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时间 |
党员人数 |
党员成分人数及比例 |
|||||
工人 |
农民 |
知识分子 |
军人 |
商人 |
其他 |
||
1921.07(一大) |
50多 |
4;7.5% |
92.5% |
||||
1922.06(二大) |
195 |
21; 10.76% |
|||||
1923.06(三大) |
420 |
164;37.96% |
|||||
1924(上半年) |
650 |
160;40% |
|||||
1925.01(四大) |
994 |
498;50% |
|||||
1925.09 |
3164 |
||||||
1926.01 |
4000 |
2800;70% |
|||||
1926.02 |
8000 |
||||||
1926.05 |
11257 |
7430;66% |
650;5.0% |
||||
1926.11 |
18526 |
11120;60% |
2180;11.78% |
27.35%,其中军人约1500人 |
|||
1927.04(五大) |
57967 |
31186;50.8% |
10840;18.7% |
19.1% |
3.1% |
0.5% |
7.8% |
表2
年份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棉花 |
烟叶 |
1914 |
88.9 |
8.8 |
1.9 |
0.4 |
1937 |
83 |
13 |
3 |
1 |
1946 |
81 |
15 |
3 |
1 |
表3
1896年的法国工业和职业调查(全国57.5万家工业企业)情况 |
|
企业 |
雇工人数 |
150家 |
1000人或以上 |
53.45万家 |
10人以下 |
40万家 |
1—2人 |
1895~1904年法国工业结构 |
|
消费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 |
占工业产值43.1% |
纺织工业(以手工作坊和家庭工场为主) |
占工业产值28.3% |
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叶的汤显祖对李贽的“异端”思想极为赞赏,反对程朱理学。他在戏曲创作中把至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他在创作实践中,以“奇”为理想的方法,认为“奇物足拓人胸臆,起人精神”。汤显祖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代表作是《牡丹亭》,表达了作者对真挚的爱情可以超越生死、时间界限的美好希望。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奇幻情节,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梦想、魂游的臆想境界中,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得了自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而生动,在反衬和正衬中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文辞或典雅,或通俗,因不同人物形象而异,恰到好处。汤显祖的作品对明代社会做了有力的艺术性的批判,其社会价值是同时代其他传奇剧作所难以企及的。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情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 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人间的帝王。中期的悲剧一方面描绘了“恶欲 践踏仁厚”的现实,另一方面又以宽厚、仁慈、博爱作为映照是非善恶之明镜,在道义上鞭挞邪恶。晚期的传奇剧更是在仁慈、宽厚、节制、博爱等基督式的宽广与深沉中表现了对人类的理想与希望。莎士比亚是在对现实及其发展趋势、对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的现实表演做 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反观基督教文化的,因而他是从世俗观照人生的,是从现实中人的生命存 在的价值与意义出发接纳与观照基督教文化的,并把中世纪的“旧人”和文艺复兴早期的“新人”融为一体。
——摘编自蒋承勇《“旧人”与“新人”的融合》
材料 表4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演变历程
时间 |
阶段 |
发展状态 |
1949~1952 |
恢复生产阶段 |
1952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户数增长了21.4%,职工人数增长了25.1%;总产值增长了54.2% |
1953~1977 |
社会主义改造及探索阶段 |
1957年,在国民收入中,资本主义经济仅占0.1%,1965~1976年,城镇集体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9%上升到15% |
1978~1991 |
改革发展阶段 |
到1991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为10.8万户,从业人员为183.9 万人,注册资金为123.2亿元 |
1992~2002 |
快速发展阶段 |
2002年底,私营企业为243.5万户,从业人员为3 247.5万人,注册资金为24 756.2亿元 |
2002~2012 |
科学发展阶段 |
2012年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1059.8 万户,注册资金为29.8万亿元,从业人员和投资者超过1.1亿人 |
——摘编自陈东等《新中国70年民营经济发展:演变历程、启示及展望》
根据材料围绕“现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 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材料: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研究者及所处时代 |
史料来源 |
结论 |
范文澜/1945年 |
戊戍政变后梁启超所撰《变法通议》 |
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翦伯赞/1950年 |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
自上而下地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戊戌变法六十年纪念活动论文集/1958年 |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戍奏稿》 |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
茅海建/2017年 |
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历次上书汇编 |
戊戌变法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等整理
材料:直至一战结束,均势政策仍然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头等考量因素。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均势转向了对德“绥靖政策”。这意味着助长德国的进攻性行动和英国的步步退让: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3年4月,德国和协约国因为前一年的国联裁军会议草案条文发生争执,并于1933年10月退出裁军会议;1933年10月19日,德国退出国联。作为国联领袖的英国,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惩戒言行,英国的妥协行为无疑对正在蠢蠢欲动的法西斯德国起到了“安心”扩张的心理作用。接着在1936年,德国进入莱菌非军事区,这一举动使得协约国丧失了一战后获得的最有效的安全保障,而英国仅仅是“超然事外”地向国际联盟提起抗议而已。
——摘编自程诚 《两战期间英国对德绥靖政策原因的新视角》
材料:王国光于万历五年(1577年)出任吏部尚书,上奏《条议吏治书》,主张官吏选拔与考核不应受个人名声、资历的影响,而应注重真才实学和个人能力,做到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他重视对地方刑捕官员的任用及考核,提出以地方安危为重,应任当其才而不必拘于资格和凭照。他认为均平赋税、扶贫扶弱、抑制豪强使百姓安居乐业是地方官职责所在,针对地方豪强勾结官吏欺瞒隐漏造成赋役不均、税收难征的弊端,王国光认为应对参与其中和徇情枉法的地方官员采取有效的问责手段。对于官吏调处办法,他认为:“如果才力不勘繁剧、别无瑕疵者,方拟调简;其有瑕疵而才力难以邃弃者,拟以降用;调简者,授以相应简僻地方;降用者,不拘繁简,量才铨补,庶器使得宜,而惩过之典亦备矣。”他重申应区别官员任职地方公务繁简程度,官吏在简地任职,则“事简而功绪易就”;在繁地任职,则“处繁而谤议易兴”。鉴于此,王国光还提出将府州县各地方繁简逐一重新核定,照旧分为上中下三等。万历皇帝对《条议吏治疏》深表赞同,诸条基本被采纳。王国光是明代高官,他辅佐张居正实行改革,对“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朵丽枝《<司栓奏草>所载明万历名臣王国光吏治思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