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返校...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12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A . 大液泡 B . 细胞膜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 2. 每年4~5月有些桂花树上长着紫蓝色的果子(如图),桂果是一种中药原材料,有润肺止疼等功效,桂花树在分类上属于(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 3. “估测”是建立在科学测量基础上的一种粗略测量方法,下面是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对自身有关科学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 他的身高约160cm B . 他的体重约50kg C . 他的体积约0.5m3 D . 他的密度约1g/cm3
  • 4. 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半球分布,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5. (2019七上·越城期末) 用天平称出某瓶子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 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 .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 无法判断
  • 6. 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若移动玻片,污点不动;转动物镜,污点仍不动,则污点最可能存在于(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玻片 D . 反光镜
  • 7. 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B

    C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D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0七上·柯桥月考) 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B . 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 . 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D . 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9. 下列根据实验中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黄豆和芝麻混合

    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注射器内装有乙醚气体,向内推动活塞

    注射器内出现液体

    压缩气体可以使气体液化

    C

    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5厘米处,用力鼓掌

    蜗牛向远离掌声的方向爬行

    蜗牛有听觉

    D

    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本向中间移动

    两本书的中间会隆起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0七上·江干期末) 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的是(    )
    A . 测量科学教材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200 B . 测一元硬币的直径时,用一把刻度尺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C . 测量地图中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D . 利用一架天平测出一盒回形针的枚数
  • 11.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冰棍凝华成的水蒸气 B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D . 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水蒸发出的水蒸气
  • 12. 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 . t=t=t B . t>t>t C . t<t=t D . t<t<t
  • 13. 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 . 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 . 当体积为60厘米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 . 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4. 实验中如图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再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乙所示的a、b、c三者方法,正确的是;如图丙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15. 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小熊猫、大熊猫、棕熊和小浣熊的分类图解。

    1. (1) 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这一类动物区别其他类别动物的特点是和哺乳 。
    2. (2) 四种生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3. (3) 四种动物中除小浣熊外,都属于世界濒危物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16. 2019年第二届上海进博会期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里放置了一双白面红标的经典回力运动鞋,如图所示。

    1. (1) 白面红标的经典回力运动鞋的鞋底是橡胶底,橡胶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下表是小力从说明书上抄下的上海回力鞋子尺码对照表。

      鞋码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脚长

      22

      22.5

      23.5

      24.5

      24.5

      25.5

      26

      27

      28

      ①表格中“脚长”的单位是

      ②他采用的是(选填“表格”“文字”或“图形”)记录法。

  • 17. 根据下列表述回答有关问题:
    1. (1) 显微镜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 . 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2. (2) 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B转为图D所示的情况,其操作顺序为    

      ①将玻片向右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③→①→⑤ D . ②→③→⑤
  • 18. 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1)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很多,如图甲是一块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按岩石的成因分类,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属于(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 (2) 如图乙所示的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于字母代表的圈层。
    3. (3)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丙中,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位置有大量的重合,这是因为
  • 19. 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 保持不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 态。

  • 20.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乙的密度是g/cm3;质量为6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cm3;当甲、乙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1. 小明想探究蚯蚓运动的快慢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于蚯蚓每次都会朝不同方向运动,于是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多个同心圆(相邻同心圆半径相差1厘米,图中只显示部分同心圆),无需刻度尺,即能方便地获取蚯蚓运动的距离。方案设计如下:在三个大小相同、粗糙程度依次减小的水泥板、硬纸板及玻璃板上,画同心圆,各将一只蚯蚓先后置于三块板的圆心0处,记录1分钟内蚯蚓爬过的距离(取整数),重复3次,并取平均值。

    组别

    运动面材质

    1分钟内蚯蚓运动的平均距离/厘米

    1

    水泥板

    30

    2

    硬纸板

    26

    3

    玻璃板

    20

    1. (1) 小明方便地获取蚯蚓运动距离的方法是 。
    2. (2) 小科认为小明设计的方案中有一明显的缺陷,它是 。
    3. (3) 小明修改方案之后,重新实验,收集并处理数据如图乙所示。则本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 22. 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请排列出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
    2. (2) 步骤②所滴加的液体是
    3. (3)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要(选填“长”或“ 短”)。

  • 23.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和小李想知道陶瓷片的密度,于是到实验室,用器材进行了测量。

    1. (1) 小李想利用手中的器材测量陶瓷片的密度,发现陶瓷片无法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思考后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测量: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③先往量筒装人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

      ④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g/cm3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 (2) 根据以上步骤,小明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误差较大,你认为该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 24. 小明发现快递配送的冷藏生鲜都装在泡沫保温箱中。为比较泡沫与棉花隔热性能的强弱,他利用温度传感器、纸板箱、棉花和泡沫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装置A、B,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的冰和等质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在相同室内环境下同时开始实验,测得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除温度传感器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泡沫的隔热性能比棉花强。请结合图乙信息,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证据是: 。
    3. (3) 泡沫的隔热性能很强,但专家并不建议用泡沫箱来保温食品。下列叙述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可多选)。
      A . 泡沫具有耐冲击、易成型的性质,且价格低廉 B . 当温度高于65℃时,泡沫会释放有毒物质渗人到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 C . 泡沫密度小,可有效减轻物品包装质量,降低运输费用 D . 泡沫易燃,大量泡沫堆积,运输中易引发火灾;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27题4分,第28题8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共26分)
  • 25. 小科和小敏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科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敏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科和小敏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 26. 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常会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在新的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1. (1) 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1960~1962年,赫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提出了学说,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2. (2) 经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3. (3) 2005年-2015年10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3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4厘米的速度上升。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 27. 小科发现家里的干湿球湿度计(如图1所示)是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他利用学过的知识作出下列判断:

    1. (1) 小科认为,空气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示数相差越(填“大”或“小”),这是因为。事实证明,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液体的蒸发。
    2. (2) 小科想,如果把水换用酒精,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于是他和乐乐合作进行了图2实验,发现酒精确实比水消失得快。于是小科得出酒精比水容易蒸发的结论。乐乐提出异议,她认为这个实验没有控制变量,不能得出该结论。你同意谁的观点?理由是
  • 28. 小科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科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科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g,体积为200cm3 , 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马铃薯品种

    1

    2

    3

    4

    5

    密度/(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淀粉含量/%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千克-1)

    0.40

    0.42

    0.45

    0.50

    0.60

    1. (1) 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象

    2. (2) 小科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写出判断过程)
    3. (3) 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    
      A . 品种3 B . 品种4 C . 品种5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