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若m1>m2 , 则F1一定小于F2;⑵若m1=m2 , 则F1一定大于F2;
⑶若V1=V2 , 则F1一定小于F2;⑷若V1>V2 , 则F1一定大于F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小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水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所取食盐的质量/g | 15 | 20 | 25 | 30 |
剩余食盐的质量/g | 0 | 2 | 7 | 12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
硝酸钾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A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克。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温度 ℃ |
O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 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①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
②下列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是(填序号)。
A.托盘天平
B.烧杯
C.玻璃棒
D.10mL量筒
E.50mL量筒
①t1℃时,若将25g乙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乙固体未溶解,则t1℃时乙的溶解度为。
②t2℃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逐渐冷却至t1℃,图中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选序号)
①在大桶中装入适量水,将小桶放入其中,处于漂浮状态,测得小桶露出水面高度为 h1 , 大桶中水面高度为 H1 , 如图甲所示。
②将泡沫放在小桶上,整体仍处于漂浮,测得小桶漏出水面高度为 h2 , 大桶中水面高度为 H2 , 如图乙所示。
③将小桶放在泡沫上,整体仍处于漂浮,测得小桶漏出水面高度为 h3 , 大桶中水面高度为 H3 , 如图丙。求: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
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 , 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d.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是(选填“正确”、“错误”)。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乙)、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用给定的字母推导出ρ液与h的关系式为。
④若所测的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8g/cm3 , 将此密度计放在该酒精中,则实际酒精液面处在此密度计0.8g/cm3刻度线的(选填“上”、“下” )方。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氯化钠溶解度(克) | 35.8 | 36.0 | 36.3 | 36.4 | 37.0 | 37.3 | 37.8 |
硝酸钾溶解度(克)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克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