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

更新时间:2021-12-16 浏览次数:365 类型:一轮复习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1九上·江都月考) 实用文本阅读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 (1)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 (4)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被封楚王。回楚地后,他并未睚眺必报,而是将羞辱他的人善待并重用。

  • 2. (2021九上·长沙开学考) 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定位清宁人生

    ①《老子》中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大意是说,往昔曾得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清朝黄襛来《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天地贵得一,清宁以定位。”意思是说,天地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得到过道,以清宁来定位自己。清宁就是清明宁静的意思。天地如此,推衍到人,一个人能将人生定位为清宁,并一贯保持,定是可贵之人。

    ②定位清宁人生,体现着甘于低调、清爽对人、光明做事的处世风格。清代廉吏于成龙在罗城当知县时,他与罗城百姓同甘共苦,由原来的日食两餐减成一餐。于成龙说:“我一个人在这里,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奉养你们的父母,就跟给我用一样。”于成龙把人生定位为清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的人生追求。“官之于民,犹父之于子。父不慈则子不孝,官不清则民不良。”无论是他当知县,还是升任知州,以至后来的江南总督,于成龙不以身处高官为张扬,低週行事,一心一意关心百姓疾苦,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于成龙的廉洁,难得可贵,贵在持之以恒,贵在淡定如菊,视名利为类土,唯有心中那盏清宁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54岁的诸葛亮给他8岁的儿子的告诫。淡泊与宁静,体现的正是人生清宁的两种状态。这几句话真切体现了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事实上,诸葛亮的人生清宁。具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静观世事变化,刘备的“三顾茅庐”才使诸葛亮出山,他抱定为刘备打江山的心愿,说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发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感慨,没有定位清宁,没有清宁的经历,诸葛亮怎能有如此大悟,怎么受后人敬仰?

    ④然而,现实总是充满诱惑,总是引人徘徊。定位清宁人生不易,守住清宁更难。一些人,打小受到良好教育,定位了清宁人生,工作初始还能言行一致,谨小慎微。可是,随着职务地位的上升,伴着外界的诱惑增多,清宁的初心渐渐远离,贪图安逸和享受,好大喜功,结果让自己身陷图图。新中国成立后的张子善贪污案就是例证,惨痛的教训,让人深思。

    ⑤回顾历史,坚守清宁的人给我们留下佳话。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由此可见,经得住诱惑是守住清宁人生的法宝,自以为天不知地不知,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邪恶终会受惩罚。

    ⑥定位清宁人生,保持初心不变,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路上,荆棘丛生,诱惑众多,唯有定位清宁,然后不懈坚守清宁,人生方向才不会偏离。这可贵的人生态度,必然助你的人生绘出别样的精彩画卷。

    (选自张培胜《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下列最适合做文章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 定位清宁人生。 B . 一个人能将人生定位为清宁,并一贯保持,定是可贵之人。 C . 淡泊与宁静,体现的是人生清宁的两种状态。 D . 定位清宁,坚守清宁,必然助你的人生绘出别样的精彩画卷。
    2. (2) 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中列举于成龙的事例,主要论证了清宁人生体现着甘于低调、清爽对人、光明做事的处世风格这一分论点。 B . 第③段中诸葛亮的例子是论述人生清宁的两种状态淡泊与宁静。 C . 第⑤段列举杨震拒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但要定位清宁,更要守住清宁。 D . 第②③④⑤段的论证思路是“总分总”式。
    3. (3) 选文开头引用《老子》和清朝黄驁来《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有什么作用?
  • 3. (2021八上·隆回月考) 议论文阅读。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①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

    ②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④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⑤电子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曾经翰墨书香,如今电子触屏,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⑦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⑧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⑨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⑩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碎片、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轻”阅读因此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滤与反省机制,静心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⑪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一个人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8日,有删改)

    1.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文中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4. (4) 联系文章,谈谈你对“轻”阅读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以身许国岂邀名

    ①“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近期新增“全军挂像英模”之一的林俊德院士,扎根大漠戈壁奋战了50余个春秋,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在铸造国家核盾的艰辛征程中,生命不息而冲锋不止?那就是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

    ②从林俊德追寻至老一代“两弹一星”元勋们,从王进喜拉近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群英,他们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国家大业的英雄交响曲,也是一部以身许国的精神教科书。这些英模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彰显的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也展示着共产党人许党报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③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作中这样感慨: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因为这种“不屈辱”的许国精神,在民族危难时,自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生取义者;在民族受凌时,自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者;在实现民族理想时,自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革命者。回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无数英烈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彪炳史册。仅贺龙元帅的宗亲中,就有2050人为革命英勇献身。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何等的壮怀激烈。

    ④。有哲人说,许国是生命的燃烧、报国是事业的奋斗。唯有燃烧,方能让人生出彩;唯有奋斗,才可为国家建功。“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从“导弹之父”钱学森,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两弹一星”功勋,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生命在许国报国的伟业中熊熊燃烧。邓稼先领军的团队,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强国需五代科学家接力攻关的核武研制工程;黄大年回归报国,仅用5年时间,就研发出西方国家需20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测装备。这种忘我报国,何其可歌可泣。

