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10-29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 1. “土地所有者出租士地,有的提供-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材料反映了(    )
    A . 租地农场的建立 B .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庄园的产生 D . 乡镇企业的发展
  • 2.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生产方式与庄园经济的最大区别是(    )
    A . 雇佣劳动 B . 集中生产 C . 分工合作 D . 自给自足
  • 3. (2021·恩施)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 .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 4.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
    A . 宣扬苦行禁欲 B . 提倡“神权至上” C . 鼓励开拓进取 D .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 5.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的“复头”主要是“兴”。

    “兴”的内涵是指(    )

    A . 封建文化的兴起 B . 古代希腊、罗马文文化的复兴 C . 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 D . 基督教
  • 6.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 . 《最后的晚餐》——但丁 B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C . 《蒙娜丽莎》——伏尔泰 D . 《神曲》——达·芬奇
  • 7. (2021·贵港)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但这场反封建运动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B . 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C .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态度不够坚决 D . 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
  • 8. 有学者估计哥伦布航行美洲的总费用为200马拉维迪(货币单位),而哥伦布个人只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部分从西班牙国库预支,为此,女王伊莎贝拉还曾打算把她王冠上的珠宝换钱。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 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B . 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C . 使大量财富流人西班牙 D . 使世界连为了一个整体
  • 9.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 . 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B . 马克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 C . 传统东方商路受阻 D . 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市场
  • 10. 如图是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与D路线相关的航线信息是(    )

    A . 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 . 发现新大陆给印第安人带来灾难 C . 进行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劳动力 D . 到达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
  • 11.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    ②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物质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 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 . 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 . 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 . 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 13. 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
    A . 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 . 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 . 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 . 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 14. “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18、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材料表明(    )
    A . 殖民掠夺是西方国家生在与发展展的唯一手段 B . 殖民地人民不具有反抗意识 C . 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发展 D . 荷兰最早成为“日不落帝国“
  • 15. 九年级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习卡片(如下图),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    )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

    A . 走向近代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砌立 C .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16. (2019九上·景县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    )
    A . 英国和法国 B . 西班牙和荷兰 C . 葡萄牙和西班牙 D . 英国和荷兰
  • 17. 有学者指出:“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列能够证明此观点的(    )
    A . 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B . 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 C . 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D . 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 18. 下列历史事件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有(    )

    ①1640年英国国王召开议会,筹集军费    ②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④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9. 下图是近代某国政权的思维导图,由该图可知(    )

    A . 该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B . 封建专制制度在该国得到强化 C . 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最高地位 D . 确立了“王在法上”的基本原则
  • 20.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688年英国议会迎请玛丽和威廉人主英国 B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 .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得征收捐税 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1. 图片信息题:

    1. (1) 图中所示作品,其创作者分别是
    2. (2) 与图一作者并称为“文学三杰”的是
    3. (3) 与图二作者并称为“美术三杰”的是
    4. (4) 这一时期涌现的文学艺术作品集中体现了精神
  • 22.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 (1) 材料一中的“圣萨尔瓦多”应该位于哪一大洲?麦哲伦船队的远航探险,完成了哪一创举?文中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最具悲惨性和血腥性的是中程,在这段航程中,船上装载着什么货物?
    3. (3)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如识,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有何进一步认识?
    4. (4) 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 23. 材料探究题: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制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关系比较和谐……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的问题。

    材料三: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利……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利,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的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7世纪“共和制"在英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哪两者的妥协导致了变群?这两者回避不了的冲突根源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光荣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的表现是什么?“国家主权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综合上述英国近代国家政体建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 24.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既教会之类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材料二: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于,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1. (1) 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2. (2) 材料二所述的情景与哪一部重要文献的颁布有关?该文献的颁布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3. (3) 综合以上材料,总结14-17世纪欧洲社会发展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