希望老师能够通过笑容辨识到:我就是人群中最美的一朵会笑的花。”

    ⑳我几乎热泪盈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公开课结束时,在我的提议下,全部学生都为那个笑容像花朵一样的孩子热烈鼓掌。所有人都觉得,她是花朵,因为,她的心里住着春天。

    (有改动)

    1. (1)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篇父子间的对话描写,体现出他们阳光健康的心态,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B . “我”预感作文是那位坐在轮椅上的邻居写的,为下文的情节发展设下悬念,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 “我”近乎诵读式地朗诵了那篇《陋巷里的春天》,是因为想要好好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 D . 全文语言形象明快,主要运用动作、心理描写等来表现“我”内心的感动和震撼。
    2. (2) 我了一秒钟,赶紧过去帮忙,我们合力把孩子抬了出来。(从人物描写角度品味加点词)
    3. (3) 我身居一条窄窄的巷子里,巷子就是河流,父亲每天推着我,从河流里经过,我的轮椅就是我的船,父亲就是那位船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 (4) 第%段说“我有些近乎失落的感觉”,“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
    5. (5) 说说结尾段画线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 12.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的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以《一段……….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