    ⑤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需要无数儿女无怨无悔地守以坚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30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4000万颗种子;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35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正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⑥“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多少英雄儿女为国家的富强而埋名献身。当今时代,奋斗是最生动的许国,奉献是最可贵的报国。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 (2) 根据文意,为第④段补写一个分论点,写在横线上。
    3. (3) 请梳理概括选文的论证思路。
    4. (4) 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5)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准确。 B . 选文第③段例证时,仅用“舍生取义者”“大义凛然者”“坚定革命者”概括,没有具体举出某一个人物,是一种缺憾。 C . 文章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 . 选文开头若把林俊德的事例换成邓稼先的事例,从表达效果上看也是可以的。
  • 5. (2021九上·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石羚

    ①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②“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夸大其词,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子虚乌有。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③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④“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⑤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⑥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⑦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2018年06月13日04版)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阅读文章,你认为不良文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3) 分析文章第⑤段划线句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 (4)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做到“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继承传统文化  “细火慢炖”才能得真味

    (曾嘉雯)

    ①近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走红,纷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认可。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好粥当要耐心熬,继承传统文化也需要“细火慢炖”,才能滋养民族精神。

    ②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传统文化不能只成为一时的“时尚”,传统文化的回归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文化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如一封封古人的鸿雁传书,它们来得慢,来得温润,却影响深远。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社会诸多方面。我们要汲取《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节目的传播经验,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让传统文化的教育成为人们的“日常课”。同时,继承传统文化,还需久久为功。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对传统文化不能一时地哄炒,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耐得住性子,涵养出内功。

    ③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鉴别选择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如不注重选择和把关,难免就会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象。继承传统文化,不能是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比如说,《论语》特别重视“孝”,并把“孝”作为了“仁”之根本。诚然,“孝”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论语》中也提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我们可以推想,父若是明德惟馨、才高八斗,顺其父之道必然问题不大;但若父之品行不佳、脑袋糊涂,难道也只能顺其父之道才能称之为“孝”?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继承传统文化,绝非照搬照套,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继承传统文化,定要戒骄戒躁、细细挑选,把好关,守好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如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思考,有选择地拿来,在占有中挑选,在挑选中创新。

    ④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转化创新的过程。即使是好的食物,也需要消化才能成为人身体的养分。同样,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消化磨合,才能为现代社会提供养分。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为继承而继承。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与现代社会对接,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如果对传统文化不加消化地生搬硬套,恐怕只能成为有碍机体健康的累赘。

    ⑤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文化尤其是精神文明的生成、发展和转变,相比物质文明而言是一个缓慢且相对滞后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更是急不得,切忌一阵风。要带着一颗“细火慢炖”的心,以日雕月琢的精神,用心煨成一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汤,滋养中华民族的心灵。

    1. (1) 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2. (2)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培根说,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花粉,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

    3.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为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思,花落而萧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 (2) 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笑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________________。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解放军报》2018年9月20日,有改动)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②③④⑤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3. (3) 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4) 请在第③段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1. (1)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 (2) 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 (4) 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5. (5) 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 . 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 . 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 .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的三种姿势

    孙绍振

    ①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得,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干脆就睡着了也无所谓。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一种享受。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领悟人生的意义。但是,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这样轻松地达到目的的。

    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古人讲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心境、态度,一种目的。那就是求知的态度,通常我们说求学问,为什么要说“求”呢,那是意味着追求。要追求就得认真、严肃,注意力非常地集中,和躺着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读书方法。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种方法。

    ③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于书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个字,都一丝不苟反复钻研,甚至背诵。上下左右联系,前后贯通思考,力求全面、准确掌握。正襟危坐的姿势表现出一种精神,那就是钻研,不满足停留在表面上。一般说文字的表面是很完整的,甚至给你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如果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坐着读的关键是开放心灵,让它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全盘的精义。古人说的虚怀若谷,大致可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

    ④这种读书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不是最好。因为坐着钻研,全盘吸收,就意味着你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不包括任何错误的。但是这样囊括绝对真理的书是没有的。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种历史和个人的局限。毛泽东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一种是还没有生出来的人。对于书,也可以这样说。坐着钻研的时候,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你的思路是被动的。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人生,而这主要靠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书本只是一种向导和坐标。因而你要主动地用你自己的体验和智慧去检验它,或者用马克思的术语说,“批判”它。这时候,你就用不着虚怀若谷了,你也不用把书上的每一句话都当作天条,在追求真理的时候,任何的自卑感都是多余的。

    ⑤这时,你得改变一下读书的姿势,当然绝对不能躺着读,也不能满足于坐着读,你得站起来,也就是用俯视的姿态,把书上的东西用实际情况去检验,去分析,用你自己的头脑去批判。当你发现书中所说哪怕是有一点与实际不符时,你就要揪住不放,因为这就意味着你的认识有了提高,你已经发现了问题,而发现问题往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你已经比书本的作者稍稍高明了一点。这时你当然还要反复思考,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不要有任何的谦虚,这时候用得上孔夫子一句话,叫做当仁不让。这是一个机遇,你和权威平等了,你在真理面前站起来了。也许你当时还意识不到,但是当你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你会感到幸福的,甚至你的脸上会出现无声的微笑。

