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哪次战争形势图 | 发生时间 | 交战双方 | 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 共同特点 |
图一 | |||||
图二 |
国号(只填字母) | 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效果(填空) |
在丞相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 |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 | |
开发江东, 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
材料一:三国实力比较表
国名 |
户数(户) |
人口(人) |
兵力(人) |
魏 |
约103万 |
约443万 |
约60万 |
蜀 |
约28万 |
约94万 |
约10.2万 |
吴 |
约52.3万 |
约230万 |
约23万 |
材料二: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分封诸王,并规定:“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邑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
材料三:
材料一:(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侯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历史教材》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畜,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始终不忘使命……他后来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材料三、读右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四、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文帝的改革成功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一: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请认真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后汉书》记载“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中必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