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机构 |
时间 |
被货款企业 |
方式 |
货款额 |
贷款结果 |
美国慎昌洋行 |
1920年 |
郑州豫丰纱厂 |
借款 |
200万元 |
因无力偿还被接管 |
日本东亚实业 |
1921年 |
上海宝成一,二厂 |
借款 |
5000万日元 |
1925年被拍卖 |
英国汇丰银行 |
1922年 |
崇明大生纱厂 |
借款 |
180万两白银 |
大生二厂1935 年被拍卖 |
日本裕丰纺织公司 |
1932年 |
唐山华新纱厂 |
合办 |
300万日元 |
1936年由日厂接办 |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
表: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
人物 | 评价 |
司马光 |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才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致于今. |
梁启超 |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
费正清 | 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代表一种务实进取的儒学 |
放假日期 | 放假事由及天数 |
1月1日 |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放假一天 |
1月2、3日 | 新年放假一天 |
3月12日 | 总理逝世纪念放假一天 |
3月29日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放假一天 |
7月9日 | 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放假一天 |
8月17日 | 孔子诞生纪念放假一天(限于学校) |
10月10日 | 国庆纪念放假一天 |
11月12日 | 总理诞生放假一天 |
星期日 | 放假一天 |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1901年 |
清政府批准分科递减科举中额,用学堂逐渐取代科举。 |
1902年 |
管学大臣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
1904年 |
清政府批准张之洞、张百熙等上奏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癸卯学制”。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 |
1905年 |
清政府停罢科举。 |
1909年 |
全国有学堂58896所,学生1626720人。 |
①宋代科举取士名额的扩大 ②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对“学而优则仕”的崇尚 ④自古以来此地文化的发达
材料一: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为此,清政府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主管修律。在修律过程中,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法制传统”的方针,修订法律馆等机构组织翻译了几百种西方各国的法律文本和法律著作,陆续公布了《大清商律草案》《公司律》等数目众多的法律。初步建立起一套近代意义上的,与原有法律体系完全不同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材料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产物,然而它却命途多舛,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袁世凯死后,约法被恢复,但很快又被《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5年,段祺瑞以“传统已坏“。
——据林炯如等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总统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对立法拥有否决权,最高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美国宪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确立起一系列全新的原则和机制。两百多年以来,美国的这部宪法历经风雨,先后颁布了27项修正案,至今仍在适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据杨薇《1787年美国宪法的形成及启示》
请回答:
材料一:夏商周的国家,有的学者称为“方国”,也有的称“王国”。“方国”之“方”,显示了那些形成了“国”的各个政治实体各据一方,“王国”之名则突出了此期的君主称“王”,存在着王权的情况。此阶段历时约十六七个世纪。自战国变法以降到秦汉王韧则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汉帝国的政治制度不是无源之水,它是先秦政治制度经缓慢发展,逐渐累积出来的转型和质变。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集团一旦在军事上取得支配地位,建立统一政权,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就不是外部入侵,而是内部叛乱和瓦解。因此,历代统一王朝在治国策略上都是重点防范内部反频,中央政府只要能维持内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就有能力安定边疆和应对外患。所有的集权国家基本都依靠两种控制手段——按人事实行控制和分地域实行控制——才建立有效统治。
——摘编自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 与历史证据》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据家貲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 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 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二:官职恩赐制是 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的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 年的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 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