    1. (1) 通读全文,指出文章题目中“三种姿势”的含义。
    2. (2)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
    3. (3) 结合下面材料,联系选文,说说你应该采用文中的哪种读书方法。

      材料:习近平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了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又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从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又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忍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式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21世纪履行构建使命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场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3. (3) 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结合本文,根据第3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

        ①04月23日已过去了,“世界读书日”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它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

        ②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外,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收的收获。

        ③读书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来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时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的一首绝句,朴素亲切,满含哲理,尤其是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

        ④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情操是一种美好陶冶……一位名叫李时可的诗人写的一首《舟中夜闻读书》中说:“临谿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诗的意思是说在临近小溪岸边看见一间农舍隐在朦胧的竹林里,乘船走过的时候不时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诗人说不用打听这是谁的家,通过那朗朗的夜读声,就能猜到这里肯定不是一个鄙俗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巧妙地说明了读书使人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道理。读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可以升华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亲睦邻。

        ⑤读书需要思考一个“勤”字。唐代诗人杜荀鹤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宋代诗人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恳切真挚的声声教诲,都是劝人加紧学习,勤奋精进,不能放松自我,懈怠光阴。但今天的读书,已不局限于纸质传统载体,阅读途径也已更加丰富和多元。手机APP、电子出版物、微信读书,QQ阅读等各种古人没有见过的阅读方式,使我们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轻快。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繵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

        ⑥读书热是好事,但也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爱读书的人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啊。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 (4) 作者认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满含哲理,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请结合诗句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__

    朱万疆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断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中走向宁静,从浅陋中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着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索。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图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__A___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__B__《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④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___C____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⑤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__D__经典蕴舍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只是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 (2) 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 . 引出中心论点 C . 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 .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3) 文章第②段中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简要回答。
    4. (4)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5) 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A、B、C、D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叶匡政

        ①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经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佳士得公司今日宣布,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拍卖到2亿元人民币。对此,中方专家认为都“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网民的愤怒。

        ②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就像打了鸡血般飙升。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和哀怨,只要白花花的银子。

        ③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100年后的今天,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④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因为这个公约,2005年,被英法联军当作战利品的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归还给天津。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⑤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元的兽首,今年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耻辱。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买回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馆中,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⑥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假如一时难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他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持着一种缺憾。我想,无论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们身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被抢走的历史记忆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的这个事实不会变。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⑦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 (1) 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2. (2) 第③段“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中加点的两个“强盗”各指什么?
    3. (3) 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的具体含义。
    4. (4) 结合全文,说说面对“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这件事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国宝回归热的反思

        ①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亘古以来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持续发展从未间断,并为后世传流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化身,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见证。

        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鸦片战争以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荡然无存,大量珍贵文物被外国侵略者野蛮掠夺,祖宗基业遭受劫难,令国人痛心疾首。“落后就要挨打”,的确是惨痛的历史教训,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促进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回归,作为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国家文物局,做了大量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我国保留对历史上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权利。

        ④我国政府通过法律和道义等多种渠道追索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流失海外的文物,取得很大成功,然而追索海外文物的工作并非始终艳阳高照、一帆风顺。在国宝回归热逐渐兴起之时,困难和挫折也随之出现。2000年4月,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宣布即将在香港公开拍卖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出境的四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为西洋楼前大水法的遗物——乾隆御制錾花铜虎首、猴首和牛首,另一件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原是圆明园的陈设品。2000年4月20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致函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要求他们停止在香港公开拍卖1860年被掠夺出境的圆明园文物。国家文物局认为,这些文物在法律上的性质是“战争期间被掠夺的文物”。关于这一类文物的归还,国际法上的先例在20世纪就已出现。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掠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然而两家拍卖行置国家文物局的严正立场和海内外舆论界的反对之声于不顾,坚持如期拍卖。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等企业遂参与竞拍,并最终购回上述四件圆明园遗物。

        ⑤被劫掠的圆明园国宝回归,就事情本身而言,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是若明眼人稍加分析,就会感到这种回归的方式或途径,无异于在丰盛的筵席上吃进苍蝇一样令人尴尬万分。当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屈辱与痛苦。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又在自己的领土香港,以4893万元的天价购回被劫掠的四件圆明园文物,这难道不是自己向尚未愈合的心灵的创口上再撒一把盐吗?此种不光彩的回归,绝不是“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所能解释得了的。只有无偿的追索回归,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尊严,洗雪民族的耻辱,当凝目注视陈列在展柜中的这四件圆明园国宝时,我们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不知当做何感想?

