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与通电时间有关
B.与电阻大小有关
C.与电压大小有关
D.与电流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有:阻值不同的电阻丝若干、蓄电池、火柴、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阻丝产生的热量通过的方式传递给火柴头;
②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选填“有关”或“无关”);
①小明思考,若相同时间内仅有一根电阻丝上的火柴头燃烧,据此能否判断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选填“能”或“不能”);
②闭合开关较长时间后,发现两电阻丝均发热,但火柴头都没有燃烧。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选择下列哪组电阻丝进行实验更可行?(填字母序号)
A.20Ω 30Ω B.15Ω 15Ω C.5Ω 25Ω
①只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
②只闭合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小灯泡电阻RL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①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图中最(选填“左”或“右”)端;将电阻箱调至某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经检查是由于被短路而造成的。
②排除故障后,调节电阻箱阻值R,进行多次实验,得到 与 关系如图所示, V。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变成实验一中电流的2倍,且通电时间相同。实验发现:用电阻丝R1加热的煤油,在实验一中温度升高Δt1 , 在实验二中温度升高Δt1′,则Δt1′2Δt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实验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正比例关系(选填“成”或“不成”)。实验中,用电阻丝R2加热煤油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实验序号 | 电压/V | 电阻/ | 电流/A |
1 | 4 | 10 | 0.4 |
2 | 20 |
①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记录电流表示数 ;
②同时闭合开关 , ,记录电流表示数 ;
③则待测电阻的表达式为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表示)。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电压/V |
电阻/Ω |
电流/I |
1 |
2.0 |
5 |
0.40 |
2 |
2.0 |
10 |
0.20 |
3 |
2.0 |
20 |
0.10 |
猜想一: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猜想二: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猜想三: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接下来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探究,他们具体的探究过程为:
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18 | 0.30 | 0.38 | 0.44 |
①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1.0 | 1.4 | 2.0 |
电流I/A | 0.1 | 0.14 | 0.2 |
I/A |
UAB/V |
UBC/V |
UAC/V |
||
1 |
R1与R2串联 |
0.5 |
1 |
2 |
3 |
2 |
R2与R3串联 |
0.2 |
0.8 |
1 |
1.8 |
3 |
R3与R4串联 |
0.3 |
1.5 |
3 |
4.5 |
4 |
R1与R4串联 |
1 |
5 |
6 |
①表格中第4次实验空格处的数据为;
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其规律是;
③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其规律是;
④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其关系是;
①闭合开关S、S2 , 断开S1 ,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V;
②闭合S、S1 , 断开S2 , 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闭合S、S2 , 断开S1 ,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②步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
④根据上述测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W。
①每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后,要进行的操作是,并记下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②在做第4次实验时,将电阻R的阻值从15Ω调为20Ω后,就直接记录电流表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选填A、B、C、D选项)。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R/Ω |
5 |
10 |
15 |
20 |
25 |
I/A |
0.6 |
0.3 |
0.2 |
0.12 |
A.0.2A B.0.18A C.0.15A D.0.13A
③晓东同学及时更正错误,完成实验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猜想一:经过L1的电流比L2大。
猜想二:L1更加靠近电源正极。
为验证猜想,他做了以下探究。
电压/V |
0.5 |
1 |
1.5 |
2 |
2.5 |
电流/A |
0.1 |
0.2 |
0.3 |
0.4 |
0.5 |
电阻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6 | 1.0 | 1.4 | 1.8 | 2.2 | 2.6 |
电流I/A | 0.06 | 0.10 | 0.14 | 0.18 | 0.22 | 0.26 |
①请在方格纸上画出电流 与电压 的关系图象。
②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流表示数I/A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数字电压表V1示数U1/V | 2.88 | 2.97 | 3.04 | 3.10 | 3.15 |
数字电压表V2示数U2/V | 0.15 | 0.26 | 0.72 | 1.30 | 1.98 |
序号 | 电压/V | 电流/A |
1 | 1.00 | 0.17 |
2 | 2.00 | 0.25 |
3 | 0.28 | |
4 | 3.00 | 0.30 |
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一 | 二 | 三 | |
U(V) | 3 | 2 | 1 |
I(A) | 0.3 | 0.2 |
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达到1V或1V以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10 | 15 | 20 | 30 |
| 0.3 | 0.2 | 0.15 |
①实验中所用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Ω;
②实验结论:;
试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压表示数U/V |
1.0 |
1.5 |
2.0 |
2.5 |
电流表示数I/A |
0.10 |
0.15 |
0.20 |
0.25 |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用描点法画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
②分析数据可得: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1.2 | 2.0 | 2.2 | 2.4 | 2.8 |
电流 | 0.12 | 0.20 | 0.22 | 0.24 | 0.28 |
分析图像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阻R/Ω |
30 |
20 |
15 |
10 |
5 |
电流I/A |
0.08 |
0.12 |
0.16 |
0.48 |
|
电阻的测数 |
0.033 |
0.050 |
0.067 |
0.100 |
0.200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U/V | 0.5 | 1.0 | 2.0 |
I/A | 0.1 | 0.2 | 0.4 |
①请补充实物图;
②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此时原因可能是(选填“R断路”或“R短路”)
③他用此电路做了若干组实验,以下第组实验数据有误。
① |
② |
③ |
④ |
|
I |
0.1 |
0.2 |
0.3 |
0.4 |
U |
1 |
2 |
3 |
4 |
④根据此表格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选填“正比”或“反比”)
①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
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W。
(设计实验)
小组制定实验计划,选用合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内装三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的电阻盒等器材,并设计好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电压U/V |
1 |
2 |
3 |
…… |
R1电流I1/A |
0.2 |
0.4 |
0.6 |
|
R2电流I2/A |
0.1 |
0.2 |
0.3 |
|
R3电流I3/A |
0.06 |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