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29 浏览次数:1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建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A . 建立假说 B . 实验论证 C . 详细观察 D . 提出问题
  • 2.

    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 .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 .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 .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 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 .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 . 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 . 误差就是错误
  • 4. 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分析下列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西湖、江水变“绿”的主要是指(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 5.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120米=120米/100=0.12厘米 B . 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 C . 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 D . 355 微米=355/1000米=0.355米
  • 6.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闻气味 D . 加酒精
  • 7. 某校科学活动社团的同学上网调查了解各种动物,网上关于这些动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幼体和成体都能水陆两栖 B . 鲫鱼属于鱼类,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 C . 蝙蝠属于鸟类,其体温恒定 D . 蝗虫、蟋蟀属于脊椎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 8. 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 英寸约为( )

    A . 2.5 km B . 2.5 m C . 2.5dm D . 2.5cm
  • 9. 如图,小阳先把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水中,感觉放在甲中的热,放在乙中的冷,则甲、乙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是( )

    A . t=t B . t>t C . t<t D . 无法确定
  • 10. 新型冠状病毒是感染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归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 . 能使人患病 B . 个体微小 C . 能进行繁殖 D . 能进行运动
  • 11. 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 . 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 . 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皮肤都属于器官 D . 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12. 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关于“错误的操作”导致结果的偏差中,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的操作

    结果

    A

    用受热后的钢尺测量橡皮的宽度

    偏大

    B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C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D

    测量纸张厚度时,没有将纸张压紧

    偏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一“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千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主要体现了细胞的( )
    A . 分裂能力 B . 分化能力 C . 生长能力 D . 繁殖能力
  • 15. 实验室里量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要用到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 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 . ②④⑥⑦⑧ B . ①③④⑥⑧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②④⑤⑥
  • 16.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脊椎动物

    鱼类

    B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C

    猫属

    猫科

    食肉目

    D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动物

    衣藻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0七上·滨江月考) 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B . 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C . 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 . 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 18.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如果药品没有说明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B .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C . 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D . 滴管吸满药液后滴加液体时,管口端要紧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 19.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如图。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松树全身,则应注射到( )

    A . 保护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输导组织
  • 20. (2020·湖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被称为“虫”的无脊椎动物中,不经历细胞分化的是( )
    A . 涡虫 B . 草履虫 C . 蛔虫 D . 蝗虫
  • 21. 小阳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 五次数据是2.14厘米、2.13厘米、2.13 厘米、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2.18厘米 B . 2.14 厘米 C . 2.13厘米 D . 2.1375 厘米
  • 22. 小阳制作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 . 周围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右移动 C . 将弯管变粗,可以提高该温度计的灵敏度 D . 将烧瓶变小,可以提高该温度计的灵敏度
  • 23. 天气炎热时,知了的鸣叫声密集响亮;天气转凉时,就不易听到知了的鸣叫声。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就越多呢?针对此问题,要得到较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取的实验方案是( )
    A . 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 . 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 下鸣叫的只数 C . 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 . 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 24.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25. 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二、填空题(共计32分)
  • 26. 歌曲《洋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1. (1) 如图甲所示,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其结构层次为。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则洋葱属于(选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 (2) “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 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具有作用。
  • 27.         
    1. (1) 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铅笔的长度为厘米:

    2. (2) 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3. (3) 图丙中金属丝的直径是毫米,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 28. 根据"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为小阳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实验操作,步骤①和②中不需要用到的试剂是(选填“清水”"生理盐水"或“亚甲基蓝溶液"),步骤③的正确操作是 。

    2. (2) 图乙为小阳在使用显微镜进行临时装片观察时的“对光”操作,其正确顺序是 。

      A .转动遮光器,选择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D .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视野

    3. (3) 图丙和图丁为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视野从图丙到图丁,应先将临时装片向移动。 图丁视野中的细胞,被试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选填序号)。

    4. (4) 如图戊是在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现象,这是由于图甲中操作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5. (5) 右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临时装片,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6. (6)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小阳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发现污点没有移动,再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
  • 29. 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 (1) 小乐在女子沙坑跳远比赛中以450(填单位)的优异成绩破校运会记录并夺得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2. (2) 小乐跳进沙坑,手与细沙摩擦造成皮肤擦破,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部位(选填“真皮”或“表皮”), 其中的血液属于组织。
    3. (3) 小乐在起跳前会感觉到紧张,这与人体的 系统有关。同时她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体现了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系统和系统的活动也会加强。
  • 30. 据报道,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1. (1) 如图是小阳对江豚、白鳍豚、中华鲟和扬子鳄等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A是;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
    2. (2) 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纲。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 31. 利用显微镜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为小阳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物像,请据图回答:

    1. (1)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操作中,下降镜简时眼睛要注视图甲中的[](分别填图甲中的字母与名称);如图乙所示,若要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调节显微镜的[](分别填图甲中的字母与名称)。
    2. (2) 如图乙所示,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3. (3) 如图乙中①~④是该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32. 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 (1) “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能够满足时的水量;
    2. (2) 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方法: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 , 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3. (3) 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 . 5毫升 B . 50 毫升 C . 80毫升 D . 95 毫升
  • 33. 警察常常利用罪犯遗留下来的脚印来得出罪犯所穿鞋的尺码,从而计算出罪犯的身高。小阳对此非常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分别测量并记录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②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数据。

    测量对象

    身高(cm)

    脚长(cm)

    169

    25

    表弟

    168

    25

    爸爸

    I 70

    26

    妈妈

    158

    23

    表妹

    135

    21.5

    1. (1) 从上述的表格中,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什么?答:
    2. (2) 小乐对此实验结果有所质疑,本实验中不严密的地方有哪些?(至少写出2点)答: 。
  • 34. 小阳和小乐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科学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钢球质量m/kg

    抛出点离地高度h/m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落地时间t/s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

    1

    10

    2

    1

    0.64

    0.64

    2

    20

    2

    1

    0.64

    0.64

    3

    10

    2

    2

    0.64

    1.28

    4

    10

    4

    2

    0.91

    1.82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 (2) 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有关,与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有关”的实验结论。
  • 35. 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经过普通鸽子驯化而成。信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

    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⑴将1000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鸽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⑵甲组用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

    ⑶在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⑷根据探究的问题,结合曲线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差异不太明显(嗅觉丧失的鸽子在熟悉的环境下近距离放飞能够顺利归巢);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明显差异,这一现象说明 。

    ⑸本实验选用许多只信鸽进行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四、解答题(共8分)
  • 36. 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高为3.3厘米;插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高为28.3厘米。那么,这支温度计温度上升1℃时,液柱升高毫米。当温度计的液柱为8.3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是且 ℃
  • 37. 小阳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1) 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2. (2) 若按表中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则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