    1. (1)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海外文物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4.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仔细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国宝回归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

      链接材料:2018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是特设了《国宝回归》环节,讲述了巨幅画作明代宫廷皇家地图《丝路山水地图》流落国外,如今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动人故事。20世纪30年代,《丝路山水地图》在战乱中流失日本,现由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出资2000万美元(1.33亿元人民币)从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回,并将之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 1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诗意山水(有删改)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北疆山水的,西域山水的,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的呢?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hu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hu,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hu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             , 水的               , 水的               ,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呤,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因李白偶尔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成为名胜;而绍兴城南一处普通的私家园林,因陆游遗恨千载的《钗头凤》和《沈园诗》,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为快;最典型莫过于岳阳楼,一楼何奇?却因“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腾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而声名大噪。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淫和提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           。畅游好山好水,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入画,更添画意,山水乃诗画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1. (1) 请根据各地山水的特点,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充到第②段的横线上。  

      苍凉与神秘    温婉与柔媚    秀雅与奇异

    2. (2) 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共涉及到三位唐代诗人及相关作品,请你根据文中内容提示,将下表填充完整。

      张继

      《枫桥夜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3) 请仿照第③段中写“山”的句式,续写有关“水”的句子。

      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水的,水的

    4. (4) 第③段诗句中写道“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其中范希文即范仲淹,请你结合《岳阳楼记》,说说所谓“两字关情”应该是指哪两个字?
    5. (5) 请根据你自己的文化积累,为第③段加波浪线的部分补写一个实例。
    6. (6) 请根据文意将下面两句话分别还原到第④段中的空白处。  

      A就是一本好书              B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 1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世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第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 (3)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 (4) 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18. 现代文阅读

    淡泊之心自高远

    覃光林

        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北朝人慧能的这首偈子,世世代代被人们所传颂。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种“世间万物皆空”的意念去面对尘世间的事物,以一种心中静若水,处事波澜不惊的心境去面对外界的诱惑,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不热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③淡泊之心,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尘世繁杂,谁又能真正静心于其中,哭过、笑过、恨过、痛过,不过是一场蹉跎;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公、难过、愤恨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要经历一些事情,才真正看清人情世故,才真正体会人走茶凉的苦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常怀淡泊之心,才能让尘世的种种规划为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真正的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者虚伪的自嘲。淡泊,是一种功名利禄,繁华于我如浮云的心境,是一种坚守人生之道的气节。淡泊,抑或是仕道受阻后的醒悟,繁华过后的心归。但无论如何,淡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远,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

        ⑤漫漫人生路,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份淡然之美。一切随心而为,嬉笑怒骂皆自由才是生活的本意,亮化自我心灵,放眼悠悠天地,淡泊之心自然高远,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⑥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轰轰烈烈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平淡中度过。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就一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幸福和快乐,成功赋予的那份慰藉和乐趣。用一颗淡泊的心,怀着感恩的信念,对父母,对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保持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浸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⑦人贵有淡泊之心,有了淡泊之心,面对失败才能不灰心丧气,面对成功才会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了淡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名利禄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烦恼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有了淡泊之心,我们才能抛开一切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

        ⑧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

    1. (1) 文章开篇引用高僧慧能的一首偈子,其作用是什么?
    2.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淡泊。
    3. (3) 试分析文章第五段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 (4) 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 (5) 请围绕文章“淡泊之心自高远”这一中心,仿照示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陶渊明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远离官场,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

  • 1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幸福源于奋斗

        ①在我国建设史上,红旗渠的开凿历程可谓荡气回肠。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叩石垦壤、挖山不止,战天斗地、不畏艰苦,回望这段历史,最启人深思的,当是幸福源于奋斗这一朴素逻辑。

        ②“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的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技能大赛上的冠军荣光背后,是一群中国技术工人在赛场外的反复操作;世乒赛男团九连冠的历史纪录,源自国手们日常的“魔鬼训练”。事实证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③然而,在奋斗的征途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诱惑。现实中,一些人没有真正领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常因汗水太过咸苦、耐不住拼搏的寂寞,转而寻找“终南捷径”,结果念歪了经、跑偏了路。有的人违背公序良俗,以出格之举博取眼球;有的人无视市场规则,凡事唯利是图;甚至有人不顾党纪国法,恣意谋取不法利益。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岂能换来真正令人心安的幸福?

        ④马克思曾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但丈量幸福的单位不只是时间,也可以是奋斗自身。“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奋斗之旅往往荆棘丛生,而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当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做好奋斗到底的准备。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收获因奋斗带来的快乐。

        ⑤幸福难以触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即使在沙漠戈壁、悬崖峭壁等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只要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种子,也能迎来繁花似锦。奋斗也是如此。西晋时期的左思为了写作《三都赋》,可说是十年磨一剑。在这期间,他闭门谢客,无论是家门口、庭院中还是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随时想出一句,就马上记录下来。靠着日拱一卒的韧性,左思凭借个人奋斗终成一代文学名家。每个人所处的境遇和环境都不尽相同,但只要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迈出务实行动的步伐,就终能抵达理想的峰峦。

        ⑥有人说,对庄稼而言,“最好的肥料是农夫的影子”。嗅闻幸福的芳香、采撷幸福的果实,非付出一番艰辛不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葆有“莫向光阴惰寸功”的精气神,我们就一定能攀过奋斗的阶梯,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2018-6-7《人民论坛》)

    1. (1)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根据提示,结合文意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

      然后,

      最后,

    4. (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岂能换来真正令人心安的幸福?

