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1-07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区域经济集团化”、“多样性和差异性”、“自主自愿”等特征,该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2.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被称为“第一公民”,其依据是他担任了(   )
    A . 首席执政官 B . 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C . 首席将军 D . 陪审法庭大法官
  • 3. 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隶属于中书省  ③隶属于尚书省

    A . ①③②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 4. 游侠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武士群体(他们因爱打抱不平,扶弱济贫,藏活豪士,不求报酬,而成为各诸侯王的座上宾,但往往以武犯禁遭到统治者的打压,汉武帝时就重用酷吏打击游侠势力。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 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B . 维护地方的统治秩序 C . 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 分化各诸侯国的力量
  • 5. 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8000多枚秦简其中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文书。这些秦简可用于证明秦朝(   )
    A . 县级行政管理模式较为完备 B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C . 地方权力过大妨碍中央集权 D . 对农村基层自治进行了尝试
  • 6. 1978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先后走出国门,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2位,先后20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些出访( )
    A . 旨在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 B . 促进了新型国家关系的建立 C . 表明了中国积极对外的态度 D . 巩固了我国多边外交的成果
  • 7. (2021高二上·云南月考) 元初,忽必烈以中书省统领全国政务,地方则置十路宣抚司。同时,也时常让中书省官员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衔,出外主持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事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由此可见,当时( )
    A . 中书省的行政权受到皇权压制 B . 中央严密监控边疆事务 C . 中央注重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D .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 8. 北宋初期,统治者在地方设“四监司”,又在州一级增设通判。这样做是为了(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提高行政效率 C . 节约财政开支 D . 减少决策失误
  • 9. 北魏时期,仅471年到481年的十年间,就爆发了十八次人民的反抗斗争。下表的史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人民起义繁多的原因在于(   )

    来源

    史料

    《魏书·高祖纪二》

    “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贿,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宋书·谢灵运传》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摩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A . 民族矛盾激化 B . 土地兼并严重 C . 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 D . 官僚集团横征暴敛
  • 10.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重要变法和改革,从中可以看出(   )

    朝代

    改革或变法

    战国

    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北魏

    孝文帝改革

    北宋

    王安石变法

    明朝

    一条鞭法

    A .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 B . 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 . 改革充满了曲折与艰巨性 D . 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多为自下而上进行
  • 11.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下史实能体现改革开放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是(   )

    ①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④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旗,对其政治理念的变化理解正确是(   )

     

    “黄底蓝龙戏红珠”黄龙旗         “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旗

    A .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B . “满族独尊”——驱逐鞑虏 C . 君权共享——民族平等 D . “朕即国家”——五族共和
  • 13.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观察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

    1624~1641

    1660~1685

    1689~1713

    1714~1760

    1760~1800

    年均召开天数

    42

    43

    122

    100天以上

    100天以上

    年均通过法令

    5

    15

    67

    77

    209

    A . 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B .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C . 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 D . 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 14. 唐朝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 “执政事笔”。他不仅主持议政会议,承宣接旨,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权力很大。肃宗时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流执政事笔。这些规定( )
    A .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 . 削弱了中书省长官权力 C .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D . 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 15.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1922年北洋政府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上述现象(   )
    A . 推动人民体育体制的确立 B . 有利于塑造体育强国的形象 C . 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化倾向 D . 说明教育的人文性有所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非选择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的初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1)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 (2) 材料三体现了孟德斯鸠怎样的思想主张?请以美国政治体制为例,说明这一主张。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政治制度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向苏联大使强调:“肯尼迪总统早就想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这些导弹……这次危机一结束,这些导弹就会拆除。”苏联……同意拆除导弹并让联合国代表前往核实拆除工作。

    材料二:无论美国和苏联都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固有的风险和核讹诈政策的局限性……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核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核武器的控制达成某些协议。

    材料三:经过这次对抗,美国还认为,美苏都有大量的核武器,处境相同,对核战争的风险有共识,苏联对此比较“理智”,而中国则更加危险。故而美国进一步加强在亚洲遏制中国,甚至希望利用苏联来制约中国。

    材料四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其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古巴导弹危机及影响》

    1. (1) 据材料一、二,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成功化解的原因。
    2. (2) 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及其解决对中国和西欧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认识。
  • 18. 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

    1. (1) 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 (2) 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