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高一下·大庆开学考)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 )

    A . 起源最早 B . 多元一体 C . 分布广泛 D . 延绵不断
  • 2.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汉代有学者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
    A . 带有浓郁的神权色彩 B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 . 最高权力高度集中
  • 3.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 . 铁犁牛耕的出现 B . 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 . 曲辕犁的推广 D .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 4.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 . “为田开阡陌封疆” C .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D . “塞私门之请”
  • 5.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以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迅速发展。孔子学院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这一宗旨秉承了孔子的下列哪一思想主张(   )
    A . “仁政” B . “和为贵”“和而不同”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兼爱”“非攻”
  • 6.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柳宗元评论秦始皇时指出,他“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秦始皇能够开创这种局面主要得益于他(   )
    A . 统一了文字 B . 建立皇帝制度 C . 推行郡县制 D . 设置三公九卿
  • 7.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之事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表明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 废除分封制 B . 建立中央集权制 C . 统治者的暴政 D . 秦末农民起义
  • 8.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钱穆在评论汉代政治制度时说:“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汉武帝时期在地方管理上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 . 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 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 . 将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全部收归中央 D . 在地方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 9. (2022高二下·定远开学考)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 . 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 . 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 . 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 . 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 10.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下面是小明同学关于两汉文化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

    A

    史学

    《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B

    文学

    汉赋讲究铺陈推比,辞藻华丽

    C

    数学

    《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D

    医药学

    《本草纲目》是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与谱学盛行相关的制度性因素是( )
    A . 世官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 12. (2023高一上·灵山月考)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 B . 曲辕犁在江南推广 C . 区域经济不平衡加剧 D .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 13.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 . 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 . 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 .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 .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 14.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诗意在 (   )
    A . 总结隋朝灭亡的根源 B . 称赞隋朝大运河的功绩  C . 抨击隋炀帝的目光短浅 D . 分析运河演变的历程
  • 15.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唐朝陈陶的《陇西行》中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句子。这句话指的是(   )
    A . 唐对东突厥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B . 唐蕃和亲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西部地区社会的进步 C .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盛世的集中表现 D . 秦朝以来我国政府重视西部的开发
  • 16. (2021高一上·南充月考) 《旧唐书》记载,唐朝中后期,地方的节度使可以自行设置文武官员,并且将属地的赋税据为己有,在许多方面都不听中央政府管辖。这反映了当时(   )
    A . 唐朝郡县制已遭到废除 B . 已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C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 D .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激化
  • 17. (2022高一下·湖州月考) 《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 均田制 B . 租调制 C . 两税法 D . 租庸调制
  • 18.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 . 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B .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已经成熟 C .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对纲常之道 D . 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 19.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
    A .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 . 推动了民族融合 D . 带来了中外文化高峰
  • 20.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北宋为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   )
    A . 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B . 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 C . 废行省,设三司 D .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 21. (2022高一上·华安月考) 面对“积贫”“积弱”的现状,北宋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   )
    A . 澄清吏治 B . 培养人才 C . 增加收入 D . 充实边防
  • 22.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辽太宗制定了南北面官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使得“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据此可知,该制度(   )
    A . 缓和了民族矛盾 B . 导致民族关系的对立 C . 不利于国家统一 D . 导致了民族分化现象
  • 23.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后,管理台湾的行省是(   )
    A . 辽阳行省 B . 福建行省 C . 澎湖设置巡检司 D . 湖广行省
  • 24.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元朝中期吏部统计:中央政府官员中汉人、南人占59.6%,京都以外的地方官员中汉人、南人占71.5%。该数据说明(   )
    A . 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 . 元朝政府已经完全汉化 C .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 25.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评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宋朝的“商业革命”是指出现了(   )
    A . 地域性“商帮” B . 统一货币“半两钱” C . 纸币“交子” D . “工官”和“匠户”
  • 26.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变化反映了(  )
    A . 科举制产生否定了士族特权  B . 儒学的主流地位不复存在      C .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D . 宋朝社会的门第观念淡化
  • 27.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宋元词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 城市经济的发展 B .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 统治政策的调整 D . 主流思想的演变
  • 28. (2022高一上·河西期中) 宋代著作《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其中记录的宋代科技发明成果是(   )
    A . 司南 B . 造纸术 C . 火药 D . 活字印刷术
  • 29.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2012年,清华大学专家在一组战国竹简(清华简)发现了关于周幽王灭亡的古文字记载,其中并无《史记》所载“烽火戏诸侯”之事,从而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史学长期以来对该典故的质疑。这表明(   )
    A . 文献史料的研究价值高于实物史料 B . 技术进步是史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 C . 后人的史学研究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D . 新史料的发掘可推动史学研究的深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 30.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2. (2) 材料二揭示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南宋以后儒学的地位有何变化?
  • 31.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图二
    1. (1) 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2. (2) 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写出三省的各自职权。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央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32. (2021高一上·建水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家世,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 (1)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 (2) 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