  •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爆款文章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①“爆款文章”是近几年兴起的名词,但若要追溯源头,我首先想到的是“洛阳纸贵”的典故。左思一篇《三都赋》,令众人争相传抄,与“不转不是中国人”的热度颇有几分相似。就在一百年前,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学和以鸳蝴派为代表的旧派小说齐头并进,各自在读者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

        ②但我们并不会用“爆款文章”去形容上述作品,为什么?

        ③“爆款”一词原指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景,强调的是其人气之高。当用“爆款文章”时,已经默认了文章的商品属性,但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文章的价值不局限于此。曹丕曾豪情万丈地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创作不仅是文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途径,更是他们扬名后世的方式。古有忧国忧民的屈原、杜甫,今有以笔为武器的鲁迅。这些熠熠生辉的文人,定义了国人对“文章”的印象。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如若文化产业以利益为导向,就势必要遵循商业市场的原则。作为爆款商品,某种程度上营销推广销售数量比产品质量、售后反馈更重要。爆款文章中也不乏内容有深度的作品,但即便再深刻,也无法掩盖其商品的本质。反观屈原、杜甫和鲁迅的创作,与当今争夺阅读量和广告位的爆款文章一对比,差异显而易见。

        ④爆款文章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因特网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文章发表不必完全依赖于出版行业,申请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发文章。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使“写”的门槛已经低到几无筛选功能。而二十世纪初执笔为文的作家们,要么经过严格的旧学训练,要么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鲁迅曾自嘲,其母亲对张恨水小说的偏爱甚至超过了自家儿子的文章,但即使是作为旧派文学代表的张氏小说,其实也是非常漂亮严谨的章回体,在今人看来依然有其审美价值。另一方面,读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使文盲率大幅下降,但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依然形成了受众市场的趣味分层,爆款文章面向的恰好是基数较大的群体层,夺人眼球的标题、标新立异的观点、反主流的态度,也成了爆款文章的创作原则。它挑战的是读者价值观的极限,这种“挑战”也正是其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⑤常有人问:如何才能写出10W+的爆款文章?似乎没见过谁问如何才能成为乔布斯、马云或莫言。难道爆款文章真的门槛很低,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选自2017年12月7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1. (1) 本文讨论的是“爆款文章”,作者为什么却先从《三都赋》等文章说起?
    2. (2) “爆款文章”诞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3. (3)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主要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4) 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每朵玫瑰都能向阳生长

    陈  凌

        ①1919年10月,由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感慨,现代女子受压迫“已到极点了”,“凡有觉悟的女子,切不可再藏名隐姓、含羞怕辱,不敢出来与黑暗势力奋斗”。近百年过去了,作者的感慨也随着时间齿轮的转动,成为历史。女性“离不开锅台,上不了讲台,登不上舞台”的状况早已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信念与实践。

        ②____A____不妨把目光转向正在召开的两会。从用一个个“沾着泥土芳香”的议案提案传递百姓呼声的女性代表委员,到以认真负责态度赢得各方礼赞的警花,再到为“抓新闻活鱼”而敬业奔跑的女记者,会场内外,一道道亮丽的“两会风景线”,生动注解着时代的进步、文明水准的提升。

        ③____B____去年的今天,一张照片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个双手叉腰、眼神无畏的小女孩铜像,被放在华尔街著名的铜牛雕塑前,小女孩脚前刻写着这样的说明:“了解女性领导的力量。她创造不同。”男女平等,并不是要抹杀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而是要让社会理性正视这一差异,并让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公平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照片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并不在于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所形成的戏谑感和强烈视觉冲击,而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④____C____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期待玫瑰自由绽放,绝不是因为她们的美丽能够点缀世界,而是因为女性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民小酒”的“代言人”余留芬,带领群众与贫困较劲,以“不惜命”的奋斗精神彻底改变了当地“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贫困局面;“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走下去”的“北斗女神”王淑芳,用20多年的青春奉献让更多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宝贝回家”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夏雪,帮助8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为一部奏鸣曲,那女性的作用,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

        ⑤然而,要让每一朵玫瑰都能“自如地”向阳生长,并非易事。就在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令人喜忧参半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喜的是,全球性别差距呈现出缓慢缩小趋势, 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善性别平等状况可带来巨大经济红利;忧的是,女性在经济机会和政治参与上,仍与男性有不小差距。报告甚至略带无奈地预测,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更好地倾听女性的声音,重视她们的诉求,保障女同胞的权益。

        ⑥梁启超对女性抱有这样的期待,“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每一步向前都离不开“她们”的参与,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她力量”和“她智慧”。打破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培育更深厚的社会土壤,筑牢完善的制度根基,“她们”必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8日04版)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根据文意,请在第④段的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事例。
    3. (3) 分析第④段画线语句的作用。
    4. (4) 第⑤段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中的“这”指代
    5. (5) “今天的女性,不仅有‘男女都一样’的自信,更有‘握住自己的命运’的自觉。”这句话应还原到A、B、C中的哪一处?理由是什么?  
  •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是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酬应,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⑥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⑦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在饭馆菜馆中也是一样。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⑧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解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

    (选自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有删改)

    1.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 (2) 文中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为自己寻找的理由:

      一是

      二是

      三是

    3. (3)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4. (4) 第⑤段中划线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 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白”处享人生之美

    宋莺

        ①我家后花园里种满了花菜瓜果,只剩最后一点空隙,总想还种点什么,可转念一想,还是给花园留点空隙吧,就给我的想象留下了空间,我可以用它种下各种可能,甚至种希望,种阳光,种幸福……!

