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秋季湘教版地理七上期末复习专题1 我们身边的地理

更新时间:2021-11-19 浏览次数:8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二、综合题
  • 16. (2016·沈阳)

    材料一:据统计,平均每小时每条车道空间上,小汽车可运输3000人,公共汽车6000人,轨道交通1~6万人,运送相同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可节约能耗80%以上,节约道路资源90%左右,污染物排放减少80%。正因如此,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出行被国际公认为是缓解拥堵、改善环境的一剂良药。

    材料二:地下水水质监测等级示意图(2014年我国4896个监测点位数据)

    材料三:电子垃圾也叫“e垃圾”,是家庭和企业报废的电子产品,如果随意丢弃,其有毒物质就会进入土壤、空气和水中。2014年,我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产品的报废量超过1亿台,而实际进入正规处理机构回收利用的却不多。

    材料四: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

    1. (1) 据材料一可知,平均每小时每条车道空间上,公共汽车可运输(    )。   

      A . 3000人 B . 6000人 C . 1万人 D . 6万人 
    2. (2) 根据材料一分析,下列做法不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是(    )。   

      A . 步行上学 B . 搭乘地铁 C . 多开小汽车 D . 乘坐公共汽车
    3. (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地下水水质优良级所占比例是(    )。   

      A . 10.8% B . 25.9% C . 1.8% D . 45.4% 
    4. (4) 电子垃圾既是“环境的炸弹”,也是“身边的矿山”,结合材料三分析,针对废旧手机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随意丢弃 B . 埋在土里 C . 扔进河里 D . 交给正规处理机构回收利用
    5. (5) 据材料四分析,建设宜居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市区内建钢铁厂    ②完善公共交通    ③污水治理    ④垃圾处理    ⑤减少绿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④⑤
    6. (6) 有人这样说过,“我一人之力固然不能消除污染,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庄严责任”。 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做些什么?(写出一条措施即可)

  • 17.

    地理环境对世界各地的民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能反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的是

    2. (2) A图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3. (3) 反映当地气候炎热多雨特征的民居是

    4. (4) C图所示民居是草原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而搭建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