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原因 | 结果 |
A |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
B | 辛亥革命 | “先生”的称呼取代“老爷”“大人”的称谓 |
C | 北伐战争 | 抗日根据地建立 |
D | 国共合作 | 解放战争胜利 |
选项 | 事件 | 结论 |
① | 戊戌变法 |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
② | 新文化运动 |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
③ | 五四运动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④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 |
①形成于国民革命时期 ②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③在农村建立根据地 ④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①湘江战役 ②遵义会议 ③四渡赤水 ④巧渡金沙江
①都是民族前途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候 ②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两党达成了合作的初步意向 ④促成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①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 ②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③标志中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④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旧方案的破产】
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 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叛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 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新时代的曙光】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林伯渠 |
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李大钊 |
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倾向于社会主义。 ——瞿秋白 |
【洪流中的合作】 材料三:辛亥革命之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阶级人数毕竟比较少, 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 向胜利……孙中山在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已经日趋腐败,中国革命必须
改弦易辙……他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危机下的转向】 材料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 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 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提示语 |
历史事件 |
合作破裂 |
|
军旗升起的地方 |
|
星星之火 |
|
生死攸关 |
|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论从史出】
参战国家 |
卷入 人口 |
参战 人数 |
军队伤亡 |
平民伤亡(人) |
物资损失(美元) |
|||
世界 |
中国 |
世界 |
中国 |
世界 |
中国 |
|||
61个 |
17亿人 |
1.1亿人 |
5000万人 以上 |
9000万 |
3500万 |
4万亿 |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
【历史启迪】
图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
图2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达拉第、 希特勒、墨索里尼尔塔会议上 |
【选择是寻找出路】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 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救亡运动屡遭失败的病根是国民对封建专制文化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 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 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选择是彰显大义】
选择一
兹经决定,于本月 29 日改悬青 天白日旗,东三省同时举行。……唯 事前仍应持秘密,勿稍漏泄,以免惹 起他方注意为要。”
——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密电奉天省长
选择二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 变 时 机 抓 得 很 好 , 执 行 得 也 十 分 利 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 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选择是承担责任】
表 1:抗战家书部分目录
时间 |
人物 |
1931年10月 |
侨居菲律宾华侨林锡国 |
1936年8月 |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 |
1937-1942年 |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
1942年5月 |
赴缅甸远征军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 |
表 2: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
中国战场 |
35个师团 |
太平洋、东南亚 |
17个师团 |
|
1942年 |
中国战场 |
37个师团 |
太平洋、东南亚 |
15个师团 |
|
日本投降时 |
中国战场 |
111万多人 |
太平洋、东南亚 |
不到10.9万人 |
(附注:中国军队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于 1942—1945 年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
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