        ②这就如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叫做“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空灵深远,含蓄内敛,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以留有想象的空间。画如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拥挤、呆板,而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却能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效果,瀚墨涤心,书画传情。

        ③文学,音乐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如林徽因的诗,就爱用单个字,而不是繁复累赘的词,如“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一个“软”字和“闪”字,比一些形容词的堆砌更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另外,听音乐比听歌更美,不受歌词的束缚和牵制,更有想象的空间和意境!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美到极致,欲辩也忘言,自由的想象是无限的,而语言和声音都是有限的,不要试图用有限去框定无限,而应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④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可川端康成也曾哀叹:“这世界太拥塞了。”什么都被挤得满满的,让人窒息,到处人满为患,交通拥堵,时间排满……电脑不定期清空刷新,就会死机;人心装得太满,就会心累;忙得没空休息,甚至会猝死!林语堂也曾说过:“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⑤是啊,这太过拥挤的世界太需要留白,我们于“留白”处,才能尽享人生之美!

        ⑥生命需要留白,在留白处逃出只为生存奔忙的拥挤,回归本真的自我,找到精神的归宿,让灵魂诗意地栖居于闲逸的心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⑦心灵需要留白,在留白处渗进阳光和雨露!学会放下和取舍,放下名利钱权,放下感官、身躯、直到心瓣,破除自以为是的界限,消除执念,方能自在,轻装前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让心远离尘世的纷扰,俗世的浮躁,在红尘中坚守一方心灵净土,修篱种菊,清宁静美,禅意芬芳!

        ⑧时间需要留白,留点时间读书、写作、思考、感悟,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去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⑨为人处事需要留白,做事不能太绝,对人不能太狠,得饶人处且饶人,山不转水转,有时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⑩于“留白”处尽享人生之美,此生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名利皆抛,波澜不惊,充实愉悦,自在安然!

    1.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 (2) 本文第①段为什么写“我”在后花园种花菜瓜果的事?
    3. (3)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4) 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 24.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简单成就非凡

    逢锦科

        ①爱因斯坦当年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年薪为一万六千美元,他主动要求减至三千美元,人们大惑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以创造的原动力!”“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爱因斯坦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不发讣告,不搞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这样,什么名誉、地位,统统都与他无关。可是,又有谁不承认他的盖世贡献、非凡成就呢!

        ②古人云:“大道至简。”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简单”一些,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可以成就非凡的事业、非凡的人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心灵的简单,可以成就良好的心态。身处一个行色匆匆、变动不居的时代,面对浮躁、功利、奢华、喧嚣,有的人思虑重重,坐卧不宁;有的人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有的人工于算计,患得患失;有的人追名逐利,得陇望蜀。原因就是欲望太多、想得太复杂。庄子说:“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嗜好和欲望太重的人,他们的心智必然被堵塞得满满的。如此,对人生的领悟力就必然很浅了,就很难时刻保持睿智清醒的头脑。只有净除所有尘滓杂念,使心态始终保持从容达观,才能悟大道、辨是非、明真理,生出智慧,进入清澈澄明的境界,从而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想像力、创造力。

    ④“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处世的简单,可以成就淡泊练达的品格。人是社会的人,是有血有肉的高级动物,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能做到简单处世,是不容易的。有一段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告诉我们,简单是一种经历人生磨难后的大彻大悟,是领略了人生峰回路转后的轻松快意,是剔除一切烦恼而海纳百川的智慧,唯此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⑤“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是对待名利的简单。人生在世,美貌、权力、财富、名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越是刻意追求反而越会为其所累,迷失自己,正所谓“心底无私,寝室安香;追逐名利,终日惊惶”,很难有所作为。相反,简单则是厚积薄发的干事之力、成事之道。自古以来大凡极致简约者,从来不是玩世不恭、随波逐流的平庸无能之辈,而是为理想和事业孜孜以求者。司马迁忍辱负重,默默砥砺,终成《史记》这部不朽巨著。                             今天,我们在兰考看到泡桐造福百姓的时候,在大亮山看到森林覆盖荒山的时候,就知道焦裕禄、杨善洲的不简单了!所以说,善养简约之品,必能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干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以入世的精神做事,成就不凡的人生。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①段列举爱因斯坦当年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动要求减少年薪以及弥留之际立下遗嘱的事例,有何作用?
    3. (3) 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 (4) 第④段画线句中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 (5) 根据你的积累,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 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是青年读书时

    刘少华

        ①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忙碌或是贫穷,有一种快乐谁都无法剥夺,那便是读书。但青年人读书,有时会有热情、少方法,战略上异常重视、战术上捉襟见肘,不得其门而入。关于如何读书,前人进行了诸多总结,依我看,如下四点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却也十分有益。

        ②首先,要追求把书“读完”。当年,金克木先生写《书读完了》,让人大吃一惊。别说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就算只读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书,正常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为何金克木先生敢说“书读完了”?其实,这背后是对读书的系统思考。比如中国古书,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有据可循,其中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金先生举例说,如果研究“红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捷径,非读不可。

        ③以此类推,青年人读书,应当从源头去读,在脑海中搭起一个“格式塔”,日拱一卒。在青年时期、记忆力最强时,先尽量“输入”,快速吸收基础知识,打好底子。书当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轻时打下广博的基础,却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④其次,要仰仗经典之力。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却同样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阅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

        ⑤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感受极深,甚至专门写出一本《为什么读经典》。书中,他为经典作品下了诸多定义,其中第一条便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信哉斯言!因为经典作品反复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礼,总能跨越时代,进入群体的记忆中。即便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气、下功夫阅读,也是值得的。知识青年,不读经典,何以自立?

