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现象 | 原因分析 | |
A | 呆小症 |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B | 向光性 |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
C | 人体温恒定 |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
D | 醉酒时语无伦次 | 酒精麻痹小脑 |
产热量/% |
||
安静 |
劳动或运动 |
|
脑 |
16 |
1 |
内脏 |
56 |
8 |
肌肉与皮肤 |
18 |
90 |
其他 |
10 |
1 |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实验步骤】①取性别与年龄相同的、健康的、生理状况一致的数十只成年小白鼠,分成两组并标记为甲组、乙组。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小白鼠的下丘脑,乙组小白鼠不作处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甲组小白鼠置于10 ℃的环境中,乙组小白鼠置于30 ℃的环境中,其他条件都相同。
⑤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科学家甲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今天北极圈内的中生代地层中,常发现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保温的羽毛结构;
论点三:像恒温的哺乳类动物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了管状空隙,这是血管的痕迹;
论点四:像恒温的哺乳类动物一样,恐龙化石群中具有较高的猎物/捕食者比值。
科学家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
论点五: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判断,一般来说恐龙的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六: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严寒的区域迁往气候暖和的区域;
论点七: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不是防止体温下降;
论点八:今天的许多爬行类动物,其骨骼也有丰富的血管,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骨骼血管较少。
论点九:今天的变温动物群体中的猎物/捕食者比值,与恒温动物是接近的。
①论点五 ②论点六 ③论点七 ④论点八
①恐龙随季节迁移 ②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所以冬季不需要阳光
②随地球板块移动,将恐龙带到低纬度 ④北极圈内有很多北极熊,可供恐龙作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