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5 城乡规划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10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广东开学考) 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的理念。下表示意我国不同阶段合村并居的主要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合村并居类型

    主要模式

    农村居民点变化

    行政村合并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主要形式,延续至今

    迁移式合并

    统一进行村庄建设规划,促进农民集中居住

    固定式合并

    行政区划合并调整。一般不涉及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通过长期引导促使居民点集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2005年至今的主要形式

    农民带地进城模式

    拆迁农村居民点复基为农地,农民用宅基地换房,进城居住

    中心村和社区建设模式

    拆迁农村居民点复基为农地,农民安置在中心村或社区居佳

    1. (1) 实施“迁移式合并”有助于(   )
      A . 控制乡村用地规模 B . 降低乡村人口密度 C . 降低乡村服务等级 D . 加剧乡村之间竞争
    2. (2) 四种“合村并居”模式中,缓解乡村“空心化”见效最慢的是(   )
      A . 迁移式合并 B . 固定式合并 C . 农民带地进城模式 D . 中心村和社区建设模式
  • 2. (2021高一下·武胜期中)     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规划示意图”。该城市各组团分工明确,其中城市“绿心”由山体和水域组成,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开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城市规划限制了城市各组团的(  )
      A . 服务人口 B . 服务范围 C . 服务种类 D . 服务等级
    2. (2) 城市“绿心”的设置,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
      A . 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B . 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C . 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业人口城市化 D . 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 3. (2021高一下·商丘期中)     填充式改造是指在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城区内,对闲置、废弃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进行再开发。下图示意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某老旧住宅区,该住宅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原住户比例很高。开发商对其进行填充式改造,改善原有公寓楼的内部设施,加装电梯,并在楼顶加建2-3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填充式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
      A . 缩小服务范围 B . 扩大城市面积 C . 减少用地类型 D . 节省建设用地
    2. (2) 让开发商担心的改造后停车空间不足问题实际上并未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住户老龄化较严重 B . 车辆停放时间短暂 C . 常住人口数量很少 D . 经济水平低购车少
  • 4. (2021高二下·齐齐哈尔期中) 温哥华(49°N,123°W)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规划要求城区公园、绿地、湿地分布相对均匀,各生活小区配有小学、幼儿园、社区中心和教堂等;规定家庭院落中的人工林草植被干旱季节时不能灌溉。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城对公园、绿地、小学、教堂等的规划,其主要目的是(   )
      A . 集约利用土地 B . 弱化功能分区 C . 方便居民生活 D . 约束城市扩张
    2. (2) 家庭院落中的人工林草植被干旱季节时不能灌溉,其结果是(   )
      A . 自然植被恢复 B . 干旱灾害减少 C . 病虫危害减轻 D . 地下水源枯竭
  • 5. 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根据规划,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下图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  )
      A . 加快城镇化进程 B .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 . 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D .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2) 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是(  )
      A .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B . 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 C .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 D . 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
  • 6. (2021高三上·呼兰期末) 城中村,顾名思义,城市中的农村,其实就是村庄耕地被征用后,剩下的宅基地被城市包围后形成的城市中的农村聚落。城中村身处城市之中,是一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大城市都对城中村进行了改造、重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城中村 (   )
      A . 房租较周边高 B . 外来人口居多 C . 远离市中心 D . 建筑密度低
    2. (2) 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重建的首要工作是 (   )
      A . 进行拆迁补偿 B . 完善社会保障 C . 搞好城市规划 D . 治理环境污染
  • 7.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外观圆润且呈螺旋状,外墙设计成双层且存在一定空间间隔的玻璃幕墙。顶层安装有72台10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及270台雨水收集器,是一座具有节能环保特色的高层建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特色主要得益于(  )
      A . 充足的资金 B . 先进的设计理念 C . 国家政策支持 D . 高昂的地租
    2. (2) 该建筑外观圆润且呈螺旋状,其主要目的是(  )
      A . 体现创意设计,美化建筑 B . 风力发电设备启动的需要 C . 降低风力对建筑的影响 D . 使结构合理,方便游览体验
    3. (3) 双层玻璃外墙的设计是为了(  )
      A . 降低能耗 B . 美化外观 C . 扩大空间 D . 收集雨水
  • 8.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
      A .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 . 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 . 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 . 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 (2) 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综合体现为(  )
      A . 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 . 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 . 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 . 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3. (3) 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城市景观,这反映了(  )
      A . 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B . 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 C . 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D . 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 9. (2020高一下·太原期中)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7年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乌镇现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如下图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 . 地形 B . 河流 C . 气候 D . 交通
    2. (2) 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对其城镇发展的影响有 (   )

      ①提高城市等级②提升城市知名度

      ③推动产业升级④扩大服务范围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0. (2020高一下·太原期中) 下表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情况。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 (1)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 . 先增后减 B . 逐渐增加 C . 不断减少 D . 先减后增
    2. (2)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 .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 .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 .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D .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11. (2018高三上·深圳模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城市住房,又称之为城市森林花园。第四代城市住房主要特征是,每一层楼房都有一个公共院落、私人小院和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供住户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也可将车停放在自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左图为第四代住房(该楼共20层)的中低层——第8楼层的平面设计图(一层十户),右图为其植物外墙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城市森林花园的设计,将(  )
      A . 大幅降低楼房建造成本 B . 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 C . 有利于缓解中心商务区停车难的问题 D . 有利于加强城市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 (2) 若该设计率先在成都建成并投入使用,且整栋楼周围无其它高大建筑影响,则关于该高层住宅8层的相关户型选房观点合理的是(  )
      A . 夏季午后,810住户受暴晒程度比806少 B . 春分日,804住户受807住户遮挡不便观赏日出 C . 隆冬季节,801住户受冷空气影响较810住户小 D . 冬至日,809住户的庭院获得的光照时间较802住户少
    3. (3) 关于植物外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基质层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雨水下渗的速度 B . 砾石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昼夜温差,促进植被生长 C . 植被层的作用主要是截留水分,涵养水源 D . 屋顶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下渗和根系向下发育
二、综合题
  • 12.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城乡规划】
    图18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古城区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2. (2) 在①②③④四地中建一高级住宅区,宜布局在,理由主要有

    3. (3) 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如何保护古城?

  • 13. (2019高二上·思南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浙江省某县级城市(图中甲处)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下表为他们统计的“1991年和2008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

    1. (1) 简要分析与乙城镇相比,甲城镇规模较大的主要因素。
    2. (2) 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哪类用地?这一变化会对城区气温和径流带来哪些影响?
    3. (3) 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说出露天开采与加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 (4) 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 14. (2019高二下·盐城期末) [城乡规划]读江苏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城乡规划中,功能分区划定需要根据区域的等来确定。
    2. (2) 该城市工业用地分布的特点是
    3. (3) 图中①②③三处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的是,理由是
    4. (4) 该城市建立古镇保护区有何意义?
  • 15. (2018高三上·南通模拟) [城乡规划]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1963年,该村空间形态呈型,2012年,发展为型。
    2. (2) 与1963年相比,2012年该村新增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的是,其分布的特点有
    3. (3) 简述该村村镇规划对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