        ⑥此外,还要经常打开新书。我们关于读书的经验,大都来自前人。然而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又有些不同。知识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长,一日不学便有跟不上之感。即便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人类最优秀的知识结晶,依然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畅销书榜上,让人失望者有之,给人启发者却更多。许多经典都曾流行一时,今日之流行未必不是明日之经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直指当下或未来、瞄准过去被忽视的真问题的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有益的指导。

        ⑦读书得读其闪光点,尤其对当下出版的书更要抱以宽容与理解之心。创新的见解、观点、结论问世时,因其往往领先于时代,往往不容易被接受。青年人更应对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最先去发现、去接受新书中那些对世界可能有推动作用的闪光点。好奇与新知,是两盏时时互应的明灯。

        ⑧最后,读书要“手脚并用”。人的记忆力有相当的局限性,人的理解力亦需要多重辅助。动手记下要点,动手写下感受,动手转发给师友,便多了一种理解的可能性。应当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既从书中汲取营养,又将知识应用于现实;既以书为友,又以实践为师……在一个崇尚奋斗的时代,青年人既不能做“书呆子”,也不能做“清谈客”,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与现实对接,书本中的文字需要在纸张外落地生根。

        ⑨人生的许多变化,也许正是从学会正确读书开始的。而做一个读书人最幸福的是,眼前是无尽的书籍世界,我们在其中能寻觅到、体验到通往更大世界的千万条路。(刘少华)

    (选自201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1. (1) 通读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读书?
    2. (2)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如何理解“好奇与新知;是两盏时时互应的明灯”这句话的含义?
    4. (4) 简要分析第⑧段的论证思路。
  • 26. 阅读下列议论文,回答问题。

    “知止”者常乐

    胡建新

        ①知止,即知道停止。翻史书,谈论“知止”的文字屡见不鲜。《礼记·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道德经》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墨子讲:“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柳宗元说:“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②先哲们这些思想如出一辙,无不表达了“知止”对于为人处世的重要性。的确,人生旅途上“知止”,往往是规避各种风险、把握安全节奏的“刹车板”,也是防止意外冲击、加强自我保护的“保险杠”。

        ③能否“知止”,不仅取决于智慧、经验,更取决于品德、境界。《晏子春秋》中有一个晏子推让待遇的故事。晏子出使外域时,官府为他配备了一套好马好车,却被他推辞了,他说自己有马有车,无非是马老了一点、车旧了一点;后来官府又给他提高俸禄以养家亲,他又推辞了,觉得自己原有报酬养家已绰绰有余。他说:“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怨利生孽,维义可以为长存。且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在他看来,生活享受没有止境,“知止”即福,不“知止”即祸。祸福之差,尽在是否“知止”。

        ④类似事例不胜枚举。音乐大师贺绿汀主政上海音乐学院时,他的外孙女没能考上该学院的附中,家人便想通过他的关系入校就读。然而,贺绿汀没有答应,而是讲了老院长萧友梅的故事:1929年,俄籍教授查哈罗夫觉得一位女生音乐素质差,不愿再教她,而这位女生正是萧友梅的侄女。萧友梅二话没说,马上决定让侄女转学。这里,且不说萧友梅和贺绿汀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的品格,仅就他们表现出的“知止”的大度和勇气,就很值得称道。举凡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分子,他们从开始的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到后来的利令智昏、迷途忘返,到最后的利害缠身、不由自主,在贪婪的欲壑中越陷越深,在贪腐的邪路上越走越远,皆是由不“知止”造成的后果。

        ⑤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物极必反,过度的行为只能招致失败和祸患。真正的智者“知止”而能止、善止,尤其在关键时刻勇于断然而止,绝不在事业顺利和鼎盛之时因为多走一步而转向失败或跌入低谷,也绝不在失败之后不知悔改一意孤行而使失败越来越惨、祸害愈演愈烈。

        ⑥常言道,知足常乐。从某种意义上说,“知止”也常乐。“行于可行,止于当止”,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都应谨记的格言。

    ——选自2019年6月25日《解放军报》

    1. (1) 从文中看,“知止”的含义是什么?
    2. (2) 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简述本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4) 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列举一例说说“知止”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 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会有“教养”的怀疑

    ●肖家鑫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怀疑有如草木之牙,从真理之根萌生”……我们自小读书便常常听到教诲,要学会怀疑。

        ②怀疑,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拿读书来说,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说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不慌不忙之时,读到不明处、违背常理处,自然就要留个心眼。做学问也是一样,不迷信权威,比照多方资料,严谨求证,这些方法不知被老师耳提面命了多少回,早已烂熟于心。

        ③怀疑,有时给人的感觉又很难。互联网时代,搜索一个知识点,常会冒出好几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何止是读书做学问,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总会爆发一场“口水战”,吸引不少人围观甚至参战。浏览热门新闻尤其是争议事件的网友评论,辩驳、对骂直至上升到人身攻击,都不稀奇。除了那些永远分不清是非真假的娱乐八卦,争论内容更多是和食品安全、健康养生、伦理道德、生活理念等相关,观点五花八门,真相扑朔迷离。

        ④这个时候,我们该怀疑什么,又该相信什么呢?

        ⑤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保持怀疑态度,似乎并不是件难事。很多年轻人更是敢于说不:我不喜欢、我不赞同、我不接受。但问题的另一面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不喜欢、不赞同、不接受的,有没有可能其实就是真相呢?

        ⑥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在家教育”的言论引起争议。原来,现在一些家长,因为种种原因,对九年义务教育说不,选择让孩子在家或者送到所谓“私塾”接受教育。这一明显违反义务教育法、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的行为,却受到不少人的盲目追捧。这位委员从法律常识和教育规律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任何“国学”“读经”“私塾”或各类外语、才艺、武术培训机构及个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取代义务教育的学校。

        ⑦就这样一个好建议却在网络上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家长有为自己孩子选择教育方式的自由”“国内教育质量差,只能在家学”“美国就可以自由选择在家上学”。这时候,你又该相信谁呢?

        ⑧答案其实很简单,带着疑问,翻翻法律文件、看看教育书籍、问问周围师友、查查国外真实情况,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的怀疑,应该是一种有“教养”的怀疑。

        ⑨何谓有“教养”?简单理解,就是有理、有据、有责任心。如康德所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讲逻辑、有底线,是为有理;“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注意信息来源,不妄加揣测,是为有据;自由与责任一体两面,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是为有责任心。唯有如此,方可称作有“教养”的怀疑——这既是自身涵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⑩“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的这句名言,后面接着的两句同样重要,“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不明白、说不清、有疑问的可以先放一放,仔细思量后再发表意见也不迟。

    1.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2) 第⑥段中列举有关“在家教育”引发争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 (3) 试分析第⑨段的论证思路。
    4. (4) 读了这篇短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 2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炫更须自制

    桑林峰

        ①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某艺术展上,一名留学生为了自拍自炫,不小心撞翻了一个展柱,结果整排展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致使价值近135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被损坏。这是自炫的代价。

        ②喜欢自拍自炫,喜欢自我表演、自我展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③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人们自炫表演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处在一个沟通时代,人们对外交往、社会活动增多,展示自我、炫耀自我也是一种渴求交往的心理表现。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通过自炫表达心声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们又处在一个游子的时代,很多人远离家乡在异地工作,通过自我欣赏、自我展示来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④自炫和表演彰显个人自信,调节生活味道,追求时代风尚,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些自炫和表演大伤风雅,让人很难接受。有些人喜欢搞直播,不是充满暴力,就是充满色情。有些人喜欢暴走,声势浩大,不是走僻静处,而是走大马路,不仅不听劝说,还升级“装备”对峙公共秩序。有些人喜欢旅游,到了景点,不是欣赏美景,而是爬上爬下,不惜登上“禁止之地”,甚至登上英烈雕像,为的是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⑤诸如此类的“炫”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炫时代如何自制。物质越丰裕,越需要精神的丰盈;社会越开放,越需要个性的合理表达;生活越自由,越需要良好的秩序来保障。

        ⑥自制的前提是自尊、自敬。自敬者,人恒敬之;自爱者,人恒爱之。社会生活是有底线的。不讲底线,只管自炫,必会让人厌恶。

        ⑦自制在形式上是一种自我控制,内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起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内涵式发展、庄重式表演。

        ⑧事实上,那些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就拿旅游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旅游是为了什么,只是把旅游当作一种跟风、一种炫耀。为什么旅游,唐朝的柳宗元早就告诉我们:“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登其高,有旷达之感;探其奥,有幽奇之得。仅把旅游当作“炫耀”,无疑丧失了旅游的情趣和意义。

        ⑨自制而后可以精彩、可以丰盈、可以厚重。学会自制,知道哪些能炫,哪些不能炫,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应追求的高标准,才能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喝彩。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如何才能做到自制?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述层次。
    4. (4) 仿照下面的句式,在第④段末尾,再补充一则事例。

      有些人喜欢,不是,而是

  • 29. (2021九下·定陶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⑥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⑦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⑧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⑨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⑩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请你认真阅读全文,说说什么是意境,怎么才能获得意境?
    3. (3) 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第③④段却以李太白和毛主席的诗词作为论据,是否脱离文章主旨?该论据在论述山水画的意境上有何作用?
    4. (4) 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两种论证方法,具体分析它们的作用。
  • 30. (2020九上·兰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②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 , 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③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④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⑤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24日,作者:陈凌,有改动)

    1. (1) 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综艺清流”的共同特征。
    2.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